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0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实录说课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走遍天下书为侣(3篇)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三

江西南昌市船山路小学 郑广南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3.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①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②请8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②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⑤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1—6自然段。

②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⑤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抄写生字词。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二

江西南昌西湖区羊子巷小学 黄俐文

课前准备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指生说)是呀,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

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

③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③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④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⑤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指导朗读 感悟课文

①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②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④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

②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探究答案,品味语言

①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b.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

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

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③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

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③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诵读语言,积累语言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链接

①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

②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学读书故事 习读书方法──《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一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怀源 孟祥芹 王明明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神奇岛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

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3.藏书殿: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2)设问

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

(3)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4)比喻

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书比喻为家。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②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③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拓展练习: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

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

补充积累:

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

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收集的资料。

(5)列举

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机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阅读链接

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4.背一背这首诗歌。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六、漂流谷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编辑短评:这几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王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一(2篇)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二

江西南昌市金盘路小学 林昕

学习目标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汇报与展示──《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一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怀源 孟祥芹 王明明

口语交际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读书一定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组织三个小活动交流读书收获,检验学习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角度开展。

一、谈体会

“我爱阅读”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活动主题,通过这些活动,你对阅读有哪些新认识?有哪些读书感受?获得了哪些读书乐趣?获得了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讲故事

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活动,有的自己按照计划去读书,有的采访了爱读书的人,有的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事情。同学们肯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那就把最有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辩论会

根据学生前面两个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辩论话题。“开卷是否有益?”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加上典型的例子,进行辩论。

1.明确辩题。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益。

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划定双方;也可以在教室中间划开,然后用抛硬币的方法选择辩题;可以群体间相互辩论,也可以选出几位辩手作为代表。

3.进行辩论。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就话题展开辩论。

4.辩论总结。教师指出本次辩论的优点,提出今后辩论的注意事项。

习 作

1.提出习作要求

以“记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2.确定习作范围,补充题目

在本单元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经历,读书、采访、交流、辩论、讲故事……相信在这些经历中一定有学生觉得印象深刻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3.交流

说说想写什么内容。

4.动笔

5.讲评

很多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的,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讲评中注意对活动过程的描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

成果交流会

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图书推荐卡、读书目录、习作、访谈记录、读书心得体会、积累的读书名言等……

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名言书签”“图书推荐卡”“读书笔记集锦”等,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

通过学习和交流,在今后的阅读中有意识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让读书成为习惯。

编辑短评:这几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王林)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怀源 孟祥芹 王明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应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的作者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悟;二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法点睛

读题想象描述画面──自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细读课文,与自己的想象对照,师生探究作者怎样用人、事、景、物表达思乡怀乡之情──积累思乡怀乡之情之优美语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 案
教 案
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

1.读通读顺课文,生字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特点,按写景文格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

流水:美丽 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 恬淡

喜爱、赞美、怀恋、思念家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领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景与物“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B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B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①抓鱼、虾、蟹②丢野花③摘茶叶④赏野花)
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写景文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桥》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与实录



王谦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



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理念:



以文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古诗词的体裁和思乡诗词的题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规律,确定了以朗读品味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据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对比教学的教学思路。



课前预习:



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课前互动:



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



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1.小结过渡。



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预设“一水间” “只隔”“绿”“又”“何时”“还”。



(3)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3.自读体会《秋思》。



(1)小结过渡: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



(2)自由朗读体会。



(3)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



1.总结: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



2.朗诵两首诗词。



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



作业设计(课件出示):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何时还



秋  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对比学习《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 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秋 思 张 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 遇风雪 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



提示:



竖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较《×××》和《×××》两首思乡诗(词)的异同”“古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略谈”“触动古人的思乡愁绪的意象有哪些”等题目写小论文。横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赏析”论文题目。



  [音频回放]



http://live.pep.com.cn:81/xiaoyumeeting/古诗词三首.mp3





[课堂实录]



古诗词三首



课前活动:



1.师生打招呼



2.放声背诵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



师生问好



师:第五课的古诗词三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两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谁?



生:王安石



师: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师:那《秋思》呢?



生:张籍



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吗?谁来读?



一女生读《泊船瓜舟》



师:读得正确、流利。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读成“”



生:是一水间隔



师: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句



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



师:第二首谁来?



生读第二首



师:我们都自学了这两首诗,谁结合重点词的意思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一学生说第一首的意思



师:说得准确而且很流利



另一学生说第二首诗的意思



师:你不仅把诗大意说出来,还补充了自己的意思。把老师想问一下这个“欲作”是什么意思?



生:想写



师:“又担心”是从哪个词读出来?



生:复恐



师:让我们拿起课本,轻轻地来读这两首古诗。



生齐读



师:预习得很好,两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这思乡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这两首诗。



一学生读《泊船瓜洲》



师: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生:春风



师:请你谈一谈



生:因为作者看见春天到了,春风吹绿江南两岸,让他想起了故乡。



师:这两个句子里有一个字特别特别有名,课后的资料袋里有对这个故事的介绍,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资料袋里的文字资料



师:诗人字斟句酌,最后确定了一个字,是──



生:绿



师:自己读一读这一句,从这个绿字能读出什么来?



学生小声读



师:从绿中你读出什么?



生:我知道春天,燕子飞回来,河水融化了,流出哗哗的水声,柳树随着春风长出了细细的柳条,随着风舞动。小鸟也回到故乡,站在大树上欢乐的歌唱。



师:这个绿字不知藏着多少幅美丽画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出示课件



学生闭上眼睛想像。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来说。



生:我从音乐听到小鸟的叫声,小溪水潺潺的流水声,柳枝上长出芽苞,小溪中未融化的冰块儿,在水中跳动。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色。



生:有点悲伤,有点欢快。



师:想得多好。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景象?还可以用自己的积累的词语、诗句来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心在山前……



师:黄四娘家──



师:小孩们放学了,儿童散学──



(师生接诗句)



师:一个绿字里不知藏了多少幅画面,能把这首诗美美地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一男生读



师:这个绿字,怎样才能让我们想到更美好的画面?



生再读



师:有进步,吹面不寒杨柳风,能让你的春风再暖和一点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



师:这个绿字仅仅是在写江南的美吗?想想作者身在何处,他的家乡又在哪里呢?师板画。



师:谁知道?



生:作者的故乡在钟山,在京口



师:同意吗?你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在哪儿?



生:在瓜洲



师:你就是作者站在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这两句诗。



学生读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都是诗人王安石,想着风景如画的瓜洲,读一读前两句。



生读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山道崎岖,交通落后,到长江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在作者的笔下却是“京口瓜洲──,(学生接诗句)钟山只隔──(学生接诗句)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思考,师小声读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体会到交通不发达,但思乡浓厚,用了“只“”一”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作者思念家乡的殷切。



师:是思念,让天涯变成咫尺



生:我从“一”“树”读出了对故乡的的思念,他的心中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向往故乡,远处的家乡仿佛就在眼前了。



师:你读懂了诗人的心,体会到了诗人的心。他的家乡很遥远,却近在眼前,他思念家乡,



让作者仿佛走不出自己的家乡,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诗的前两句。



生齐读



师:作者如此依恋自己风景如画的家乡,为什么又要离开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王安石的有关资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提出正革,主持变法……



1074第一次变法挫败王安厂被朝廷……



……



师:五十七岁的作者站在长江边,你们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吗?



生:有点高兴,有点悲伤



师:你带着依恋读一读后两句诗。



学生读



师:谁还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



生:又高兴又无奈的心情



师:有点无奈



生:他很想回家。



师:他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依恋。



生:他很无奈,他依恋家乡,可他要去当官,皇命难违,很少回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师:这一次他刚刚离开家乡,却对家乡产生深深的依恋。千种滋味,万般愁绪化作江水,滚滚流淌,化作两句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后两句诗。



生读



师:九百年前,诗人站在花间渡口,他的身后是深深依恋的家乡,他的前方仕途茫茫,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师:老师可以读一下吗?



师:(师范读)同学们,咱们再读,好不好?



生:好



师生齐读



师:唉!在途中是和煦的春风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勾起了他无限乡愁,那么,又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自己读一读第二首。



师:是什么?



生:秋风



师:板书秋风



师: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轻声读第一句



生小声读第一句诗



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再读第一句。



生读



生:他看到满天飞舞的树叶,还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师:大雁朝哪飞?



生:朝南飞



生:作者感受到秋风来了,秋风吹过,让人打了个冷颤。



师:这都是你谈到的秋风。



生:闻到桂花的香味



生:他看到一些小松鼠在收集食物,落叶飘下来,桂花的香味,不禁想起中秋节快到了。



生:看到秋风吹来,带来许多凉意



师: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来,读第一句诗



学生读



师:诗人在这寂聊的秋风中,又做了什么呢?读下面的诗句



生读



生:作者想给家人写一封信。



师:写信,写完又干什么?



生:写信交给送信人,有些意思没写完,又拆开。



师:怎样写的,又是怎样拆的呢?(出示课件图片和音乐)你看到他送信时的动作了吗?看到他的神情了吗?体会到他的心了吗?选择写家书和拆家书的片断



课件出示练笔提示:(指名读提示)



生: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



师:开始写,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来写。



师: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现在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此时我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我抬头看明月,仿佛看见我的孩子和妻儿对我笑呢,低下头……



生:写完了家书,我又担心又害怕,担心写的不完整……



师:同学们,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写完,但在你写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对家乡的牵挂,能带着这种牵挂来读第二首诗吗?



学生齐读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细细地品读前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一个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是收获的季节来临。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泊船瓜洲》又是新的一年,想起年老的父母,却无法回家。秋是凄凉的季节。



生:《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的。《秋思》是叙事抒情的。



师:他们写诗勾起乡愁的事物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都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师板书



师: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两首动人的诗篇。



学生齐读两首诗。



下节课,让我们走进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说课]



附课文: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秋 思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长 相 思



山 一 程,水 一 程,身 向 榆 关 那 畔 行,夜 深 千 帐 灯。  风 一 更,雪 一 更,聒 碎 乡 心 梦不 成,故 园 无 此 声。



(本文为“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参赛课例,由人教小语论坛现场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小组协作多维互动——《新型玻璃》教学谈







  江苏省扬州国际学校 葛敏芸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下面仅以《新型玻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说明。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伙伴团体4人小组,以伙伴团体为基本单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课题后安排初读课文的教学环节:

1.默读课文,独立划出新型玻璃的名称;

2.每一小组检查员检查每个组员是不是都划对了。

两分钟后,小组的报告员代表各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每位学生都担任一种角色。以四人组为例,他们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的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伙伴,纠正在个体学习时出现的不足,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这一过程同时也培养了检查员的分辨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组织才能的一个起点。在四人小组中,角色的位置采用轮换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

教师在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时,这样设计:

1.学生分组自由朗读课文,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读书竞赛;

2.请四个小组各推选一名成员参加比赛,组内其他成员一面给予精神支持,一面认真倾听,帮助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差错,使之有所提高;

3.指定一个小组齐读一个自然段;

4.所有的小组齐读最后自然段。

各合作学习小组中所有成员进行认真准备,对推选的代表给予了情感上的支持。有的说:“你一定能读好,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有的说:“有我们的支持,你大胆地表现吧!”有的说:“我们组必胜!”竞赛时,学生们兴趣盎然。

【评析】教学中的竞争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所有成员都能做到“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尽所能”。教师看到的不是几十个学生,而是几个小组集体。此间尽管有学生的个体活动,但都是代表小组。教师不进行个别评价,只评价团体成绩,用团体之间的竞争,促进个体之间的合作。这样,小组中个别成员的活动自然会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关注。为了提高集体的竞争能力,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个人责任感得到了增强,而集体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和互助。小组的合作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和培养的团队精神,是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重要的素养之一,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教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电脑显示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和步骤:

1.读课文;

2.划出介绍新型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3.从中划出概括内容的词语;

4.如果你们就是住产玻璃的厂家,请你们向用户介绍一下新型玻璃除了在建筑上的作用还有哪些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运用这一学法自学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各合作学习小组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有序地开展学习。主持人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再让大家独立划句子、核对,接着找出概括内容的词语,最后重点思考讨论新型玻璃的其他作用。各组成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新型玻璃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上的坦克、战斗机、舰艇、装甲车、钢盔和瞭望哨,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新型玻璃还可以用在眼镜、头盔、交通岗亭、花房、蔬菜生产基地……当本组报告员的发言得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时,喜悦和自豪使该组同学拥抱在了一起。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减少了繁琐的提问,增大了训练频率,激活了参与热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培养了概括能力;广收信息,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在小组质疑中,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之间的交流,综合大家意见,作出完整的结论。学生感到了合作的力量,觉得自己和小组不可分割。让学生充当假想角色(“如果你们就是生产玻璃的厂家,请你们向用户介绍一下新型玻璃除了在建筑上的作用还有哪些作用”)时,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独立思考出现了困难,这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启发,多角度思考,大胆想象,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群体创新意识。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常将全部教学时间用在全班教学上,小组合作学习则把时间多用于小组学习上,全班教学时间尽量减少,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过程。学生既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又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合作伙伴的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适用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确定和分解一定数量的、基本等值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主要是参与学生讨论,观察小组学生的互动情况,适时而恰当地协调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及时而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和合作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口语交际·习作三(2篇)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二

北京史家小学分校 韩云霞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3.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4.背诵“四季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5.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情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一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小学

学习目标

①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②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文章。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也可以带产品说明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课前准备)

①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②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③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④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哪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①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②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①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②“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③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①评出最佳“推销员”。

②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①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②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①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②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③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④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鲸》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应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研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领悟说明方法。

(3)读写结合,仿说仿写《鲸的自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弄明白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说说印象中“鲸”的特点。

2.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书写难字:腭、哺、滤、肺、矮

(2)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按鲸的“特点→进化→种类→习性”把课文分成四段。

4.用连接段意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写说明文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默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批注说明方法。

6.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7.自读4—6自然段,填表
习性
特点
说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8交流“鲸”的课外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

1.自学生字,指导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

3.自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特点

进化

种类

习性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4.指导归纳主要内容.

二、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1)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3.指导读出感情

三、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四、课外拓展,交流资料,仿说仿写《鲸的自述》。
练习提纲

1.听写字词。

2.阅读迁移练习《猫头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5 0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