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农村小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1: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调查时间:2016年12月

二、调查地点:中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参照“2009年全国首次调查小学生上网”。)

三、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上网情况,并提出建议。

四、调查方法:学生问卷调查

五、调查对象:中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学生

许多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网络已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和生活。我于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在中岳中心小学调查我校小学生的上网情况。

六、调查过程:

(一)、调查数据分析:

1、上网人数:(2009年调查)我国10岁以下网民从0.4%增长到0.9%,总数大约有300万人左右。 经调查发现,45%的学生家里有电脑;25%的学生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10%的学生上网时间在3-5小时内,65%的学生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下;30%的学生一般在家里上网,50%的学生一般在网吧上网,20%的学生在其它地方上网;85%的学生去过网吧,15%的学生没去过网吧。

2、上网情况:此调查显示,48.7%的被调查小学生在网站上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36.3%的被访小学生拥有自己的“QQ空间”。

3、触网年龄:经调查显示,约8成的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甚至1岁就已经接触网络。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学习”,游戏也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67%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超过半数的家长反对孩子上网聊天。网上购物遭到17%家长反对。

4、“网瘾用户”调查:有7.1%是“网瘾用户” 。另外,有 网瘾倾向的约占5.5%。“网瘾用户”更多的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

(二)、调查上网原因分析:

1、叛逆心理,逃避现实

未成年人大都涉世未深,正处于了解社会的阶段,如果现实社会让其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他们会本能的选择逃避。现在有叛逆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网络中暴力、色情和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亲自“体验”的机会,网络游戏仿佛能给孩子现实世界不可能的一切,在虚拟网络中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另外,现在很多孩子浮躁、多动,特别是男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相比女生更喜欢肢体运动。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男生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男生很容易迷恋上网络。

2、教育体制,压力过大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高中和考大学还是以分数为主,中学生由于学业紧张、频繁的考试,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很少有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在应试教育指导下的学校教育,主要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学校的课外活动不丰富,许多中学生觉得生活极其枯燥乏味,学校中的信息技术课几乎全部集中在与应用有关的方面,而对于互联网娱乐方面基本不触及,使得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在进行互联网娱乐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行为扭曲。

3、家庭教育,缺乏沟通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分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缺乏与孩子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对待孩子的错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以打骂为主,而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叛逆心理和行为更加严重,使孩子要么异常懦弱退缩,要么冲动粗暴,甚至可能使他们形成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式。另外,在娱乐方面,社会和家庭给予未成年人的替代选择太少,除了电视,现在几乎没有其他方便有效的娱乐方式能与网络竞争。很多中学生以放松娱乐为名上网,加之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造成了子女上网成瘾。

4、社会环境,自我封闭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很多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很多家庭出现离婚现象,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父爱和母爱的缺失,生活中缺乏玩伴,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孤独和不安感,从而造成性格孤僻、情感冷漠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而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当青少年的心理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会去上网发泄,从而造成长期的沉迷和依赖网络。另外,现代社会的家庭居住模式,特别是封闭式的社区环境,让中学生找不到玩伴,对人际交往感到失望,缺乏必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产生人格结构上的自我封闭,从而在网络上寻找释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5、网络优势,自由开放

互联网因其在场地、费用、内容、效果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大多数人群娱乐消费的重要选择。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世界一方神奇的天地,非常有吸引力,这里没有国界、没有传统隔阂、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可以标新立异,思想可以自由地翱翔,这种情况使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脱离现实而成为“神话的世界”。在网络的世界里,青少年不仅可以自由浏览并获取大量的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而且言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体验生活中各种不能完成的任务,增强了虚拟网络的诱惑。

小学生上网的人数这么多,说明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能上网的人,他的知识面一定会很宽阔。适当上网是好的,但不能沉迷于网络,也不要把网络当作是一种依赖,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让网帮助我们,让我们丰富知识,而不是毁掉我们。

(三)、危害分析:

网络的开放性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也向我们打开了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窗口。中学生一旦上网成瘾,势必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走极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强烈的网络依恋,学习生活动机减弱

网络游戏,有人称之为“电子海洛因”,中学生一旦迷恋,肯定成瘾,轻者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重者危害别人和社会。对于网络成瘾者来说,上网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心理和行为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会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减缓学习和生活的动机,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极为有害的。

2、精神的焦虑狂躁,性格心理产生异常

从心理学上讲,网络成瘾者一般会终日沉浸在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着迷状态而不能有效地控制上网时间。如果一段时间不接触网络,就会出现类似戒毒症状,这种异常的心理造成的打击无异于小孩子哭着嚷着却没人理会,临床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自闭、厌学逃学、失足行为甚至自杀等,是很可怕的。

3、情感的孤僻冷漠,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一般情况下,网络成瘾者对网友会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有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从而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

4、意志的薄弱迷失,容易产生角色偏差

网络成瘾者一般无法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信息,“网虫”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一不小心闯入游戏,便会“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更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逐渐迷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色,胆小怕事的人在网上也许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侠客,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也许在网络上非常幽默风趣。

5、灵魂的毒害腐蚀,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虚拟和自主意识性冲击着中学生的责任感,网络充分地暴露和宣泄压抑在人们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沦丧和人格分裂。

(三)、对策

1、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少先队员: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转变学习方式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人灌或人机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网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教育者积极倡导把网络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应让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动发展和综合发展得以实现。

(5)、丰富课外活动现在的小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学校达成一致意见:拓展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每星期六对学生开放,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2、从家庭方面出发

(1)、正确对待网络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孩子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小小年纪的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孩子,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3)、掌握网络技术。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孩子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少年儿童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总而言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上网必须要把握好分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