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3|回复: 1

学习随笔 走入“优等生”的敏感内心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12: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后来,就出版了这本《优秀的绵羊》。

尽管这是一本针对名校精英大学生的教育著作,但里面的很多内容同样适用于精英中学生。在以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的学校里,教育者们经常会把学生分为“差”学生和“好”学生,而学生则自嘲为“学渣”和“学霸”。

初登教坛,我生怕成为学生眼中的“坏”老师,于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尽量做到“一视同仁”。甚至有时候,还会额外关心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课堂上,只要那些孩子们愿意举手发言,我都尽力去鼓励和肯定;原来作业书写潦草的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他。时间长了,我收获了一些诸如“开明的老师”、“公正的老师”这样的高帽子。后来,我反思:我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对“优等生”的一种不公平吗?他们在课堂上听讲非常认真,作业完成的也很好,尊敬老师,成绩优秀。单成绩优秀这一项,就给我带来了很多荣誉。可是,我总认为这是“优秀的孩子”应该做的,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偏见吗?

我们鼓励这些孩子的时候,会对他们说:“虽然你已经很优秀了,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又或是“老师相信你,你只要尽力了就好”。这种鼓励方式其实增加了孩子自身的情绪压力,他们并不买账。我发现,每一次考试之前,成绩优等的孩子都非常焦虑,甚至压力更大。因为在这些孩子身上,父母和老师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如果失败,他们可能更加难以接受。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经历抑郁、焦虑、身体不适甚至自杀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这样的孩子,因为他们内心敏感,感悟能力很强,所以很容易分辨老师和家长的真实意图。对他们而言,期待代替不了鼓励,赞美代替不了温暖。对教育者来说,需要以特殊的方法对待这样一群孩子。孩子们喜欢真正欣赏他们的老师,作为老师要发自内心地真心地去欣赏和喜欢学生,这样才会说出不带太多目的的鼓励和赞美。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记得的可能并不是成绩,而是他当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的温暖、快乐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水外国语学校   韩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4: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