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7|回复: 0

学员代表发言稿 初中数学成都优质课观摩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4 08: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接张主任通知,今天在这里把11号去成都参加全国优质课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做一个汇报和交流。以下是我的个人总结,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事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主要通过数学学科角度、非学科角度以及摘录专家点评三个方面来说。

一 数学学科角度

1. 分类导入 各取其长

不同的课程内容,导入的方式各有不同。在这次听课当中,学习到了三种不同类型课程的导入:概念课,性质课,复习课。这次赛课中概念课主要为:字母表示数(七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八上);性质课主要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主要是实数的章复习课。

概念课的导入主要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联系,由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过程,归纳出符合数学逻辑的概念;性质课的导入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复习,再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发现可能存在的某种性质,然后通过抛出问题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复习课相比之下显得会有些许乏味,但这次赛课选手是上课之处就直接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汇总知识点并画出知识思维导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带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课程紧凑 前后呼应

这次听课中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备课十分全面,这体现在赛课选手对不同部分的时间把握非常准确,并且对新课所在位置的前后知识点串联很好,值得学习。

在授课中,老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做了很细致的考虑:例如,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中,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菱形的定义不能是“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菱形”?我们都知道数学上的性质和定义是等价的,但书本上确是“一组临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这时候老师就从数学理论和科学理论两个方向做了解释,赢得了场下数百位一线老师的掌声。

赛课选手另外一个共同点是,大部分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模式,但是整个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讨论的次数在2-3次,去掉了很多无效的讨论,只在关键概念和性质时进行小组讨论。

3. 重点提升 难点突破

     总结赛课选手发现多数采用情境带入的方法,用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来简化重难点,让学生总结重点,自我强化。



二 非学科角度

这里我总结了三点:激情,个人特色与课堂相结合,适时抛出下一阶段问题。

激情,就是课堂中的感召力。这次去成都赛课的所有选手都是异地课堂,异地授课。这就需要老师放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和磨合。

这次赛课的所有老师台风都是个人特色十分鲜明,但是课堂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学生回应和师生互动都非常自然。我认为这就是老师个人特色与课堂相结合。

这次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的数学老师课堂上采取的就是问题研讨模式,不断在适时的点抛出承上启下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新知做铺垫,去引导学生不断向前走。



接下来是专家老师的部分点评,主要是针对数学学科。

1. 章头课要如何去讲?

(1)嵌入式。用不同方式去讲最后得到一个结果,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后面会学到其他知识,从不同方面来处理,殊途同归;



(2)开场式。开篇时先讲全章的内容,并将各个点进行细化,突出重难点的分布和所占比重



2.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关系如何处理?

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采用探究式进行。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每一步都是用学生自己的思考得出。每一步递进靠的是老师所展示问题的逐步深入,问题分层引导学生逐步靠近目标,并全面掌握目标。课堂的探索可以放得开一些,鼓 励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堂生成,让学生有获得感。

3.新旧知识如何相互渗透?

数学(不仅仅是数学)的所有知识都是前后具有联系的。要站在全章、全书的高度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要把数学(学科)触角全面展开,在衔接之前已学知识的同时展望新知,为将来学习的新知做铺垫和留白。



就这些,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5: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