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1.《孟子》二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1:0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1.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3.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3.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1:05: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近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8: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