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77|回复: 0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数学命题,能根据本县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来进行。注重对“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学生发展,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要求,使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素质教育;注重数学核心内容和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能立足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应用题(如第22题);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突出教育价值,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学生答卷中出现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5题,考查分解因式,重点考查分解因式的定义、完全平方公式;

7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和的知识,属掌握层次,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知识点之间联系,用简单的例子呈现。

9题,考查正方形面积,属掌握层次,因此图已经在教材中出现,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并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10题,考察分式运算问题,从得分情况看,前段时间课题组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针对学生单项运算能力的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填空题

17题,考查全等三角形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存在问题是审题不清,即没有找到对应边,出现了16这个答案,正确填为19;

18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需要添加一个条件,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本题,但也有少数学生错误填成了SSA的条件。

   (三)解答题

20题,主要考察了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坐标表示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网格中分别作图,存在的问题是:书写坐标时漏了括号及逗号,横纵坐标混淆,变换时方向弄错,坐标变化的理解不深刻;后期研究应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知识要细化,养成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

23题,本题重点考察等边三角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达到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运算过程过于复杂,不会言简意赅;(2)运用数学思想进行运算的意识薄弱;(3)数学问题运算结合理解的意识不够;(4)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低下,导致不能准确快捷的把握题意。

二、课题研究得失分析

     从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整体素质还不容乐观。出现了失误,低分的学生也不少,一些基础题目还是有学生做错,这些反映了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不够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2.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答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或编题等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

    3.多做精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学生说出题目的分析过程,也许做的不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特别是“会想”,而不会写或写不好。

    4.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5.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有换位意识,假如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明白学生是第一次学,而我们老师是教了好多遍,教学中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多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8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