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82|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在我身边作文500字400字3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明在我身边作文500字400字300字
篇一:文明在我身边

  当文明的春风吹遍龙乡大地时,文明之举随地可见,文明之事时有发生。你看,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那是一个星期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爸爸送我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奥数课,当我们并肩走到位于明月广场的十字路口,我和爸爸正准备从斑马线上走过去。但是,无巧不成书,人行道上突然亮起了黄灯,一辆公共汽车也开过来了,我们赶紧止住了脚步。就在我们停止的瞬间,公共汽车也刹住了,司机微笑着示意我们先行,我和爸爸便三步并着两步地走了过去。我在心里暗暗想着:这位司机叔叔真讲文明,做到了以人为本。要是在以前说不定车子就风驰电掣地冲过去了。呵!在创建文明成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无论是高大的立交桥,还是人行天桥或十字路口那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他们都严格按照红绿灯的变化,紧张而又有序地通行,谁也不出道,谁也未越位。流动的车辆和行人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红绿灯的闪耀是那样的有节奏,这场景仿佛像无数把大钢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谐城市的文明之曲。

  是啊!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自己的轨道,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有序运行。人与人之间,人与车之间,车与车之间也是如此。如果只是行人让司机,司机却不让行人,过不了多久行人就不会让司机了。如果只是司机让行人,过不了多久司机也就不会让行人了。只有行人和司机都相互体谅,相互谦让,相互包容,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

  我们向往现代文明,也正在努力创造文明,倡导文明,播种文明思想,从点滴小事做起,那么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3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我们就像是一把钥匙,文明就像一扇门,如果钥匙把门打开了,文明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记得有一次,我坐在爸爸的车上在等红绿灯,当时这条马路上只有我和爸爸还有另外车上的一名司机,我看见别的车像万马奔腾似的闯红灯,只有那位叔叔默默地在等绿灯;别的司机也开始静静地紧随其后。我心里暗暗地赞许:这位司机叔叔的文明行车行为。流动的车辆和行人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红绿灯的闪耀是那样有节奏,这场景仿佛像无数把大钢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谐城市的文明之曲。

  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美丽和谐的社会里,还有这么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在跳动,比如:乱扔垃圾,吐痰,为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其实有时候,文明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手势,有时候,文明只是在红绿灯前,多停一分钟,在草坪前,多走几步路;有时候文明就是多一点宽容和礼让,给别人一些微笑和帮助。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就让文明之风吹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41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文明现象有许多许多,公园里、大街上、家里、学校里。仔细留意,你会发现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亮山工程放风筝。以往,碧绿的草坪上随处可见饮料瓶、食品袋、瓜子壳,许多人边吃边习惯性地把杂物扔在地上,看上去非常难看。今天我看见那里人很多,但草坪上干干净净。许多人躺在草坪上晒着太阳,聊着天,充分享受着假日休闲的好时光。他们身下铺了一块塑料布,吃完的杂物就放在塑料袋里,这看上去只是举手之劳,但却留下了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

  其实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现。一片碎纸,你捡起来了吗?一张笑脸,你回敬了吗?一声对不起,你说出来吗?公交车上,你给老人让座了吗……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多文明就多一份快乐。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46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公园里散步。在路上,我顺便买了一包瓜子,一边吃瓜子一边悠闲地走向公园。

  “哎,慢点走,快停下来!”一阵叫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向我招手跑来。我心里感到很疑惑:我不认识这个人,他干嘛叫我呢?

  只见这个小男孩个子不高,鼻梁上挂着一幅破旧的眼镜,身上穿着一件破烂的衣服,但洗得很干净。我见他这副模样,就没好气地对他说:“干什么,找我有什么事?”虽然我对他说话的态度很差,但他完全不放在心上,而且笑呵呵地对我说:“没什么事只是请你不要把瓜子壳扔在地上。”“我扔瓜子壳关你什么事!”我生气地说。他听了这句话,微笑的脸一下子变得十分严肃:“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要爱护我们的家园,而你把瓜子壳扔在地上,不是在破坏我们的家园吗?”几句话,说得我心里十分惭愧。他的心灵远远胜过他的外表啊!于是,我连忙把刚才扔在地上的瓜子壳捡了起来。看着我的举动,他朝我会心地笑了,转身离开了。

  我看着他那远去的背影,心想文明就在我身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51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在这个世界上,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窗户打开,阳光就会进来;阳光照进心里,让我们像太阳那样热心帮助别人吧,有时打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温暖;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爱心。我们还有很多文明的事可以做:给盲人带路;在下雨的时候多为别人称上一把伞;还有看见垃圾的时候可以把垃圾扔进垃圾筒。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只是离我们几十厘米的长度,有时只是几厘米的宽度,有时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

  让我们对文明的发展从小做起,创造美好和谐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5:55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我们小时侯常常说:“我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长大后,我们说:“要常把文明放在心中。”那么,我们常说的文明是什么呢?其实文明就像火炬,只要你心中永远燃烧着文明之火,把文明放在心中,那么文明也会如火炬一般,永远传递。

  前几天我去坐公共汽车,就看到了不文明一幕:有一个老人从前门上来,他浑身脏兮兮的,而且还穿得很破烂。他说到下站,那司机看他这副样子,而且还背着一个大袋子,便叫他下车。猜得出来,他是个捡垃圾的,可怜的老人,只因为没有一元钱,所以被司机轰下了车。不文明呀——司机是不文明的,难道坐在车上的我们就文明了吗?如果哪个乘客愿意为这老人交上一元钱,那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可是,谁也没有这么做,包括我。可现在的社会就上了一个阶梯,文明之风吹来了,现在老人可以免费坐车,这真是一种文明的改变呀!

  来到图书馆,又给你另一种文明的享受。这里,静得出奇,每一个人进去,就会被这种文明传染,立马安静下来。所以文明是在无意间传递的。只要你文明,那么在你身边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变的文明。

  文明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它不是光靠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创文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一同把文明的号角吹响吧!让文明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份文明就好像是一盏灯,多一份文明,前方的路就会更明亮些。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世界点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文明在我身边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更不是什么大是大非,它很小,小的触手可得,有时做一个手势、打一声招呼、多一份关爱......。都可能是文明之举,都可以温暖别人的心灵。

  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我慢步在广场上,看着广场上的人潮,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溜冰......好不快活。忽然,一只雄鹰风筝映入我的眼帘,这风筝仿佛真的成了一只雄鹰,在天空中忽上忽下,我不禁连声叫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风筝高手,原来是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他正仰着头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风筝,手还不时地上、下、左、右拽动着。突然,刚才还在天空中“展翅高飞”的“雄鹰”,现在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不歪不斜,正好挂在了树上。小男孩顿时惊慌失措,也许是上帝奖赏他吧,大树下正好有一把长椅。我也为他高兴,本以为他会刻不容缓地爬上椅子,拿下他心爱的风筝。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找来张旧报纸,铺在长椅上,踩着报纸,小心翼翼地拿下心爱的风筝,再用报纸将长椅擦了又擦,最后把报纸丢入垃圾箱。此时此刻,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又将风筝放入云霄之中。我若有所悟:这不就是文明吗?文明在这里不就是一张纸的厚度吗?不是那么触手可得吗?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去行动,就会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只要人人都成为文明的人,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更加文明,中国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礼仪之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5: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