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42|回复: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案导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4 0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案导学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
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
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启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
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
2.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等传回日本,对日本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     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4.鉴真在日本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
6._______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           取经。
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为中国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那么这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天竺
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遣唐使到来
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你知道“秦王”是何人吗?天竺是现在的哪里?
(2)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
四、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0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一、1.日本 先进文化 遣唐使 2.制度 建筑技术 社会 3.鉴真 6 4.佛经 5.贞观 天竺 6.佛教
大唐西域记 中外
二、(1)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为唐朝和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1.D 2.B 3.B 4.C 5.B 6.D
    7.(1)唐太宗。印度。(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06: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