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大象和蚊子》的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9:2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大象和蚊子》的教学反思

一、用角色声音导入,激发孩子听故事的欲望。
第一个环节,用故事中动物角色的声效结合角色图片导入,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欲望,帮助幼儿认识故事中动物的形象特征。抓住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感知大大的大象和小小的蚊子这两种角色的外在形象的反差,同时也为后面的游戏表演环节做铺垫。  
     二、看手偶表演《大象和蚊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本环节是边操作手套偶边完整讲述故事。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手套偶卡通形象,幼儿非常喜欢,而且夸张的肢体动作更能使语言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
      三、再次操作手套偶,边讲述边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知动词:叮、赶、跺。
       这个环节是结合手偶分段讲述故事,针对小班幼儿爱模仿、认识靠行动的这些年龄学习特点,在分段讲述的这个过程中,通过手偶和幼儿的互动中,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并亲生体验、感知学习动词:叮、赶、跺。这一环节,幼儿兴趣很高,都乐于去模仿动物角色的动作、表情。
四、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故事情境表演游戏。
这一环节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表演环节,带上头饰幼儿很快进入游戏角色,在教师的带领和语言的引导上幼儿很快进入游戏情境。在游戏时幼儿专注于叮大象,而忘记学说蚊子的对话,在第二遍游戏时,在教师提出要求:蚊子发现大象时要说一句话:“哇!好大的屁股啊,我们去叮叮它吧!” 才能去叮大象。第二次游戏能比较顺利的进行,而且幼儿兴趣很高。
      本次活动,幼儿能很认真的倾听故事,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游戏、感知的过程中去理解故事内容。如果教具(手偶)制作在形象逼真些,趣味性可能会更加浓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1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