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教师的建议》“学贵有疑”—读《关于获取知识》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8: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教师的建议》“学贵有疑”—读《关于获取知识》有感
通过阅读《关于获取知识》,让我想到了“疑问”这个词,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管是谁,我认为有“疑”,要做到三点:
一、有疑“敢”问。
现在的课堂为什么提倡老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是一种信念,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师生平等的前提,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必然选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微笑着,课堂才充满生机,我们才冷静,才从容不迫,才有时间反思自己。只有在这样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不断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学生才有疑敢问,特别是学困生,如果我们时常给予他肯定,那对他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我们班就有许多的学困生,由于基础掌握不牢固,会很害怕老师提问,同学嘲笑。但我都在针对他回答后找一个点老进行表扬他们,这样慢慢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每次回答问题的热情就会变得很高,对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疑“善”问。
学贵有疑,善问者善思,往往一个“古怪”的问题能激发起教学智慧的火花。
在执教《聂将军和日本小女孩》时,讲述了聂荣臻将军在战火中救了两名日本小姑娘,40年后,美穗子回到中国,感谢聂将军当年的救命之恩。课上,有学生提出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问题:“为什么只有美穗子来,她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妹妹呢?”问题一出,学生先是不屑一顾,认为与课文无关,后转而小声议论,观点有三:1、妹妹当年还小,不记事;2、妹妹忘恩负义;3、妹妹死了。我课前查找许多资料,如百团大战、聂荣臻元帅、美穗子探亲等,恰恰没有关注到这个不满周岁的妹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我隐约感到这个问题的价值。于是我额外布置了学生课后查找美穗子妹妹的资料。
课后,我查了资料,得知美穗子的妹妹因伤重且当时医疗条件差而死了。突然,我想到文本中提到的聂将军的一句话:“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先前上到这里的时候,学生还含含糊糊,有了这个资料的引入,可以有效地突破文章的难点。第二天,学生的发言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可见,看似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有时也会发挥大作用。
这节课后,我每每阅读文本的时候,更加关注细节、关注留白,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如肖邦为什么在国家沦陷后选择出国,他“爱国”吗?李清照是不是每天都喝得大醉,她不是说“常醉”吗?苏格拉底的弟子们真笨,都挑挑拣拣,不能摘下一个比较一下……这样,善思善问,与学生共问共思,共同进步。
三、有疑必“问”。
有句话讲的好“积沙成塔,积水成河”,有疑必问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抓紧时间问老师和同学,把没有弄懂,没有学明白的知识,最短的时间内掌握。
南宋大教育家朱嘉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2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