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诗四首》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6: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诗四首》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30.诗四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   候骑(    )萧(    )关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晨兴理荒秽(          ) ②带月荷锄归(     )   ③道狭草木长(       )
④但使愿无违(      )(     ) ⑤使至塞上(     ) ⑥单车欲问边(      )
⑦江入大荒流(       ) ⑧仍怜故乡水(      )
3.填空。
①《归园田居》选自       ,共有   首,本诗是第      首。作者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            ”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         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            。”
4.填写诗句。
①             ,带月荷锄归。    ②衣沾不足惜,              。
③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
④山随平野尽,             。            ,云生结海楼。
⑤                  ,老木沧波无限悲。
二、阅读
(一)《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
2.“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3.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4.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
2.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
3.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4.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3.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4.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5.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选自《                      》,作者    ,字          ,号         (朝)著名诗人。
2.“                 ,             ”道出作者辗转流离,逃难途中饱尝艰辛的无限愤懑之情。“               ,               ”写出诗人顾影自怜、老境凄惶的身世之愁。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30.诗四首
参考答案:
一、1.shènɡ huì zhǎnɡ yān jì tún kòu xiāo xiāo
2.①野草 ②扛着 ③生长 ④只,违背 ⑤出使 ⑥慰问 ⑦广阔无际的原野 ⑧爱
3.①《陶渊明集》 五 三 陶渊明 《桃花源记》世外桃源 ②王维 山水田园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4.①晨兴理荒秽 ②但使愿无违 ③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④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⑤白头吊古风霜里
二、(一)1.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2.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3.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4.用语平淡自然,而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1.五言律2.出使原因 目的地3.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4.对偶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1.地点 目的2.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此联写远景。
3.“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4.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5.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1、〈陈与义集〉 陈与义  去非  简斋  宋  2、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3、写登岳阳楼的无限感慨,抒发了满腹的家国之恨(对中原动荡,国家濒危的忧虑)和身世之愁。寄予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