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0:2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说课稿

8.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说课稿
一.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
1.本课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作为学生分组实验安排,其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测用电器功率的方法;二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三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伏安法测功率,它是电学部分的一种基本测量,是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了“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学好本节课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也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作出了铺垫。做好伏安法测功率的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使用电学器材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电功率》和“伏安法”的延伸和拓展,是电功率的具体应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对伏安法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通过实验复习了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素质。
3.对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是一节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由于本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的技能要求高,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实验设计、动手实验等。
二.目标的分类、分层
1.目标的分类、分层
(1)知识与技能:
①、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②、加深学生对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
③、巩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测量,体验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③ 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初步的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坚持原则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2.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对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还不胜了解,做好这个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伏安法测功率,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而且伏安法测功率本身也是电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其原因是:一方面,虽然学生已学习过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且有多次实验的体验,但仍有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或者不能熟练操作;且本节课需同时使用三种仪器,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的技能要求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这三种仪器在以后的教学、实验及评价中经常会出现;故将其定为难点。
三.教法的设计
1.教学的总体结构及时间分配:
总体结构        复习提问        引入        实验的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总结        学生练习
时间分配        4分钟        2分钟        13分钟        17分钟        4分钟        5分钟
2.导入和过渡的设计:通过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排除实验时的各种故障。最后利用多媒体于以小结。
3.难点的突破方法:为了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一方面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出实验的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使学生对伏安法测功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创设条件,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去切身体验伏安法测功率,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测量方法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的突破,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①由学生简单叙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②实验前对于学生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予以必要的提醒(如:电表的“+”“-”接线柱和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等);③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中出现的故障予以及时的解决。
4.STS的渗透: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只有将用电器接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5.物理实验及其它教辅手段的使用:利用多媒体,结合实验,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伏安法的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的探究欲望。
四.学法指导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对伏安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简单的电路、连接实物,但能力仍有待提高。
2.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由于本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的技能要求高,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足,所以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会有不少学生存在问题,比如:不会正确使用电表和滑动变阻器;当电路出现故障时不能正确分析出故障的原因,不能及时排除故障。
3.采取的措施:对于实验中不能正确使用电表、滑动变阻器,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对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复习,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对于实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例如: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表指针反向偏转等,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找出这些反常现象的各种可能的原因,然后逐个排除,最终确定故障所在。
五.作业设计
课堂检测是基本目标。课后作业则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故障判断与课后思考题是较高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