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六册》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⑴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记圈是1千米?
⑵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⑶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⑷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1、  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2、  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8、认识吨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47~49
教学目标:
1、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图画,要求回答: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一车苹果重3(  )。
2、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讲述:为了简便计算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学生举例。
讲述: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吨做单位。
练习:1棵白菜重1千克,(  )棵白菜重1吨。
      1袋大米重100千克,(  )袋大米重1吨。
      1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
      1桶油重200千克,(  )桶油重1吨。
练习,照样子填一填: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     )重1吨。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卡车载重4(  )
                                    小明体重35(  )
                                    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一座桥的限载量是10(  )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000千克=(  )吨
填好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算一算
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吨货物,照这样吊15次,一共吊起货物多少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想一想
大象重6吨,鲨鱼重3吨,鲸鱼重72吨。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试一试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思考: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人?如果全班39人都要乘坐电梯,至少要乘几次?如果是56人的班级呢?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五、实践作业
课后到商店做一次调查,问一问营业员商店里最重的货物是以吨做单位的还是以千克做单位的,如果以千克做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样的货物的重量大约是1吨。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9、练习六1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50~51第1~5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就基本技能的训练,并进一步注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想想做做1
  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2、想想做做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明是怎样想的。
  再复习吨和千克、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背诵。
3、想想做做3
  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和题意。
  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解题的关键是先出示意图帮助思考。
  独立完成示意图,再思考题中问题。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4
出示图,引导理解图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要求先猜测,再指名说说猜测的依据,然后算一算验证猜测的结果。
  班级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明确题意。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题目要求,并独立思考除法计算的问题。
  组内交流想法,并组织班级交流。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
二、课内练习
1、选择题
  ⑴每块砖重2千克,(  )块砖重1吨。
A. 5          B.50               C.500
⑵3辆汽车同时运煤,2天共运120吨,平均每天(  )吨。
A.40          B.60               C.20
⑶张老师2小时行32千米,估计张老师是(  )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2、一只苹果重15克,同样的4只苹果是(  )克。(  )只这样的苹果重量接近1千克。
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3倍。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果品公司上午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剩下的用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三、拓展练习
超市货架上放着大、中、小三种瓶子装的鲜橙汁。每只小瓶里装500克,每层装的总重量相等。则中瓶、大瓶各装多少克鲜橙汁?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51.5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0、练习六2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51~53第6~9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就基本技能的训练,并进一步注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想想做做6
  引导看图,读懂图意。
  组织学生从图中收集有用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最后组织交流讨论。
2、想想做做7
  看图,明确图意和题意。
  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最后班级汇报讨论。
3、想想做做8
独立完成第1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谈话: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了解你家每月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吨,你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将利用实践课的时间进行交流。
4、想想做做9
独立读题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7~9题的教学,可以有机地进行勤俭节约和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小常识
P53“你知道吗?”
三、拓展练习
1、  水果超市有42吨苹果,准备租用卡车把这些水果运到火车站。小卡车载重2吨,每辆车运费50元;大卡车载重5吨,每辆车运费100元。如果要求一次全部运完,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要花多少钱?
2、  明明家、学校、图书馆在一条直线上,从明明家到学校1900米,从学校到图书馆720米。你能想出它们的位置有几种情况吗?请你计算出每一种情形下,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1、了解千米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54~55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每个学生准备手表或电子表一块。
2、  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本P55的相关资料。
3、  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面彩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3、估一估: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你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实践活动
1、走一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2、说一说
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用了几分钟?
问题二: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想一想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有一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1千米呢?
4、算一算
谈话: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5、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6、分组活动,再次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出的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乘两组,一组留在学校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三、应用深化
教师把学生带进教室。
讲述:刚才同学们去室外了解了1千米,并感知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课前老师布置捏们查阅课本P55中的记个相关资料,你们查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些数据的。
2、集体交流汇报,学生填写数据。
3、问:通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在查阅资料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与千米有关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能应用今天了解到的与千米有关的知识去体验一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2、第七单元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56~61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  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眼前(出示蝴蝶图片的一半),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了起来,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使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
学生选择图片,问:为什么选择这一种?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行,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请你们把对折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了什么?这条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指名说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步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汇报自己的判断结果。
三、组织练习
1、  想想做做2
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2、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介绍第4个图形。
3、操作:
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展示作品。
4、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5、想想做做5
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6、想想做做3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7、想想做做6
四、全课总结
    谈话:能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呀,其实对称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美,请阅读P60~61的“你知道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你会觉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更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美。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3、奇妙的剪纸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何峰    备课时间:2008/3/26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62~63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  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  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利用实物投影仪欣赏剪纸作品。
2、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制作剪纸。
3、问:你最喜欢刚才的哪一幅剪纸?
教师相机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谈话: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使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小组讨论,学生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充分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以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案?你知道这样漂亮图案是怎样剪成的吗?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进行剪纸。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教师指导枫叶图案:
一次对折——沿外边画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小结:剪纸时对折要整齐,画样要美观,用剪要稳当。
2、二次创作
出示P62下方的剪纸步骤。
提出要求:按照要求及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
小结: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了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P63长方形剪花边——叠剪图案
3、独立创作
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阳刻(剪去的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刻(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阴阳混刻。
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级墙报。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4、第八单元 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64——65
教学目标:
1、结合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准备今天给小猴子们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
(课件演示)猴王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二、教学新知。
1、学习例1
⑴谈话:小朋友们,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课件演示)。你能帮小猴们分一分吗?
⑵学生独立思考,画出结果。
⑶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⑷师生归纳: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就要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4。
2、学习“想一想”
⑴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只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⑵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⑶小组合作,交流分法。
⑷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⑸师生归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填写,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汇报交流。
小结: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其中一份的份数也不同。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平均分一分。
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集体评析。
4、想想做做4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拿出相应根数的小棒。
5、想想做做5
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用哪些简单的分数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5、解决问题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66——67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
  课件演示,问:一共摘了多少个桃?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1/4。”老二问:“这盘桃的1/4是几个呢?”
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这盘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⑴分组展示交流
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想法有:
*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
*想法二:画图看一看。
*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
⑵比较方法
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⑶小结:要知道这盘桃的1/4是几个,就是要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
3、尝试练习
(课件演示)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就好了。“
问:这盘桃的1/2是几个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4÷2=2(个)表示的意义。
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集体订正,问: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2、想想做做2
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摆8个圆片,拿出它的1/2。
摆12个圆片,拿出它的1/2。
问:都是拿出圆片的1/2,为什么拿出的个数不一样呢?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
4、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解答,班级交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想想做做5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6、认识几分之几1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题的场景。
  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分桃的情景,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提出问题
猴妈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⑵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内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
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⑶班级交流。
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
⑷课件演示分地3/4的过程。
2、教学“想一想”
⑴提出问题,猴妈妈:“我有10个桃,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⑵学生用学具分一分。
⑶班级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分得这些桃的3/5,另一是分得这些他 3/10,引导学生讨论。
⑷课件演示分得3/5的过程。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把几个看成1份,在图上分一分。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的份数,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涂色,同桌交流。
4、想想做做4
问:2/3、3/4是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几份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得出结果。
与同桌边练习边交流,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想想做做5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7、认识几分之几2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69——70第6——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独立练习。
一、基本训练
1、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涂色部分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2、口答
  2/5里面有()个1/5           3/4里面有()个1/4
  3/7里面有()个1/7           7/10里面有()个1/10
3、想一想再口答
  一堆小棒有18根。
  *这堆小棒的1/3是()根。
  *这堆小棒的2/3是()根。
  *这堆小棒的1/6是()根。
  *这堆小棒的5/6是()根。
学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指导
1、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后让学生说说,各涂了几个小方块,为什么要这样涂。
2、想想做做7
看线段填分数
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么填?
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与“1”、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联系。
3、想想做做8
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几?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9
看着图,说一说1角是1元的十分之几?5角和8角呢?
5、想想做做10
学生尝试练习,直接填写在书上。
交流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课堂游戏:
提出游戏规则,及游戏目的。
学生活动并填写。
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8、解决问题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71——72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2、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谈话:(课件演示)森林里小兔们在采蘑菇,小白兔一会儿就采了一大箩筐(12个)。聪明的小白兔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能拿出这堆蘑菇的3/4吗?”
⑴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指名说说分的过程(你拿出了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分的?是几个?)学生回答后出示:把这堆蘑菇平均分成4份,取出这样的3份,是9个。
⑵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3/4,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不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呢?
同桌讨论。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说每步算式的含义。
⑶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根,12÷4,求出每份是3个,再取出这样的3份,3×3,算出12个蘑菇的3/4是9个。
2、谈话:你还能拿出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呢?是几个?先分一分,再和同桌说说可以怎样算。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进行操作,同桌交流算法,然后班级交流,实物演示。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动手分一分,算一算。
和同桌交流,看算得对不对。
2、想想做做2
同桌分别按两题的要求摆圆片,拿圆片,列式计算。
指名在班内汇报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3、故事: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小灰兔采了9个蘑菇,也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问:他们送给妈妈的蘑菇数同样多吗?
算一算或摆一摆。
指名汇报算法。
问:都是拿出所采蘑菇的2/3,为什么送给妈妈的个数不一样呢?
4、想想做做3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各自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并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计算结果,班级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的?
阅读P72“你知道吗?”,并解决其中的问题。
四、作业:想想做做4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39、练习七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73
教学目标:
一、练习指导
1、P73.1
你是怎么做的?
你是怎么想的?
请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
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
2、P73.2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几个?
3、P73.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1米怎么分,6分米是其中的几份?
把1元怎么分?4角是其中的几份?
你能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让学生充分用分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P73.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想一想:12时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算的?那时针应该走到了几呢?
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5、P73.5
  指导读题,明确要求。
让学生先对折一次,然后把纸打开,数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并填在表里。
再对折……并填表。
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问: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里讨论。
  班级交流,并归纳出规律。
二、课内练习
1、饲养场养的白猪和黑猪共60头。填写表格。
2、操场上有一共有56名学生。拍球的学生占2/7,丢沙包的学生占3/8。拍球的和丢沙包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三、拓展练习
把相等的分数用线连一连。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补充)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40、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含义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74~7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⑵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⑶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⑷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⑸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教学例2
⑴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⑵分小组讨论。
⑶集体交流。
⑷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3、教学“试一试”
⑴出示两个平面图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⑵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⑶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谈话: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
2、想想做做3
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问: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
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
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
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提供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41、面积单位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78~7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2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汇报。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各用哪些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42、练习课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六册   
主备教师:陈伟灿1    备课时间:2008/4/30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P80~81
教学目标:第3~8题
1、进一步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建立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80.3
要求学生拿出边长是1cm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04: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