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反思 动感单车课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9: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是第二次到健身房上动感单车课,在上课之初我的心里有些忐忑。有了上一节课的体验我觉得自己的体力与耐力可能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到了教室,我环顾一周发现只空余前排中间的位置了,无奈之下只好坐上去,心想:完了,第一排正中间呀,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万一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怎么办?蹬不动了怎么办?自己会不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心情呢?此时的我就像坐在教室中的学困生一般,对即将开始的课程既心怀期待(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健身课程)又充满了未知的矛盾与忐忑。

上课了,老师是一个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年轻小伙子。他在课程中喜欢以口号和激励性的语言带动学员不断地去发掘自身潜能,使出浑身解数,挑战身体运动极限。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注意引导学员们通过不断调整速度与阻力去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老师通过观察学员的面部表情和脚下动作去激励大家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在音乐的间隔中去调整呼吸和状态,不断冲刺。当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老师会不断地鼓励大家马上就要到达终点了,并且加之以“倒计时的方法”给学员以心里暗示,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相信自己可以到达终点!

一节课下来,我终于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汗流浃背,没想到自己居然坚持下来了!我想这得益于老师课堂中的调控能力。如果不是老师能够时刻注意学员的学习状态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估计会有一部分学员是无法完成整节课的锻炼的。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上课的时候是不是真正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否根据学生状态做出及时的调整,始终以激励性的语言引领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呢?

我们通常说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让学习真正发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才能有收获,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呢?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人状态。

在这节动感单车课中,如果老师没有注意到学员的学习(身体)状态一个劲儿地按照自己预设地节奏往下进行时,肯定会有一部分学员由于体力不支而放弃接下来地课程。同样在我们的课堂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的听讲状态越来越差,一节课中刚开始听讲的学生还挺多的,情绪也很高涨,慢慢地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在课程中老师只注关注自己的讲课进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出现了问题没有及时调整而造成的结果呢?

高效课堂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状态的课堂。如果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只关心自己的教学进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状态,教学效果怎样会好呢?如果课堂上发现学生跑神儿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时,老师不妨停下来,以一种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接下来的课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样不但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学习,而且比单纯的讲授式学习效果更好。这样的学习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而且课堂中会有大量的生成的东西,老师要做好点拨者、引领着个点燃者的角色,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这样不仅提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自身也会不断成长!

二、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善用激励式点评,增强学生自信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学习过程。

老师首先要明确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同样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时因为课堂中的某些知识超出了学困生的认知范围,索性他们就不参与课堂,这时就需要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注意调控学生的听讲状态,以激励性鼓励性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重新参与课堂。有了参与体验,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学生只有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方法,受到情感的熏陶,才能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需要以学生为本,课堂中关注学生个人状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参与了才能有收获,有了收获才能更好地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9:18:25 | 只看该作者
二七区培育小学   贺欢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5: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