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文选登】咬文嚼字之《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7: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文艺随笔二篇》中的第一篇,选取了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在学习本文时,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关键句,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勉励自己写作时学会有意识地去“咬文嚼字”,锤炼自己的语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了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的敬畏。
      对照古人,深感惭愧。反思自己的写作,并没有真正做到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一文,作者主要举了三个例子:郭沫若改字(把“是”改为“这”,感情发生变化)、王若虚改文(把《史记》中的精彩片段李广射虎中的文字,删减后看似简洁,却改变了表达意味)、贾岛作诗(把“推”改为“敲”,意境有别)。
      我们在学习第一个例子时,让同学们进行表演,或引用书中句子,或者学生自己造句,通过人物对话,加上得体的肢体语言,体会“是”和“这”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情感。
      学习第二个例子时,因为是文言文,中职生基础不好,我们先反复读,再翻译,通过把原著和王若愚修改后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对比,去体会二者区别。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推敲”,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学生没有学过,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有所耳闻。我把整首诗写到黑板上: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我们共同赏析这首诗之后,我和学生再次品读课文中有关作者观点的句子:“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根据朱光潜老先生这段话来判断,他还是比较倾向于用“推”字的。可是我一直有疑问,不能完全苟同于朱先生的观点。
     首先,“敲”真的破坏了那种幽静的意境了吗?朱光潜先生说:“敲”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我认为,正是因为敲门声惊动了宿鸟,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时,这也是古诗中经常用的写法——以动衬静。用动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恰巧说明了宿鸟在月光的刺激下也会啼叫,不一定因响声惊动。
      其次,我们从诗歌的题目,《题李凝幽居》来看,写作的缘由是作者或者是一个人走访朋友未见(由“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推断并没有见到友人)而写的一首诗。作为访客,出于礼貌,在拜访他人时,要敲门而不能推门。
综合两点分析,朱光潜老先生的分析虽然很有道理,但是结合整首诗歌,“敲”要比“推”更适合当时的意境。
      总之,写作时,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养成推敲的习惯,是对文字的尊重,是对读者的尊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14: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