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老师教育笔记连载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0:3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期末复习进入专题复习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复习质量和学生能力,本阶段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针对学生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能够易于识记、理解,尤其学以致用。

本周专题复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名著专题阅读,首先让学生熟知考点及题型;其次,给学生时间,自己在笔记本上根据考点和题型归纳并设计考题,然后在全班互相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其三,教师补充课本中没有的作品,并组织学生笔记,赏析人物、语言等。

其二,继续课文古诗文的默写、理解。做到三熟:熟读、熟背、熟写,了然于胸。其中古诗词曲,以机械默写为主,理解性和迁移性默写为辅,以教师反复检查,学生互相检查为手段。同时,重点篇目中的名句,师生共同赏析,采取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名句、名篇会赏、能赏、精赏。

古文部分,重点集中于字、词、句,尤其课内实词,重点句子。组织学生集体梳理,首先留时间学生自行翻译,并标注疑难,共同讨论,然后学生互相检查,查找疏漏,及时弥补和更正。最后教师组织分组检查落实。

其三,现代文阅读部分。首先通过资料了解,掌握一些做题方法及术语,并通过针对性训练,明确思路,切入点尤其术语的运用和作用。当然以教师讲解和说明为主。然后,以《期末冲刺卷》为主,具体分析每道考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并组织讨论,从而使学生巩固方法和术语,并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打好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0:35:0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们亦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但是却万万不可用一种方式对待这所有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认真研究哪种方式适合哪种学生。

对教师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对外在变化的一种适应,更应该是内在的一种自觉,是来自教师内心深处的个人所需,是一种自我的要求,只有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才能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所以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如何成长,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伴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生活学习。

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句话这样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同样的道理,不读书或者是读书很少的老师,就很难具有消化教学材料的胃。我们一定要静心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不是说吗,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而读书就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方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集体智慧的碰撞,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我们教研,一个人,总是有想不到的地方,而很多人在一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就是集体教研的魅力。

另外,我们还要向学生学习,因为我们相处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师一生读不完的书,是研究不尽的活教材,是他们给我们形成各种各样的案例,帮助我们去积累更多的经验。

不管怎么说,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必须学会在学习共同体中畅所欲言,去分享集体的智慧,充实改变自己。只有敢于尝试,才能够勇于超越他人,实现自我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0:35:16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比较喜欢“在路上”三个字,因为我喜欢在路上。

智商不高,情商有限,能力亟待提高,不上路怎么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这是一份沉甸甸又光荣的责任,担任教师这个角色,就要不辱使命。然而我还差的太远,师德对我来说,是一个奥秘的函数,我在求解的路上。

班级内有一个女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有点差,上课又爱做些小动作,为此我没少批评她。然而每逢节日的时候,她都会用橡皮泥做些小礼物给我。也许礼物不是那么漂亮,但足以让我震撼半天,失神半天,羞愧半天。经常利用课间给她开小灶,然而转眼她又去玩了,很多时候真的忍不住发火,恨铁不成钢。她家里条件不好,多希望她能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长大以后改变命运,改变她的家庭。尽管课堂上已经对她格外关注,仍然挡不住她的分心,她的软肋在哪儿?怎样才能让她投入我的怀抱呢?为此我不得不上路,去寻找答案。

十月份带着学生秋游的时候,我让学生每人摆一个造型,给他们拍照。每个学生都摆了自己喜欢的姿势,而她走到一个英雄的雕塑面前,把头轻轻地埋在英雄的手掌下。

那一刻,我的心为之一颤,这是一个严重缺乏关爱的孩子。那一刻,我明白了她最需要的是什么。从那天起,我就尽可能多摸摸她的头,或给她一个拥抱,让她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希望能俘获她的心。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上课分心时,如果不批评而是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会是怎样的效果?经过观察,对比,我发现温柔的提醒要比大声的批评有用多了。批评学生时,老师生气,学生心情也不会好,即使眼神回到了黑板上,心肯定还没有那么快回来。而善意的提醒,学生觉得很有趣,很好玩,摸他头的时候他会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就回到课堂上来了。学生开心,老师愉悦,皆大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1: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