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4 10: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练习

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

B.机关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5.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关系

D.无关系

7.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8.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教育

B.教学

C.综合实践活动

D.团队活动

9.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堂教学

B.课程计划

C.教学目标

D.课程标准

E.教科书

2.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

A.国家公民

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

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

3.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

A.努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能力

E.外界环境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E.道德力量

5.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

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

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

D.全面育人

E.教授知识

三、填空题

1.德育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_______三种形式。

2._______是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总结出来的迁移理论。

3.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4.《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______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5.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_______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教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人的了解和对学生_____的了解两个方面。

7.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_______。

8.教师主要通过_________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四、名词解释

1.因材施教原则

2.教师的公正

3.教师人格

4.学习准备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什么要求?

2.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3.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方面组成?

4.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六、论述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之所以具有永恒性,是因为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2.B。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因此,上课是提高课堂讲授质量的关键环节。

3.B。解析: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又要充分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

4.D。

5.A。解析: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或到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等都属于实物直观教学。

6.C。解析: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7.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

8.B。

9.C。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四个方面。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BDE。解析: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进行教学。

2.ABD。解析: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涉及学生的法律来看,对于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次进行的。其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其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成年公民;其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CD。解析:稳定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等。非稳定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

4.ABCD。解析: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的心理结构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四个方面。

5.ACD。

三、填空题

1.艺术熏陶

2.经验类化说

3.不低于或高于

4.聘任

5.启发式

6.集体

7.外部世界

8.教职工代表大会

四、名词解释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师的公正: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3.教师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和道德品质与境界,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

4.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2.【答案要点】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3.【答案要点】

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

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4.【答案要点】

(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的效益观。

5.【答案要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违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模拟题,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2.【答案要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

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30 06: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