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上古诗词: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4:07 | 只看该作者
08 赠从弟(其二)(刘桢)

【原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是如此猛烈,而松枝是如此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另外,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主题】

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写法】

全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                ,                !

2.《赠从弟》中,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其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要挺立风中的两句诗是:                ,                !

3.描写劲松与狂风对抗的诗句是:                ,                !

4.刘桢的《赠从弟》一诗中直接描写松柏“本性”的诗句是:                ,                !

【答案】

1.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2.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3.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4.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二、阅读理解

1.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4.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

5.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6.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7.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

8.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一何盛”突出了风之大,“一何劲”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

2.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3.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4.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5.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6.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7.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

8.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4:20 | 只看该作者
09 梁甫行(曹植)

【原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赏析】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主题】

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写法】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          ,          。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          ,          。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          。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          ,          。

【答案】

1.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2.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3.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4.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二、阅读理解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1.(1)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2)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4:35 | 只看该作者
10 饮酒(其五)(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主题】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写法】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陶渊明《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生活的诗句是:          ,          。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          ,          。

3.《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胸襟旷达的诗句是:          ,          。

4.《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5.《饮酒(其五)》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表现物我两忘的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6.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          ,          。

7.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生活的诗句是:          ,          。

8.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          ,          。

9.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答案】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二、阅读理解

1.作者          ,          (朝代)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

(1)尔:                 。

(2)相与:              。

(3)真意:               。

(4)东篱:              。

3.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5.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6.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7.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9.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赏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3.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陶渊明  东晋

2. (1)尔:这样。(2)相与:相伴。(3)真意:作者的人生理想。(4)东篱:象征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3.前两句写诗人虽居闹市,而内心宁静脱俗。

4.“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7.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8.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9.示例: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10.问句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境界。“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11.“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用景物描写衬托诗人远离世俗后闲适、自得、恬淡(或悠然恬静)的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12.这是傍晚山中的景物描写,写出诗人隐居后的欣慰之情。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

13.这句诗描写了田园的美好景色,作者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14.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4:50 | 只看该作者
11 春望(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赏析】

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主题】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写法】

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          。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          。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          。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己的语句是:          ,          。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          。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

【答案】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心。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心。

二、阅读理解

1.作者      ,      代诗人。

2.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7.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9.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10.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1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1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杜甫  唐

2.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树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这一联虽是写景,却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4.这两句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5.这两句种,诗人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6.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7.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8.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9.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10.破  满目凄然

11.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12.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3.忧围伤时、念家悲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5:06 | 只看该作者
12 雁门太守行(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回荡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这首诗,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诗中,诗人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主题】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写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          。

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          。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

5.“          ,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          ,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答案】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阅读理解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诗人把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几幅画面?

5.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6.“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8.赏析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9.赏析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0.赏析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1.赏析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3.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4.三个画面。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一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

5.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6.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7.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8.首联写景又写事,“黑”“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

9.颔联意思是悲壮的号角响彻秋天的原野,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分别从声(角声—号角声)、色(燕脂—胭脂色、夜紫—紫红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10.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半卷”表明行军神速。

11.尾联引用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高台,用以招揽天下之士。)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和作者坚定的政治立场。

12.本诗通过描写艰苦卓绝的边塞战斗,展示了危城将士决心寸土必争,奋死抗敌,尽忠报国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5:22 | 只看该作者
13 赤壁(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用诗来写历史,诗人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时作。诗人通过一支断戟,写三国时孙刘二家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从艺术上看,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诗中还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别出心裁。

【主题】

这首诗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写法】

即小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          ,          。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          。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          。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          ,          。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          ,          。

【答案】
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阅读理解

1.作者是            ,            代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销:              。

②将:              。

③磨洗:              。

3.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5.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9.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深刻含义的理解。

10.这首诗与三国故事有关,“东风”指                      。

11.结尾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

1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了解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13.本诗借“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物”“小事”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15.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杜牧  唐

2.①销:销融。  ②将:拿起。  ③磨洗:磨光洗净。

3.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

4.“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5.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胜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含蓄而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6.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7.折戟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9.示例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示例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示例③: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改写。

示例④:这两句诗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0.火烧赤壁之事(或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11.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12.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反映出他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

13.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小中见大,从而为下文对历史的咏叹铺垫。(或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慨叹,由此引出对战争的感慨,再由此联想到国家队命运,这是以小见大手法。)

14.不同意。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15.借赤壁之战故事,表达了诗人不遇“天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5:36 | 只看该作者
14 渔家傲(李清照)

【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赏析】

这首词气势磅礴,奔放有力,是其作品中少有的浪漫主义豪放词。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该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南渡以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作者经历了靖康之乱,举家南迁,备尝家破人亡与颠沛流离之苦。这使她的生活面大了,阅历也深了,作品的内容也较前期丰富了,这一时期词作品多是家国沦亡与个人不幸遭遇的哀叹,与前期生活无忧无虑时的多为爱情的歌颂和离别相思、伤春悲秋的叹息情调有了本质的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感伤情绪。这首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梦中直接来到天宫,大胆地向天帝诉说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风格豪迈奔放,与苏轼“起舞弄清影”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有同工之处。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人与己都有所不同,那就是丰富、大胆的想象,这也是这首词的独到之处。作者把天上的银河想象成与人间河流的同样特点,流动的水,可以行船;把闪烁的星星想象成为挂满风帆的船儿;想象自己乘坐船儿驶向理想境界中的神仙世界。此外,作者还想象梦回天庭,受到“天帝”的接待。这一虚幻梦境的创造之神来之笔,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处境的厌倦核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一浪漫手法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惊人的突破。

【主题】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写法】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          。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          ,          。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          ”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          。          ,          。

【答案】

1.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2.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3.殷勤问我归何处

4.我报路长嗟日暮

5.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6.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阅读理解

1.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          。

2.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交代          ,借此表现诗人          。

3.李清照是          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          。

4.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7.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8.简析词中画线句的作用。

9.这首词想像奇伟、气度恢弘,请就此作赏析。

10.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怀才不遇的感慨

2.殷勤问我归何处?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3.婉约,豪放

4.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5.“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6.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7.“谩”,空空、徒然;词人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

8.承接上下两片,上片末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二句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殷勤问我归何处?”表达了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从中饱含着深厚的情感。

9.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像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乘坐这艘“飞船”到达天上,受到“天帝”的接待,驶向理想中的仙境。由此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0.隐寓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16: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