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下册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由于角是一个抽象图形,与儿童头脑中想象的角可能不尽相同,所以本课教材的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剪刀、钟面、红领巾)开始,由直观认识角到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第二部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做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第三部分,借助三角板中的直角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中的第一、第二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使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找一找”、“指一指” 、“摸一摸”、“画一画”、“辨一辨”、“比一比”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探索角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感受“与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课时安排: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长方形纸、剪刀。

学具准备:

三角板、小棒、做活动角的学具、长方形纸、剪刀。

设计思想: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能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中。例如设计“摆一摆”、“找一找”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由直观到抽象;“指一指”、“摸一摸”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画一画” 是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巩固对角的认识;“辨一辨”加深对角的认识;通过“比一比”得出角是有大小的;通过做活动角、做变大角和小角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最后通过闯“智慧岛”中的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大量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玩“听指令、拼图形”的游戏。

2、引入本课学习内容——“角的认识”。(板书: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初步构建“角”的模型——欣赏生活中的角。

(1)指导生从大屏幕上的物体表面找到角。

(2)初步认识角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深入构建“角”的模型——指角、摸角、画角。

(1)师:三角板上也有角,你能找到吗?

指名学生上台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2)摸一摸,直观感知角的特征。

师:谁来说一说你摸的感受与发现?

生:角的顶端尖尖的,摸上去有点痛。

生:角的边上摸着是平平的、光滑的、直直的……

(3)画一画,认知角各部分的名称。

①学生画角后,展示学生画的角,评析,有错及时纠正。

②师画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顶点” “边”)

③师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板书: 记作:∠1     读作:角1)并指导生区分“∠”和“<”。

④师示范再画出一个角,用短弧线标出角,并写上数字2,指导生会记、会读这个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角、指角、摸角、画角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把对角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模型,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与读法。

三、运用新知,巩固角的知识。

1.辨一辨,判断是不是角。

2.找一找图形中的角,并用角的符号标出来。

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作业,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巩固练习,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角的标记符号,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四、比较角的大小,探究与角的大小相关的因素。

1.玩角,发现角有大有小。

师:课前我做了一个活动角,你们也能用自己带来的两根塑料小棒做出一个活动角吗?(生制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制作好了,同学们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

生:把角的两条边向外拉,角就变大了,两条边往里合拢,角就会变小。(课件演示:角变大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回答后,师板书: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2.游戏——变角,比角。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变角、比角的游戏。

师出示一个活动角,要求学生变出一个比自己大的角,再让学生变出一个比自己小的角。

指三名生到讲台前做变大角、变小角、比角的游戏。

同桌间做变大角、变小角、比角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做活动角和做变角、比角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清晰演示,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3.比较黑板上两个角的大小。

4.(课件出示两个角:大小一样,但边的长度不一样的角)

师:现在又来了两个角,一个红色的角,一个黑色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大吗?为什么?

生可能会说边较长的角大。

(课件演示一个角移动与另一个角重叠在一起)师:通过移动一个角,这两个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呀?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两条边也是对齐的,两个角完全重叠在一起,它们是一样大的。

师小结:看来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板书: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会用重叠法来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角与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五、本课小结。

1.师:今天这节课中,你学到了角的哪些知识呢?(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儿歌,生齐读。

六、智慧岛: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思考题: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闯“智慧岛”中的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造思维。



附板书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9:26:05 | 只看该作者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先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中,我做到了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使学生经历了“摆一摆”、“找一找”、“指一指” 、“摸一摸”、“画一画”、“辨一辨”、“比一比”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探索角的特点,发展了空间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有结构、有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来说较大,要教学生找角、指角、摸角、画角、比角等许多知识。课堂中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乱,并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悟,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本课以“听指令,拼图形” 的游戏导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在认识角时,充分运用多媒体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在教学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展示活动角的变大变小,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还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演示移动一个角与另一个角重叠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课堂探究中,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的教学过程,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操作、演示、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探究中,找角──指角──摸角──画角──比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给学生的一系列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4.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索、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5.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总之,本节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指导思想,采用互动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使其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后才知不足。如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课堂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时,不够耐心,显得有些急躁;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改正不足之处,不断地积累和探索,总结教学经验,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 18: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