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暴风雨的启示》听课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5 09:4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6日新教师培训,今天上午讲课的老师是方华瑞老师,他讲的课题是《暴风雨的启示》,由于是借班上课,方老师对学生不是很熟悉,为了方便更好的讲课,方老师和学生聊天,非常具有亲和力。

     方老师用PPT展示了阿尔卑斯山脉,说要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接下来提问:“启示是什么意思,课题什么意思?”让学生按要求读好课文,小组分工读,总结:来之前恐怖,来之时猛烈,来之后美丽。启示“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实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最后课外阅读,拓展《蜘蛛脱险》启示类的文章写法各有不同。

     接着方老师讲解了《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方老师讲到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基本内涵: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颜,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体现在课堂上,一方面又要抓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技能技巧,一方面又要重视学生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等人文影响。

     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2、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预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自愿学习。2合作学习,精选内容、独立思考,明确分工,及时指点。同时方老师讲到,合作学习并不等同于小组学习,分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合作”二字。一群人在一起却没有构成合作关系,就不能称为合作学习。比如在这个会场上,大家虽然都在听讲思考,但不能称为合作学习。真正的合作是小组成员有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强烈“荣辱与共”的感觉,还应该有结构化的合作方式,或互助或协同,使合作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具备合作技能,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教学生如何与他人合作。所以,实施合作学习就等于在学科学习之外增加一项学习内容——合作。而教学生合作,就一定要涉及合作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疑探教学作为一种中国本土教学改革的新路径,荣幸地参加了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会议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了专题论坛及《疑探教学研究丛书》出版发布会。            

     方老师讲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阅读教学建议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从今天起,每天步行一里路,只为让阳光没有遮拦地从眼睛射进心灵,再让这阳光从心底涌向指尖,黑板前,你的手势便有了温度,被你的手抚摩过的孩子的脸,红了,与你的眼对视过的孩子的眼,亮了,亮得足以照耀成长的万里路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0: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