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7|回复: 0

传承国学经典 彰显办学特色 ——古店学校国学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 08: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后各地对素质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探索实践活动课等应运而生。然而,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效果不理想,很多农村学校出现学生厌学、打架、网瘾、攀比、不尊重父母老师等,教师难教、家长难管,还有个别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克服以上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道德素质,让素质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得以充分体现,位于中江、广汉、旌阳三交界的古店学校探索出了“国学教育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所谓国学教育,我们把它界定为通过《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诵读、解析和赏析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寻求到农村学校国学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的契合点,用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孝老爱亲、知恩感恩、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生命、忠于祖国、积极进取等良好品性和性格。
学校地处龙泉山脉的三县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的比例居高不下,许多父母因外出打工挣钱,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关爱、管教和引导,孩子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我校对1-9年级的学生在做家务、尊重父母、自主学习、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71.9﹪的学生做家务的习惯较差,他们回家基本不做家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67.7﹪的学生尊重父母的习惯较差,经常和父母顶嘴,逆反心理强,不听父母的话;68.4﹪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差,贪玩好耍,经常不做作业,成绩不理想;63.4﹪的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较差,有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如打架、骂人等。从这些现象折射出农村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很多问题和不足。
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多传统美德,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勤学苦读等,千百年来,对塑造国人的人格,提升孩子的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文化的国学经典,可以有效的开启其智慧,培养其良好品德。
古代的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的不是读书、学知识,而是学做人。学做人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品格,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弟子规》里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里面讲做人就是要求人一定要有良好品格、有健康的身心,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大美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在“德”与“才”这两方面,“德”调节着“才”的运用,“德”起着灵魂、统帅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古店学校在校建立一种能通过国学教育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有效模式,力图通过开设国学教育课和相关教育活动,让学生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塑造学生良好品格。
二、开展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形成办学特色
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前期探索阶段,针对所有学生和全体教师,上下齐参与。主要开展“课前一吟”“讲经典故事”活动。2010年10月科研课题《农村学校国学教育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策略的探究》被确立为县级科研课题,2010年12月被确立为市级科研课题,并被德阳市教科所推荐参加省级课题的申报。围绕“农村学校国学教育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策略和方法,达到用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目的。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教育实践措施:
(一)营造国学育人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为营造良好的国学育人氛围,我校以“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创新学子”为主题,认真开展广场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楼道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教师书卷味、学生书生味、校园书香味的“三书”型校园文化氛围。教学楼走廊文化建设:一楼是师生以国学为主的书法、美术作品。二楼是中华圣哲,三楼是中华传统故事。楼道文化建设:精选《三字经》、《弟子规》中的经典内容及解析。班级文化建设:论语经典,班牌上有班级格言和班级之星,黑板报上每期都有经典诗词的解析和赏析。广场文化:在花台、操场等地,就地取材,用河中形态各异的大卵石刻字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寝室文化:通过年画的形式,在外墙设计一些国学小故事。在内部,本寝室同学共同寻找一些国学经典句子,作为室铭以此勉励。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国学经典,通过厚重的国学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耳濡目染,达到传统经典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
(二)编写国学教育课本,形成校本教材特色
学校组织教师收集能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有现实意义的国学内容,如《三字经》、《论语》、《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句和典故等,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选择符合各年龄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成成国学校本教材:
   1、教材名称:《传统美德伴我成长》。
2、教材结构:《经典原文篇》、《经典诗词篇》、《经典故事篇》、《传统节日篇》、《文明礼仪篇》、《孝老爱亲篇》、《勤学上进篇》等七个系列篇目共七本教材。
(三)开设国学教育课程,形成课堂教育特色
1、确保国学教育时间和教师。为了既不影响学科教学,又能把国学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国学教育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从2010年9月起,我校在校本课程中专门开设了一节国学课,做到国学课进课堂。国学课由语文教师担任,教师上课有教案、有记录,定期开展国学教育研究,寻找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典型文本和教学方法,进行重锤敲打,先在教研组组内研讨、上课,然后推选优秀课在全校交流,寻找国学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实现国学教育常规化、常态化、长期化。
2、分年段开展国学教育。为了更好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校分年级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低年级段诵其文、讲其事、见其行,中年级段诵其文、知其意、见其行,高年级段诵其文、知其意、明其理、见其行。【见附件1:年段国学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
(四)开展国学教育系列实践,形成活动特色
1、开展集体诵读活动
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国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积累,我们开展了系列集体诵读活动。集体诵读包括班级集体诵读和学校集体诵读,班级集体诵读在每天晨读和下午课前开展;学校集体诵读在每周升旗仪式上和下午集体放学时开展。同时,各班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内的诵读比赛,学校每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2、开展经典故事会活动
传统经典故事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讲的是孝老爱亲的美德;“囊萤映雪”讲的是勤学上进的美德,喜欢听故事也是儿童的天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让学生懂经典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些美德,如懂得惜时守纪、勤学上进、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学校每期举行一次经典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讲经典故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体会老师的教育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些恩情。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结合国学教育中相关主题,通过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做节日卡片、辩论会、小品表演、忠孝歌曲大家唱、为困难学生或灾区捐款捐物、慰问孤寡老人等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深入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4、开展书写经典活动
(1)上书法课。学校结合少年宫的书法课,对学生开展硬笔、软笔书法训练,书写的内容主要是经典诗词、《三字经》、《弟子规》里关于孝老爱亲、勤学上进、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经典名句。每期举行一次书写经典比赛活动和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在书写经典的过程中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2)开展“美德伴我行”征文比赛,学生把学习传统经典后的感受以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的形式表达出来,各班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学校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通过征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同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其中的道理。
5、开展奏经典、唱经典、舞经典活动
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国学传统经典。达到提高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
(1)奏唱经典。各班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开展唱经典活动,演唱的内容为《三字经》、《弟子规》歌曲或其它传统经典曲目。通过不断吟唱经典,对学生的思想和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我们感到传统器乐演奏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还结合学校小器乐队,邀请多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开展民族小器乐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笛子、二胡、鼓乐等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技巧指导。演奏的曲目为传统经典曲目,如《喜洋洋》《牧羊曲》等,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站课间播放经典名曲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营造音乐氛围。
(2)舞动经典。结合舞蹈兴趣小组,由舞蹈教师组织学生编排《三字经》、《弟子规》舞蹈、小品,学生在表演中提升了对国学的兴趣,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每年“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开展国学教育汇报表演,同时邀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观看,提升学校国学教育的社会效应。
6、开展国学教育进家庭、进社区活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从小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收到熏陶。由于我校大部分家长是农民,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在外打工,相对而言,自身的素养并不高,学生的教育更是无暇顾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提高了家长的素养,更要提高家长参与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开展“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 、“给打工的父母写一封信”“给父母做节日卡片”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让家长直观感受到开展国学教育的良好效果。学校和社区联系,积极开展传统美德、国学教育宣传活动和慰问孤寡老人活动,提高社会知晓度,让整个社区(村社)都加入到学习国学、践行传统美德的行列中来。
(五)完善国学教育评价体系,形成激励表彰特色
1、建立国学教育学生评价表,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分:诗文积累类、美德故事类、传统节日类、教育活动类、践行美德类、评星评模类。在评价标准上分低、中、高年级分级要求。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上,把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部分。【见附件2:国学教育评价体系】
2、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关于“传统美德”的个人评比和集体评比,个人开展 “小道德模范”( 诚实守信小模范、勤奋好学小模范、勤俭自强小模范、助人为乐小模范、明礼孝老小模范)、“文明小公民”、“美德少年”和“班级之星”( 学习之星、守纪之星、劳动之星、明礼之星、进步之星) 评选活动;集体开展“五星班级”评选,发挥榜样效应。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开展国学教育成绩斐然
(一)校园因经典而美丽
走进校园,你会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国学氛围,走廊上、教室里、处处是经典的影子,校园里孩子们吟诵经典之声不绝于耳。我们与中华圣哲交流,感受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境界。我们与经典为伴,体会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学习经典、传承经典、践行经典。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个性,传承经典是我们校园文化的精神和个性,正因为有了这是种精神,这种个性,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二)课堂因经典而精彩
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味经典诗词,学习传统美德、解析经典作品。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有了如水的包容,像流水一样从容的是老师娓娓的朗诵,如溪流一样清脆的是孩子们投入的背诵;课堂短暂的四十分钟有了如水的追求,爱国情、智慧美、山水乐,老师矢志不渝地带领着孩子们去追寻人生的至情至理;课堂短暂的四十分钟更有了如水的自由,无论何种观点,无论是好动还是喜静,一切都开始顺乎天性,上善若水。一改过去校园和课堂死气沉沉,学校有了生机活力。
(三)思想因经典而进步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以来,学生的文化积累增加了,现在学生人人能吟、个个会诵,校园里吟诵经典之声和优美的笛声此起彼伏。学生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国学教育学生良好品格、行为习惯调查表、阶段目标调查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国学教育活动对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效果。我们发现85.3﹪的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做得很好,能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上下楼知道轻声细语、不喧哗,并自觉靠右行、不推挤,和父母打电话也变得有礼貌了;86.3﹪的学生在尊重父母的习惯方面做的很好,回家或出门能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知道父母挣钱养家很辛苦,他们回家后能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轻巧的农活、做饭、洗衣服、端茶递水等;86.3﹪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做的很好,很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再也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学生仍能自觉的读书、做作业,没有一个同学开小差,很多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开展国学以来,校园里热爱学习、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让之风盛行,在经典的学习中,孩子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能体会老师、父母的艰辛,他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都变得懂事了。真正体会到了“幼不学、老何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案例一: 五年级的蔡××同学,母亲病逝,父亲年老体弱,家庭贫穷,穿着也很破旧,其他同学都不愿意和她接触,性格很自卑,不愿说话,成绩很差。开展国学教育后,老师给他们讲了“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的故事,对她的影响很大,从故事中她懂得了虽然现在家里很贫穷,但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现在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还被评为学习进步之星。
案例二:六年级学生刘×,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父亲经常在外做点小生意,常不在家,对孩子缺管教,更谈不上爱护,由于缺少关爱和必要的家庭教育,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差,身上还很多不良习气:喜欢打游戏、惹是生非、打架,班上人人都怕他,是个典型的调皮生,老师没少花心思在他身上,就是不见效果。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后,老师利用国学课给学生们解析经典名言、讲解经典故事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让他懂得文明礼让,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国学经典思想的影响下和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坏毛病渐渐改少,每天一进步,变得热爱学习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经常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如收作业本、给老师打水等,班上搞劳动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也是最卖力的一个,他还因此被学校评为劳动之星。
(四)教师因经典而成长
教和学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当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实惠”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同样也受到它的“滋润”。解读教材时,开始有了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和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面对学生时,不再只盯着他们的学习,他们的作业;与同事、领导相处时,拥有了海纳百川的宽容胸襟。关键是改变了很多教师的心态。心里更健康了,工作更努力了。老师们在对《论语》的分析中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对《三字经》、《弟子规》的解读中品味自己的哲理人生,在对唐诗宋词的吟诵中咀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绵长滋味…… 可以说,老师们在选择经典的同时,更选择了一种成长方式。很多教师的国学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由于国学的正能量,教师的工作态度得到有效转变,教学成绩也大幅提升。
(五)管理因经典而提升
2014年,漆定蜻校长在已有国学经典的基础上,将国学运用于管理,提出了干部管理的新“三字经”。 即抓好“勤”,就是干部的勤政,教师的出勤。抓好“思”,即思考学校怎样发展,思考走出困境的出入点,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抓好“廉”,即干部要廉洁奉公,有担当意识。新“三字经”的提出,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当甩手掌柜的少了,为官不为的少了。
(六)学校因经典而发展
通过传承国学经典,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办学成绩斐然。学校自开展国学教育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市县电视台、《四川教育导报》、《德阳日报教育周刊》都先后对我校的国学教育做了报道;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多次在古店学校召开了现场会;30多所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学习;学校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1年12月获全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理论实践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12月,学校《农村学校国学教育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策略探究》的市级科研课题荣获德阳市人民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和2015学校连续两年均被评为体考先进集体、普高职高送生奖、初中毕业班综合二等奖;2014年11月,学校荣获中江县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15年1月,学校荣获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获二等奖;2015年古店小学毕业班获中江县教学二等奖;2014年和2015年,古店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中江县综合目标管理工作一等奖。
四、发展愿景: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创新学子
(一)在“听”与“读”中感悟积累
我们将把学校红领巾广播台的主播内容定为经典诵读,由学生主持,播放经典诗文诵读节目,安排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诗文的趣闻轶事、寓言故事等内容。
(二)在“看”与“抄”中拓展积累
布置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办读书会等有目的地进行经典诗文的拓展积累等。
(三)用“赛”与“查”来强化积累
我们将扩大阅读经典的范围,继续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各种比赛。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浏览古诗词网站,向学生和家长推荐精品,加强自主学习,涂抹亮丽底色。
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创新学子。在国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力求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交融,课内与课外相沟通,形成立体效应,提升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8 18: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