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2|回复: 1

专题讲座 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核心素质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9 09: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将其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 ,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强调专家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父母学校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
对于初中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量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之间水平相当,地位平等,增强了学生交际的自信心,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心理素质, 知识运用等各种能力也得以锻炼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怎样建立小组合作?针对这一问题我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        小组的建立。
1.        选组长。把班级学习优秀、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挑选出来,这一环节很关键,一个组发展的好与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组长要具备以下几种品质:第一,组长一定要学习优秀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的能力,能起到率先模范的作用;第二,小组长一定是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集体,组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会帮助组员,感染组员,也是形成一个好的班级体的关键;第三,组长要有极强的好学精神,每一名组长要不断的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不足,配合好老师,使自己的组能不断进步;第四,组长要具备抗挫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想让孩子们在组长的管理下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要有磨合期,然而我们的组长也是孩子,这样的或那样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必不可少,同时组长也要面对老师对批评和指导,具有强大的抗挫能力。
2.        初步建立小组。把班级中的同学按身高、学习成绩好坏、男生女生搭配进行搭配。每一组六人,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四个组员构成。同时,为了锻炼每一名组员,每一名同学根据自己的优势分管不同工作,检查作业、监督对应组的卫生、记分员、检查水果是否带了,是否吃了、监督课堂的记录,课外的文明礼貌等等,事无大小都有人去负责、管理,老师只不过是一个监督员,一个协助者。初步建立的小组是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班级情况会有调整。
3.        巩固形成小组。对于师生来说这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这也是小组建立最重要的时期,每个小组都优秀就会形成优秀的班集体。首先,建立合作学习的奖惩制度,进行量化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评比,每三组是一个竞争组合,从每三组里评出一个获胜组,是把组内每名同学的这一周的量化分相加,分数高的组获胜。量化包含的上学是否按时,作业是否完成,水果是否带了,带了水果是否吃了,上课是否扰乱课堂纪律,课堂是否积极主动发言,是否违反了中学生守则等等,无论哪一条都有加分或减分。量化细则一出现,孩子积极向上,不服输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的热情出现暂时的高涨。第二,出现混乱时期。这一时期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时期的出现是预示着学生要挑战自己。在这一阶段,老师的工作非常重要,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如何完成自己小组内的的工作;这一阶段也是矛盾频频发生的阶段,学生为了赢,会抱怨扣分或不得分的同学,会不断找对应组的麻烦,吹毛求疵,同学之间一触即发,老师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公正,教育学生合作才能共赢,教育学生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教育学生有爱,老师不仅仅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要不断激励学生,这是一个磨炼的过程,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经历大约三、四个月后,孩子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井然有序,这个集体就是有组长领着组员一个紧密团结集体。这个集体以组长为核心,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4.        小组的不断完善。一个小组的建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我们在不断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小组量化制度,阶段性的改变奖励办法,增强学生热情。
二.小组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为了本小组获胜,同学之间的竞争激烈,会产生组与组之间的摩擦,学生之间不团结。
解决办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家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种提升的手段,我们要欣赏他人,学习他人的优点,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感谢你的对手更强大,努力前行,你会越来越优秀。
2.一段时间以后,组长工作热情下降,小组工作无效。
解决办法:每周给组长一节课,让组长进行小组本周的总结,对下一周的计划进行布置,更重要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说出你看到了谁的进步,什么优点,并说出自己下周的计划。每个月组长开一次会,讨论这段时间出现了那些困惑,这段时间有何收获,畅所欲言,互相鼓励,增加斗志。
3.组长与组员之间出现矛盾,组长无法继续工作。
解决办法:让组长明白能做好每个人工作很难,做好沟通很关键。让组员明白组长为我们那么辛苦,我们要学会感激。组长与组员之间需要磨合接受,才能更好的合作,老师的作用是    调节剂。
4.合作学习中,出现借机不学习,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解决办法:合作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帮助,相互制约的,合作学习后会有反检,检测对应组的学习效果。
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我们会有不同的方式去解决,有时会几次才能解决好,我们要采取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前提,让学生合作互助、积极主动、敢于面对困难、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目的,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09: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调研报告
阿城区双丰中心小学校  徐洪波
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发布,教育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进入以“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新时期,学校教学改革需要实现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轨。“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影响、决定学生一生发展的素质,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倾其全力培养,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师,
如何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如何校本化,值得我们探究。
一、构建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宗旨、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及生源状况,潜下心来,构建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清楚学校培养目标上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位是课程体系。围绕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重点,学校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课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
习惯和学习能力为主,课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为主,全面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人。
二、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寻求多元化的育人途径。
核心素养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学校通过自己的产品——课程来加以实施和达成。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根据区教育局的指示,我校以全面启动课程改革,校领导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向全体教师贯彻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学校的具体实施办法。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仍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为主,在各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大胆创新实践,设计有特色、能为学生搭建平台、展示学生能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经典诵读”、“自制体育器材的应用”、“小竖笛走进课堂”、“风筝制作”“特色体育——滑雪”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体系,这些课程的实施已初见成效,使我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校的滑雪队已为省、市滑雪队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其中风筝制作是我校校本课程最为突出的亮点。为了使美术校本课程顺利开展,每学年初,孙宝东老师都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根据不同年纪的学生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科学方法,有机的把美术知识与风筝制作加以整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工艺——风筝的熏陶。孩子们非常喜欢做风筝,每天都翘首期盼美术课的到来。但由于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为了凑齐做风筝所需要的费用,孩子们齐心协力积攒费旧物品,换钱买材料。看着孩子们细心的削着竹皮,小心翼翼的裱糊骨架,饶有兴趣的描绘图案,热情奔放的把风筝放
飞蓝天,真是童心展露童趣无暇,校本课程给孩子带来了无限乐趣,更让孩子的全方位素养得到提高。
三、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为此,在教师培训时,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使教师具备必需的技能和资源,以便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
到发展,并确保学生有真实的机会去运用和证明他们的想法。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在不断地学习突出重围,进而在不断的追问与反思中养成理性、升华思想,在探究性实践中成就自我的优秀和卓越,在与同伴的合作交往中汲取积极的养分,树立为未来而教的意识,着力开创独特的教学风格,努力做一名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先
行者和引领者。
四、围绕核心素养改进学科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学校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时,要做到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由教师引导转向学生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并确保学生有真实的机会去运用和证明他们对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掌握。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获取知识这一浅层面,而更多的是关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和自身数
学素养的提高。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更应该注重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1、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情景模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因此,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面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①情景模拟,让数学问题实际化,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②少“讲”多“听”,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并通过小组讨论,主动解决问题,使小学生逐渐形成敢说,敢议,敢评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他们在小组内、在班里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这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做到少“讲”
多“听”,不断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2、构建小学数学知识总体框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根本落脚点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知识、技能是能力的源泉与基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掌握和选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只有借助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不管是通过课堂上的情景模拟方式还是老师讲授的方式授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整体联系,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联系紧密的立体式知识网络。例如,在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做一个知识点的整体整合,通过画结构图,将单元内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整合,最终能够通过这个框架图,理解并且掌握各个知识点中的具体内容。知识框架图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迁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
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3、探索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形态。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好学”“容易学”,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好学。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前置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要求学生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班级交流,人人参与,老师在倾听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巩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生本教育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注
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正确的评价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还可以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思想教育,比如教材中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史料,“七巧板”的由来,我国古代计时工具“刻漏”、沙漏的计时原理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环保与节能、团结与协作、社会调查、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涉及古今、课堂内外的内容,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5、落实“多元化”评价,建设小学数学能力评价体系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判断学生能力提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数学评价时,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建构“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能力评价模式,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可以确保数学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还可以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如果教师认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问题设计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重点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培养学习习惯;重点不是强调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不是简单重复再现,而是引导归纳总结;重点不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是实施变式训练;重点不是肤浅复制教材,而是注重思维训练;重点不是学生语言表述,而是加强能力培养。每位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潜移
默化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必须关注,必须有效与学校课程进行整合,创造性地推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生命成长规律,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成就,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永远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23: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