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议论文(0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09:5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十堰市】
  二、(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保护用户隐私需要“规则之锁”
彭飞
⑴随着信息时代、智能社会的到来,如何有效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隐私权,成为一道紧迫的现实课题。
⑵不久前,国外某汽车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一组高清画面引发热议。网友表示,私家车内部属于私密空间,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车内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甚至上传云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尽管相关品牌已经作出回应,但尚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⑶实际上,不少以“智能网联”为卖点的汽车产品都有类似配置,而且还可能配备麦克风、温度检测等一系列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智能汽车实现人脸识别、疲劳驾驶监测、语音交互等功能的基础,也是产品的竞争力所在。然而,无论功能如何丰富,都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如何兼顾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与用户隐私保护,是每一个汽车品牌的必答题。
⑷智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仅仅是移动互联时代隐私保护的一个切面,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案例中,就有一些商家未经用户同意,通过人脸识别收集用户个人详细信息,导致大量隐私泄露。手机APP过度索取权限、智能家居存在安全漏洞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隐私保护已成为关乎智能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⑸保护个人信息,需要给用户隐私加一把更精巧、更严密的“规则之锁”。这其中,不仅包括具体法律条文的增设、修改,也包括一套针对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法治原则。比如,过去面对企业收集用户信息时,我们基本奉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但在网络时代,“合法、正当、必要”“最小够用”等原则,应当成为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的准则。不久前,有关部门出台规定,明确了39类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建立信息收集的“正面清单”;今年1月,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幅精简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调查报告,隐去不必要的病例个人信息,只公布必要内容,类似的制度设计与治理实践受到好评,正是由于遵循了与网络时代隐私保护相适应的法治原则。
⑹他律至关重要,自律也不容忽视。网络时代的隐私便权,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许多情况下,产品服务与隐私保护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以智能汽车企业为例,如果能够在收集和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完善程序、升级技术、细化管理,就有机会实现商业利益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双赢。特别是一些平台企业,掌握并管理着海量用户数据,能不能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中加强自律,关乎用户个人隐私保护,也关涉全社会信息安全,未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守护其隐私,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伦理;能否把隐私保护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将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顺应这种趋势,自觉将隐私保护的关口前移到自身的日常经营中,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⑺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便利与个人隐私保护,并非无法兼得。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立更加明确的规则,不断升级技术、强化监管,就能兴利除弊,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更好增进民生福祉。(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他律至关重要,自律也不容忽视。
B.保护个人信息既要法律条文和法治原则的约束,也要企业自律。
C.智能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便利与个人隐私保护,并非无法兼得。
D.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确立更加明确的规则,不断升级技术、强化监管。
16.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第⑹段“顺应这种趋势”中“这种趋势”具体指代什么。

17.第⑷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⑸⑹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案】
15.B(选文第①到④段主要是提出“隐私权”的问题,摆出各种侵犯隐私的现象;第⑤⑥段是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句有“不仅包括具体法律条文的增设、修改,也包括一针对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法治原则”“顺应这种趋势,自觉将隐私保护的关口前移到自身的日常经营中,企业才能走得长远”,由此得出选文论点是“保护个人信息既要法律条文和法治原则的约束,也要企业自律”。)
16.①把保护用户隐私,作为商业伦理;②把隐私保护体现在细节中,作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或: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守护其隐私,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伦理;能否把隐私保护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将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   
17.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一些商家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等事例),论述了移动互联时代存在诸多隐私泄露问题,使论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8.不能。理由:①从第⑹段首句过渡句可见,第⑸段是讲“他律至关重要”,第⑹段议论“自律也不容忽视”;②“规则之锁”主要讲法律条文和法治原则的约束,这点更重要:⑸⑹两段按由主到次的顺序,阐述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09:53:25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随州市】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1-4题。
书法教育如何平衡“技”与“道”
刘善军
①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对书法教育的意义和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将传统书法的技能、观念、理论等,在现代教育体制模式下进行转换,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现阶段书法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书法教育要“技”“道”并重。
②“技”指技法,包括书写者对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层面的掌握;“道”指书写者从技法上升至精神层面,拓展至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一系列思考与体悟。中国古人从不将书法视为单纯的技能,而是赋予更高的精神意旨。书画于文人而言,并不仅仅是遣兴玩乐的雅兴,而是作为修身悟道的媒介。然而,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无法用标准化的数据测定和衡量。如今的书法教育也明显呈现出重技轻道的特点。
③清末学者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焉。”书法教育应加强对“道”的关注,却也不能忽略书法的技能训练。对于“技”和“道”的看法,其实他是综合了中国传统观念与当时社会现实而作出的判断,但时至今日,仍然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因此,书法教育重“道”,必须建立在“技”的基础上。(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④学习书法基本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这种学习模式与绘画有所不同。学习绘画除了向经典范本学习以外,还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依靠写生来训练基础技能,但书法必须依靠对经典作品的反复临习来提高技法。此外,古人的书法学习往往注重个人的领悟,无论临帖或读书,其学习历程大多呈现散点式。历代书法家教导其弟子,也不作过多理论的阐发,或者亲身示范,或者寥寥数语点拨,重在启发学习者自我开悟。
⑤与古代的书法教育不同,当今书法教育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技法方面,将复杂的书法技术拆分讲解,构造出一套技法速成的体系。因此,很多学校总结出相应的程式和方法,这些速成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很容易出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弊端。过分精细、机械化的训练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使书法技法缺乏自然的气韵和生机,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造成千人一面的艺术风格。书法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的空间,根据其喜好提供不同的学习范本和临摹方式。
⑥当下,高清的复制品使书法学习者拥有古人无法比拟的便利和优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视频教学、线上教学等形式已呈普及之势。虽然技术的发展使书法技法的教授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但也替代不了教师对学生亲身示范的重要性。在大多数学校中,书法教师的亲身示范一直是书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虽然视频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书法技法,甚至可以放大、放慢技法的细节,但无法对学生的现场提问作出解答,也难以因材施教。因此,对于书法的技法教学而言,教师的亲身示范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⑦不仅古代书法之“技”在当代书法教育中面临着现代化转换的问题,书法之“道”亦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书法的“道”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对书法的学术研究。书法家丛文俊指出:“通过这种学术的努力,从具体技法的考察复原,到理论的提升概括,都不难做到,而以学术来带动艺术实践和批评、理论研究,堪称时代之必然的选择。”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只是书道的浅层,而书法教育中的“道”,并非狭义上的书道,也不局限于古人的“天地万物之道”,而是引申为与书法相关的文化、思想以及观念。古人学书,所求之道或许千差万别,但终究不离修身养性,以求个人境界之提升。而在今天的书法教育领域,古人所求之“道”仍然是书法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仍然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书法不再是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因此,“道”的传授也需要转型、转变。
⑧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为师者最重要和高层次的任务。当下,书法教育之传 “道”,已变换为复杂而多元的思想观念,需要为师者对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现代的书法教育体系还需要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完全以书法艺术家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已经受到了质疑。
      (选自2019年12月9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是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其次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
B.选文从书法教育“‘技’是基础”和“‘道’也重要”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书法不再是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书法教育工作不能完全依靠书法艺术家。
D.第⑦段“所求之道或许千差万别”中“或许”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作者在第⑥段说“对于书法的技法教学而言,教师的亲身示范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结合你学习书法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书法教育要“技”“道”并重。(2分)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分)。引用清末学者魏源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书法教育重‘道’,必须建立在‘技’的基础上”这一论点,(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1分)(共3分)
3.A(3分)(从文章第④段“学习书法基本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这种学习模式与绘画有所不同。学习绘画除了向经典范本学习以外,还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依靠写生来训练基础技能,但书法必须依靠对经典作品的反复临习来提高技法”可知,“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是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其次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理解错误)(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
4.示例一:我同意这个观点。(1分)因为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亲身示范的重要性。比如我学习颜真卿的楷书时,一直抓不住笔法顿挫(运笔)的要领,通过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我有了很大的进步。(2分)(以技法(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为例,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1分)我学习书法的时候,身边没有合适的老师当面指导我,我就去书店买来柳公权的字帖临摹,还经常在网上观看书法家们书写的视频,学习他们提、按、顿、挫的笔法,坚持了一年以后,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学习书法,兴趣和毅力更重要。(2分)(以技法(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为例,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09:54:03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武汉市】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记忆重建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①文化是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实现认同的方式。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也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
②正因为过去经历了太多大拆大建带来的文脉断裂之苦,今天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倾向于“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文化创意园,前身多为废弃或闲置的厂房,经过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后,成为美术馆、展览馆、书店等文化空间。原本破旧的工厂蜕变为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不仅美化了城市,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③尽管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但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流失的问题依然严峻。由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风俗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莫大的悲哀。
④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在改造过程中还常常存在对家族历史、人物身份的错漏记录。这不仅暴露了改造者的无知,更反映了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存在的问题。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为了找回那些忘却的记忆: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无根的建筑群。
⑤记忆是什么?是思念,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此,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如何重建呢?重建的开始,当然是要学会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今天的现实是,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来由和名字,抢救历史记忆、建立历史档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寻找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和街区的传说,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史,通过文字、图像、大众传媒还原历史现场,让历史记忆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今天与昨天对话,记忆便有了生命。
⑥当然,无论是王宫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关于它们的记忆并无贵贱之分。但我们往往只记录名人的记忆,却遗忘普通人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记忆缺憾。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都应得到理解和重视。这些空间可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最终让我们结为一体,实现认同。
                                                          (原文/袁瑾,根据命题需要改写。)
4.对城市“微更新”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微更新”的出现是因为大量大拆大建曾带来文脉断裂之苦。
B.城市“微更新”是在城市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局部空间作些改造。
C.城市“微更新”的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体现了改造方式的人性化。
D.城市“微更新”往往立足于变废为宝,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5.关于“城市更新”中出现的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城市更新由企业主导,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记忆的流失。
B.城市更新在注重外观和功能改造的同时,常忽略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
C.城市更新往往缺失个体的记忆,这是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的。
D.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的信息记录常有错漏。
6.关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记忆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记忆重建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
B.记忆重建应将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合成城市的记忆。
C.记忆重建需搜寻并记录一些老建筑的来由、名字、故事和传说。
D.记忆重建中,名人和普通人的记忆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被重视。
【答案】
4.D(“往往立足于……打造文化地标”表述有误。原因和表现混淆。)
5.C(“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表述有误。原文是“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
6.B(“每个个体”夸大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