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孩子心理动机的老师,才能为孩子开启光明之路。读了美国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教师挑战》使我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关于教师的心理学的著作,书中所阐述的问题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听课,打架,不会与人交往,顶嘴,不写作业.....《教师挑战》中作者从心理学角度阐述问题背后的原因,为我今后的班级管理指出了方法和方向。
书中说到:孩子现在的行为模式是他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连接他的过去与他的未来的纽带,这个“现在”只是他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成了孩子教育的全部。
这让我想到了班级的特殊孩子——张某,一个上课不听讲,却异常热爱阅读;屁股一刻也不能坐在椅子上,却在读书时忘我陶醉;一个心里充满正义感,却会时不时挑逗同学给他们来一拳的特殊男孩。他的所有异常行为在我接班为班主任时觉得不可思议,揪其问题背后的原因,我想这些行为和他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和男孩妈妈有过多次超过一小时的长谈:男孩爸爸因工作性质,长期不在身边,本来由妈妈自己带孩子却也因为生计外出工作,男孩由爷爷奶奶照顾,同时爷爷奶奶还要帮忙带男孩姑姑家的孩子(男孩,比张某大),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是早出晚归,和孩子几乎没有交集,而男孩爷爷奶奶更偏疼姑姑家的大外孙,造成了张某经常被欺负(孩子打闹被爷爷奶奶视为正常,张某常会被哥哥欺负)。张某一直在学龄前直到上小学这段时间,始终处于这种家庭氛围中。张某在上小学后出现现在的各种行为,都是过去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
每个孩子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想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强大,只是张某采取了做与众不同的孩子,做上课不听话的孩子,做小霸王的方式来求存在感。如果我们只是看表象,只是看孩子行为的后果,而没有分析原因,找到原因,那我们的孩子还会继续“犯错误”,因为他只是想要引起你的关注。
做父母的需要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很庆幸的是经过和孩子妈妈的多次长谈,家长充分认识了孩子产生问题背后的原因,家庭父亲角色长期缺失,妈妈的陪伴和关注太少,爷爷奶奶的不当教育方式……在找到问题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捣蛋的问题孩子也就不再是班级的问题了。
一个捣乱的孩子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羞辱。越多批评越不改变,越不改变越多批评。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面对班级的特殊孩子,问题学生,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研究孩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给孩子多一点宽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给家长多一点沟通、理解和指导,家校合作才能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