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7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5月24日,为了帮助我们新教师解读新课标,增强课改意识,转变观念,李杰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特地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第七期线上学习活动,主题为:《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施》讲座学习。通过史宁中校长的讲解,收益良多,主要感悟有: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新课标改革与时俱进,从“双基”→“四基”→“核心素养”,强调学习过程、学生亲身经历、获得成长,而非传统的被动式的接受。我们作为学生的表率,祖国未来花朵的培育者,也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研讨会,领悟编者的意图,主动参加观摩课、听同学科示范课、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听一些专家学者的研讨会,明确新课程体系在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内容、特征、施行等方面的变化,领会新课标的要义,把握新课程的思想,在教学中贯彻改革精神。
二、教师要研究教材,不断创新
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新课标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为引导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亲身经历,进而能够理解领悟、获得经验,重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我们应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研究并“吃透”新课标、教参、教材,不断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探究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决定用直接教学、探究式教学、还是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三、教师要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以往我们的教育通常是单一的、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往往忽视了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采取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布置同样的作业,使得成绩落后学生消化不了,成绩好的同学却吃不饱,容易打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除了研究书本性知识,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针对性的布置难、易、适中的习题及作业,力求促进每个学生与之前的自己相比都有所进步,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精神,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教好书,培养好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是《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13 | 只看该作者
5月24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线上数学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首先观看的是史宁中校长关于《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施》的讲解,共同研读新课标。听完后有不少的收获。

本次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实现内容与素养的融合;二是内容变化与教学实施;三是增加代数推理,增强几何直观。听完这三部分内容后,我对新课标的整体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数学核心素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2.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3.有两点重要的内容变化: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和引导学生建立数据意识,数学素养,新课程标准中将百分数移到了统计与概念这个领域。
小学不在学习方程、负数。而是将方程、移到了初中。复数移到初中的理由是,过去小学数学只介绍复数,没有比较,没有计算。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单纯介绍概念,要涉及概念的性质或者比较。
方程移到初中的理由是:过去小学数学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很少,主要是未知数;没有代数思想,仍然是算数;没有让学生感悟学习方程的必要性;不强调建立方程的背景。通过这次讲座学习,让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
最后,苗艳利教研员对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建议老师们要全面的了解新课标,可以通过个人研读、新旧课标对比研究、聆听课标专家的解读等多种形式研究新课标。另外,建议老师们要在教研与培训中吸收与消化,在日常教学中改进,还要在学科实践中探索与创新。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该将“文本课标”转化为“行动课标”。仔细研读新课标的内容,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受益匪浅。在这节课中说到了小学核心素养的九大方面:符号意识、推理意识、模型意识、数据意识、数感、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应用、创新意识。我想针对其中几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这里提到了两个变化:方程从1978年开始下放到小学,现在又再次回归初中,原因是:
1.没有表现代数的本质;代数的本质是字母表示,过去主要表示方程中的未知数,未来要加强用字母表达性质、关系和规律。
2.没有表现方程的必要:过去简单的方程5-X=2并无法感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在这一方面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鸡兔同笼的学习主要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假设思想和建模思想。让学生能够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能有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将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但是就解决这类题来说,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方程,方程能够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更便于理解并完成题目。但是小学阶段,处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的重要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做对这道题或者这类题,而是思想的渗透,再这样的要求背景下,用方程来解决做对做会这类题就会显得有些狭隘了,方程的存在就显得不是那么地必要了,重要的还是思想的渗透与能力的发展。
想要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并最终找到最优的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无声地渗透了最优思想。
思想的渗透与培养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一个漫长时间的逐步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多点耐心,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二下午参加了关于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施的专家讲座。感谢李杰工作室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及时掌握新课标这个教学风向标。史宁中教授从三方面解读了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施,这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积极的理解新课标、感受新思维,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智慧,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多种修炼,最重要的修炼还是解读文本、解读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吃透教材,还是吃透学生,精准把握学生所处的位置,他们不是一张白纸的走进教室,老师要设计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生发新知识。
从讲座中学习到教学改进策略应该要基于单元,着眼整体,适时进行专题研究,既要指向核心素养的专题研究,又要落实到相关单元,乃至每节课的教学。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额指导者,所以应走下讲台,走进学生,拉近与他们间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孩子真正的欣赏,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研究、用心备课,仔细研读新课标的内容,积极应用到自己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42 | 只看该作者
在李杰老师工作坊的带领下,我们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学习史宁中教授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讲座,收获挺多。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用“三会”来表述: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现实生活,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自己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要做个正确的引导者,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设法为学生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动手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另外,在新课标中,部分小学的知识都移到了初中,比如方程。虽然知识点难度下降,但是不意味着数学变简单了,反而从核心素养方面来讲,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更高了。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必须对新课标的内容反复学习和思考,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改进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真正的应用,让数学核心素养真正的落地,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并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9:02:50 | 只看该作者
聆听了史宁中教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后让我更加体会到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数学服务于生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学习中捕获一些与社会生活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一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0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