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遨游数学世界,玩转魅力数学 ——青岛第53中小学部第十届数学节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8:3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活动宗旨

数学世界的知识无穷无尽,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多多思考,就会发现:原来数学有无穷的魅力。为了倡导“趣味数学”,落实“双减提质”,同时给每个孩子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数学舞台,拓展思维,本届数学节将在有趣的特色活动中,以“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浓郁的数学文化滋养下,通过探秘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故事、玩转数学游戏,为学生搭建一个亲近数学、了解文化,感受魅力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启迪数学思维,特别是空间观念与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专注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活动目的


1. 弘扬数学文化,在数学魅力的感染下,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落实“双减”,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2. 丰富校园文化,创建学校良好的数学人文环境,在生动、有韵味的数学系列活动中,开发学生智力,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活动口号:

遨游数学世界,玩转魅力数学

四、活动时间:

2022年10月10日-10月14日

五、负责小组

组长:赵伟

副组长:胡欣荣、王瑶

组员:战蕾、孙靖、王静、闫薛、迟晓琳、许虹、孔婷令、石霞及各级部数学教师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

系列活动一: 享读数学,感受魅力。

参加对象:1-6年级学生

负责人:各班数学教师

数学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容易对所见到的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进行多向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并善于把它们综合归纳为整体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适应新情况、新问题,自觉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不断拓宽数学视野。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进行认识、观察、归纳、联想、猜测、估计、比较、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活动,所以数学阅读有助干创新思维能力的捍高。

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活动,可以将自己家里的的数学绘本、数学家图书、数学故事等书籍带到班级来,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分享数学阅读心得。活动照片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2日-10月13日 3:15-4:30  课后延时期间


系列活动二:带着爸妈“玩”数学。

参加对象:1-6年级学生

负责人:各班数学教师

数学不是一门需要背诵的学科,孩子从小通过动手操作,或者在娱乐中学习数学,可以更直观理解数和量的变化和意义。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理解数学、爱上数学,用亲子游戏的方法,带着家人一起感受数学的乐趣,行动起来吧!

活动形式:

一年级:50元能买些什么?   

二年级: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三年级:数学实验: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四年级:魔力数学实验,万花尺。

五年级:数字井格游戏。

六年级:24点扑克牌游戏。

活动照片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0日-10月14日放学后


系列活动三:“烧脑的数学大电影”——漫步数学观影活动

参加对象:1-6年级学生

负责人:各班数学教师

一场神秘的数学之旅,一种未知的探索魔力,一部部生动的数学纪录片,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奥秘。那些数学家们为研究而痴迷的故事,那些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机关,足以让学生汲取思维方法,一起漫步在这些烧脑的数学纪录片中吧!

活动形式:

各学段利用课后延时时间,观看数学纪录片,感悟数学魅力。活动照片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一、  二年级:《怪物数学小分队》

三、四、五、六年级:《被数学选中的人》

活动时间:10月14日3:15-4:30


系列活动四:头脑风暴,嗨爆全场

分年级开展特色“头脑风暴”数学节专场活动

活动一:趣味手指操

参加对象:1年级

负责人:王静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同学们都有两只手,十个手指本领大,能写会算还会画。而手指操能让同学们的大脑更聪明,思维更灵活。本次数学节,就让数字在我们的指尖上跳起来吧。

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数字手指操,以照片的形式,布置班级展板,形成“我有一双巧巧手”长廊。长廊拍照,电子稿及活动照片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0日

展示时间:10月11日8:00-8:20

活动二:七巧板的“七十二变”

参加对象:2年级全体同学

负责人:闫薛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七巧板中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数目不多,但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拼出很多种图形,如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几何图形、动物、建筑物等。简简单单的7块图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七巧板开始他的“七十二变”吧。

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案,以照片或者作品展示等形式,布置班级走廊展板,形成“七巧板的七十二变”展。长廊拍照,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0日

展示时间:10月11日8:00-8:20

活动三:小小魔方来挑战

参加对象:3年级

负责人:迟晓琳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魔方又叫魔术方块,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玩魔方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应变等多项基本能力,而且可增强我们的记忆力,丰富空间想象力;培养我们的耐力和毅力。本次数学节以“我是竞技小达人”为题,小小魔方等你来挑战!

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魔方挑战赛,以照片的形式,布置班级走廊展板,形成“我是竞技小达人”长廊。长廊拍照,电子稿及活动照片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0日

展示时间:10月11日8:00-8:20

活动四:奇妙的数学世界——头脑大风暴

参加对象:四年级

负责人:许虹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同学们,你知道“而立之年减一轮”可以打一个什么数学名词吗?你知道数字最早是哪个国家创造出来的吗?你知道“两九相叠”跟什么数学知识有关吗?像这样的数学趣味小知织、小谜语还有很多呢!小伙伴组成战队,一起来挑战吧!相信同学们在奇妙的数学世界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可以提高记忆力!

活动形式:

布置班级走廊,形成“奇妙的数学世界”谜语长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竞赛答题。答对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晋级比赛。

活动时间:10月10日

展示时间:10月11日8:00-8:20

活动五:数学家故事启迪人生

参加对象:5年级

负责人:孔婷令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片任有志之士自由飞翔的广袤天地。数学的足迹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家的故事也像数学本身一样,神秘动人,发人深思。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史上的四大发明吗?它们是印度-阿拉伯记号,十进制小数,对数和计算机。你知道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吗?跟随5年级的同学,做数学家的追星族,走近数学家,了解数学家背后的故事,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同学介绍一位喜欢的数学家及背后的故事,制作PPT进行全班交流,制作数学家故事启迪人生的手抄报;布置班级走廊展板,形成“数学家故事启迪人生”长廊。展板拍照,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活动时间:10月10日

展示时间:10月11日8:00-8:20

活动六:变幻的图形世界

参加对象:6年级

负责人:石霞老师及各班数学教师

数学参透人生,方圆构筑世界,世界纷扰皆由数字,天地变幻无非方圆。谁说数学必须是枯燥乏味?谁说数学不能是色彩斑斓?运用多彩的图形,丰富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图形又是生活空间里的美丽浪花。它不仅充实我们的生活,还为我们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本届数学节,我们就利用这些“美丽浪花”,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同学们拿起你的画笔,将你心中的数学展现出来吧,期待你的图形世界!

设计要求画在A4纸上,或利用电脑设计,也可以用纸彩色打印。同时在作品反面依次注明班级及设计者姓名。

活动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设计的变幻的图形世界,以照片或者作品展示等形式,布置班级走廊展板,形成“变幻的图形世界”长廊。长廊拍照,电子稿放在网络磁盘数学组相应的文件夹中。

2.每班评选优秀作品2幅,级部12幅作品于小学部平台展览,1-5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对12幅数学图形作品进行评选,从中选出前五名,作为六年级的优秀作品。

布展地点:基础学部平台

布展负责人:战蕾、孙靖、王静、闫薛、迟晓琳、许虹、孔婷令、石霞。

布展时间:10月10日

评选时间:10月11日

评选负责人:1-5年级各班数学任课教师

数学节活动奖项设置:

各班评选出“数学享读达人”、“亲子数学明星家庭”各3名,“最嗨小小数学家”4名,每班合计10名获奖选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3: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