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2:22:0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

                                        ——赵营小学 靳力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平时教学工作繁忙,静下心读书的时间很少,正好趁着暑期,我在家认真阅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收获颇多。

整本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智慧】模块的一篇文章, 《有效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之间......》。开篇引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作者感觉到大张旗鼓、直截了当的教育正充斥着我们的校园;班会课、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等,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活动中,深入心灵的教育可能并没有真正发生。教育形式与技术越来越精致而娴熟,却忘记了我们的初衷并不是出经验、出模式,不是为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而是为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唤醒。我也非常认同李镇西老师的观点。

文章接下来举了两个小例子来说明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自然的,而最自然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动声色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李老师在带一个初一新班的时候,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封信,老师亲自发信可能会触发一些教育契机,看到这里时我眼睛一亮,这是多么好的“金点子”啊,我在以后的课堂中要学习李老师这种教育机智。果真,在接下来发信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前几名学生并没有说“谢谢”,不着急,不要立刻当着全部同学的面指出这位同学没有礼貌,而是继续观察,继续等待。直到第七个学生接过信之后对老师说了谢谢,这时再大声的表扬她,这之后,果真所有的孩子都开始向老师说谢谢,但依然没有一个同学用双手接信。没关系,继续耐心地等待,哪怕信发完了,也没有同学用双手接信,到那时再教给他们基本的礼貌也不迟。直到第十一个同学接信是用双手,马上对大家说:“大家看,她更有礼貌,不仅对老师说谢谢,而且是用双手接信的。”果不其然,后面的同学都改用双手接信。李镇西老师用了20分钟进行了一场不动声色的教育,而阅读文章的我也没学到了如何不动声色的教育。

第二个例子是如何不动声色的解决早恋问题。李老师在走廊拐角处发现了一对男女在拥抱,并没有当面批评,而是松手将作业本掉了一地,发出异响引起学生注意。接下来,李老师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引导,利用语文课的单元小结, 谈到了女性的命运,谈到了尽管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男女智商无明显差异,但古今中外杰出人才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呢?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在众多复杂的原因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相比男性,女性过早的关注自我,往往把自己当命运交给男性。而所有的杰出女性,都能超越自我,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在这堂课上,没有一句话涉及早恋,连含蓄的批评都没有,但目的很明确。第二天交作业时,这个女生反映听了单元总结这堂课很触动,想找老师谈谈心。到了大学里也不忘给李老师写信:“感谢李老师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给我点燃了一盏明灯!”教育的最大幸福就是看到自己不露声色的教育一步一步达到期待的目的。早恋问题在小学阶段可能不太发生但李老师的教育手段使我学习到很多,在面对让学生难看或者不好意思的情况下,我可以参考运用。

文章最后,李老师再次点明了他的观点:真正的教育效果,总是发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一定要非常明确,教育过程则一定要不漏痕迹。我作为一个新手教师,这篇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做到在尊重学生、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做到不动声色的、不声不响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不忘初心,我认为教育的出心就是以每一个孩子为中心,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发展与幸福。我会不断增加自己的阅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做到教育初心永不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2:22:1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后感

                                                    ——李少霞

我是赵营小学的一名新任老师,在赵营小学任职期间我有幸读了李镇西校长写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本书,书中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教育经历,向教师传授应该怎样实现自身的解放与超越?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孩子关乎到个人、家庭及国家。

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教育,能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首先教育要保持初心,教师要有智慧,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职业幸福感。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是发展中的人,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发扬孩子身上的优点,改变学生的缺点,是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统一,并且形成家校合力,让教育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虽然我是一位刚刚上岗两年的教师,我常一直在想,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位合格的教师,当然离不开学习,向同事学习,向教育界的大咖学习,通过读这本书,李老师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解放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幸福,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解放自己就是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新教育理念就是推行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创造。和同学做良师益友,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然而“解放之路”任重而道远,因此我更应该超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解放了自己,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习中总结教育经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卓越型的教师。

当初为何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正是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们脸上那种天真无邪的笑脸。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努力做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今后我还要继续在教育路上探索真知,努力实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2:22:2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心得体会

                                         ——赵营小李亚蒙

今年暑假有幸读了李镇西校长写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这本书,感触颇深。李镇西校长说到“每一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卓越的自己】”。他的教育理念就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他用自己的亲身教育经历,向教师娓娓道来。教师应该怎样实现自身的解放与超越?什么是教育教育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教育小到关乎个人大到关乎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带孩子。

“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好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是他的教育理念。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亦生亦友,和谐自由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同行后辈梦寐的追求。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纯真。这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教育,能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教育的初心在哪里?就像李老师书中讲的那样,教师要有智慧,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职业幸福感。教育的初心应该是在老师的心里,眼里和爱里。教师应该正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和教育是在自然而然中产生的。同时,教育是在自然而然产生的。无论什么高科技的手段,都不能取代教育中人的气息。我们只有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最终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不是说。急功近利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李镇西老师与学生的故事以及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影响着全国的教师,教学技巧和教育思想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想到自己的教育生涯,我虽然才走过了一个春秋。我常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怎样做好教育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有时会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李老师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的教育者不能丢了为了每一个孩子发展的初心。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学生的分数属于隐私,应该受到保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比如,升国旗的站姿,文明举止、读课外书等,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给学生树起榜样。否则会闹“自己是一摊烂泥却恨铁不成钢的”笑话。素质教育不是唯分数的教育,是人的心灵、个性、尊严全面发展,是内涵丰富的教育等等。

在这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想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解放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幸福,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先点亮自己,再点亮孩子

                                      ——赵营小学苏文艳

暑假期间,学校要求共读一本书《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记得学校已经把这本书发到手中了,好似有些印象,这本书的作者自序“掏出心来”,说道他的公众号“镇西茶馆”自2014年9月10日开通后,六年来每日一更,读到这里,我不禁思考这是一位自律到怎样的“厉害角色”,能够做到每天都有思考,每天都有话题。于是决定暑假期间好好品读一番,愿从中收获宝贵经验。事实上,从自序开始,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仿佛在新教师入职仪式上,李镇西先生向刚刚踏入教育行业的晚辈,细数亲身经历,时刻不忘教育初心。

入职两年来,对教育的理解,我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相差太远,尤其是今年,我做为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教学与管理“双管齐下”,突然有些“吃不消”。书中提到,真正的教育是关注灵魂,关注人的教育,我们应该带着情感和思想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使孩子精神得到提升,人格得到熏陶和价值观得到引导。回想这两年的经历,深知自己的不足,愿接下来的日子如先生般: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书中幸福这个篇章,抚平了心中的浮躁与不安。李镇西先生说:我之所以喜欢教师这份职业,绝非因为这个“理想”那个

“情怀”,这个“责任”那个“使命”,不过是性格所致,兴趣使然。李镇西先生的大格局,真实,谦虚使人尤生敬佩之情。他一直在享受教育的幸福,看书中先生对历届学生的名字,生日以及各种场景历历在目就知道先生是有多么幸福啦!如果说生活没有彩排,我想说先生的生活每一场演出就如彩排过一样精彩。下面是我看完幸福篇章中:《对我来说,教师的幸福的确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没有的》读后感,我也想如先生一样只记录真实的感受。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先点亮自己,然后把孩子点亮,让他们自己寻找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自己。

  记录最真实的感受2022年8月11日星期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2: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