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完美”的我们 ——《教育常识》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20:4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学生阶段的教师分为: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等,小学教师面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儿童;而中学教师面向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这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都经过了小学或初中阶段的洗礼;大学教师面向的是所有经过高考洗礼的学生。如此梳理,小学教师面向的是目前学识、经历最局限的学生,所以有大众认为小学教师是最轻松的老师,但他们却忘了小学教师面向的是一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的儿童,这些儿童未经雕琢,是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当然,初为教师的我亦是不完美。当不完美的我面对这群不完美小孩,我需要努力读透学生,尽力将教育内容生活化,并且全程对他们实施爱的教育,以此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前提:努力读透学生
翻阅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触觉和嗅觉大致了解一本书的材质,正如这本《教育常识》一样,翻阅之前我们就大致了解了书本的材质。李政涛先生在教育常识中说到:读懂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教育教学就有了可靠的前提和依据。这也就类似于:我们在教授他们知识与技能之前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小孩,并尽力读透这些小孩,毕竟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他们还是不完美的小孩。努力读透学生就需要从"面"的层面上去了解学生们如今的年龄特征和学生如今所处在的大环境;也更需要从"点"的层面上去了解学生们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比如我那几个与众不同的宝贝疙瘩。随着与学生相处的深入,我会明显发现一些孩子和别的孩子有点不同,比如有一个不完美孩子是极度畏难,尽管他的脑子很聪明但他却一直担心走出那一步,于是我会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带着全班一起鼓励他跨出第一步“xxx,加油!”正所谓良言三冬暖,善良的鼓励会促进他战胜畏难的情绪;也还有一个孩子,他的不完美体现在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却很在乎数学这一门的学习,因为他好像在数学方面是"天才",我就抓住他这个特点,告诉他课堂的规矩,引导他意识课堂纪律包括他也需要遵守。通过努力了解、读透学生,我理解到他们不是不完美,而是他们独具特色!

教育内容:教学偏生活化
在毕业前参与过一场初中数学教师的面试,当我试讲完我的教学内容后,这个学校的校长问了我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这句话也影响了我未来的教学形式。他问:“你知道小初的数学和高中数学有什么区别吗?”我从未设想过这个问题,我当时最先想到的是学生自身的年龄,除此之外我好像很难想到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等我回答完这个问题,那位校长说,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初的数学更偏向生活化,与生活密不可分,而高中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和抽象能力……也正如《教育常识》中说到的:我们的教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有字之书,还应该包括学生全部生活世界的无字之书,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所有教学,我一直尽力将这句话实施到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尽力偏向生活化,我会尽力将他们难以理解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呈现出来,当然也会从网络上寻找更好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更具生活化。通过将教学内容更具生活化,我在努力将完美的、总结性的、更具成人特色的知识拆开得不完美,以适应不完美的孩子们。

教学过程:实施爱的教育
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每一位参与者都会经常翻阅到四个字:关爱学生。曾经的我以为关爱学生就是仅仅局限于关爱他们的成绩就足矣,但在走上教师岗位的这短短一年里,我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我能明显感觉到有一些孩子上课心不在焉容易走神,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很简单,但对于当下的他们还是需要聚精会神的学习才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担心他们学不进去的我会时不时的在课堂抽问他们回答问题,以此来提升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单纯的走神可以很快的提高他们学习兴趣,而对于孩子出现情感问题,效果就显得没有那么好。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情感丰富但他们依然存在一定的短板,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家庭对于自身带来的影响。于是我便利用课间或者下午第一节课之前的时间与他们“谈心”,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发现,小孩子的内心情感很简单,他们近期的家庭情况会直接影响他们近期的学习表现,我也学着利用身份之便找家长谈心,做好一个桥梁的作用,帮助孩子解决当下的情感问题,尽早将心思放到学习中去。正如李政涛先生在《教育常识》一书中说到的那样:“教师需要理性的热爱每一个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挖掘其生命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他们生命的生长与发展。”我希望通过与孩子、家长的沟通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共育,以帮助这些不完美小孩生命的生长与发展。

教学结果:师生教学相长
在这短短一年的教学时间里,我和孩子们都有成长。以前我总担心:我没有教学经验更没有孕育孩子经验,我恐怕很难胜任教学工作,但后面我发现这样的担心都是徒劳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会在磨合中逐渐了解对方的秉性,适应对方教与学的方式,接纳对方,并逐渐改变自己不太好的方面。也正如李政涛先生也在《教育常识》中说到:“教学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师生相互敞开自己,吸纳和转化知识,以此达到相互构建精神根基、相互玉成的教学结果。”
翻阅一本书,反思一段过往。常翻阅常反思,回归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 13: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