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音乐观摩活动听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课:《我是少年阿凡提》台州哲商小学  陆敏  407班
一、导入
1、听音乐《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一做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2、哪一位小朋友说一说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学生)。你了解新疆哪些?(多位学生讲)
3、欣赏图片:新疆风光。
二、歌曲教学
1、当地有一传奇人物是谁?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讲一讲)
2、“阿凡提来了”,老师做一做弹唱,请学生跟着做。
6666  6  6717  6  ……用“来”唱,进行移调发声练习,唱若干。
3、“唱得好,再考考大家的听力。”
22  12  30  0   一遍有升号,一遍没有升号,让学生听出来。
4、概念:名称,升高半音。唱一唱半音
5、听歌曲录音范唱,伴奏乐段老师跳舞。
6、好听吗?阿凡提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演唱?
7、老师也想当一回阿凡提,请同学们作评委。老师钢琴弹唱。
8、给老师掌声好吗?阿凡提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9、跟着节奏来念歌词,高位置读,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钢琴伴奏。
哪一句不整齐,我们来练习一下
看谱子:我可对他不客气。唱一唱谱子。(划拍来唱准节奏)
10、轻轻地跟着钢琴唱一唱
11、“我是少年的阿凡提”两句歌词唱两次,但节奏不一样,让学生辨别
跟着钢琴再唱。
12、我们学习的音乐符号在哪里?“升记号”在哪里,再唱一唱“心中多欢喜”。
13、辨别:老师再唱“心中多欢喜”,让学生感受哪一个听上去更幽默?感受下滑音。唱一唱
14、完整地演唱歌曲,老师钢琴弹唱,学生跟着一起唱。
15、“谁要打鸟儿”。这几句语气怎样,情绪
休止符像声词来填空,同时配上动作。
16、再唱歌词。
唱一句,用哪一种效果好?选择(铃、球、铃鼓、双音筒)
驴的脚步声(双音筒)除了双音筒我还可以用什么别的办法?
演唱,加入伴奏声。
17、最后部分怎样唱?连贯的还是断续的?大家一起唱一唱。用什么打击乐器好呢?(铃鼓)
18、综合表演,老师唱学生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节奏。
三、拓展:环保问题
1、看一个短片,地球妈妈严重污染,(配乐)。
2、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多位学生讲)
老师结语:我们要像阿凡提做一个环保小卫士。9:48分下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课:《梦幻王国》  404班张雁南   湖州龙泉小学
一、引入:
手风琴独奏《西班牙斗牛士》,学生抬头进入教室
二、欣赏
1、初听,老师再为大家演奏,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演奏钢琴,完整一遍《梦幻曲》)
2、好听吗?你有什么感觉?
3、我们进入一个梦幻王国,动画,那里有很多泡泡。
4、第二次完整听:让我们做一个手托泡泡的动作。师生一起做,钢琴音乐响起,大家随着旋律线条来做(很有想法,意境很好。)
5、你发现了吗?泡泡的飞动是有规律的?(合着音乐的+每次飞舞都是从低起的。)
6、听第一次泡泡的音乐。做泡泡跟音乐做一做(由低起、准备一下、再往上,然后下来,一下子下来吗?迂回地下来的。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7、第二泡泡我们也来做一下,也是从同一起点,也准备一下,但是它飞得更高了,然后也是迂回地下来。第三个泡泡,它比前两个低一些,它没有下来,端在这里,没有下来,它在等后面的第四个泡泡,它飞得最高,够不它了,站起来才行。它的起点不一样,它在第三个泡泡的地方起飞的。)
8、小结:你还记得这四个泡泡的动作?
一个个再讲一讲,四个全讲。
9、请你认认它是哪一个泡泡。第一个泡泡出场了,它是一个绿色的。接下来出现的是哪一个?同时有动画的线条画出来。(第三个泡泡,学生看线条就能知道。同样的方法听第四个子泡泡。第二个泡泡。)
10、《梦幻王国》四条线条像是披上一组彩虹,里面传来了歌声(合唱版本的梦幻)。是小天使们在唱。
11、我们也来唱一唱,我们用LU来唱。唱LU,学会母音,跟着钢琴唱一唱。唱一唱第一个泡泡的音乐。
三、歌曲教学
1、出现了三个小天使:大提琴、钢琴、小号、长笛
2、你听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第一个出现的是哪一个小天使?
l 你从大提琴的声音中你感受到它是一个怎样的小天使?(深情)它的心情是怎样的?(悲伤)
l 你从小号天使的声音中感受到什么?(快乐?洪亮?)
l 你从长笛天使感受到什么?(很淑女)
l 钢琴天使它告诉我们一个知识:《梦幻曲》,德国著名音乐家写的。舒曼。
3、小天使期待我们,端好泡泡唱一唱LU,刚才我们学了第一个,但相信大家能把这四个泡泡都唱出来。
4、我们正式演出了,小号天使跟我们一起做。
一节好的课,源于一个好的创意,有了好的创意,就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课:《快乐的课间》  302班  陈鹏行   丽水青田县塔山小学
一、导入
做一个课间的小儿歌。手心、手背……课间时间太短了,今天我们四十分钟都是课间。
二、欣赏
1、听《乒乓变奏曲》,这可能在做什么课间游戏?(你觉得什么游戏?为什么呀?速度快、欢乐)
2、图片:在打乒乓球。
师生对打——根据乐句来做。低音区时往地上打。
方法共四个乐句,一三句老师打向学生,二四句学生回球。
3、唱乐曲主题。
4、顿音记号:谁戴上三解开的小帽子,谁就会跳起来。再唱主题,唱出跳跃的感觉。(这一环节教学也挺不错,有趣,有效)。
5、音乐会变魔术。听钢琴两句对比,什么变了。(音高、音区)变了以后音乐怎样?这里应该体会到这一点。
6、音乐还会变:听钢琴两句对比。(加入了左手伴奏)
7、再听全曲:它变了几次。
8、变了几段?5次。主题加上5次变奏,合起来就是一首变奏曲。
9、游戏:主题大家一起唱,其他小组分别一个变奏,与老师进行乒乓球对打。
三、歌曲教学
1、听,我们在玩什么?听《哦,十分钟》歌曲伴奏
老师做动作(篮球和呼拉圈)
2、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做。
3、老师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游戏:跳格子。
歌曲里的梅子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老师唱,另一种颜色同学们来唱。唱歌谱,师生接龙。容易的、固定的旋律片断由学生唱,其余老师唱。
4、略作指导后第二次唱接龙
5、听录音范唱
6、师生对唱歌词。接龙唱。(这首歌曲接龙式教学是比较合适的)
7、轻轻地完整歌唱,跟着录音范唱。
8、难点乐句的教学
十分钟、十分钟……有休止符和切分节奏,讲解与练习。
9、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10、最后一句歌词的教学,手指画旋律线,唱准音调。再跟着钢琴唱一唱。
11、逐句比较,唱准旋律。
12、完整演唱。(这一教学过程中,唱一次纠正一次讲解一次,总共出现了四五次,这块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四、拓展
1、图片,篮球
2、大家做一做运球
3、课堂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课:《大鹿》  207班 钱建良  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
一、引入
1、听,我们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为什么?
2、一个月有鸟叫的地方是什么?
3、图片——大森林。
4、一个节奏,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动作是敏捷还是迟缓的
5、XX  X   XX   X
6、我们学习小兔子的动作。学生坐地上,学生指头敲凳。
小兔小兔走来了:XX   X   XX   X
7、又走来了一个小动物
大鹿走来了,动画走的得慢。我们怎样来敲?
老师试一试。
大鹿大鹿走来了:X   X   X  —  X  X   X  —
                慢  慢   走,   慢  慢   走
8、合着音乐做一做
老师带着大家做,用《大鹿》歌曲伴奏,用前面的节奏为伴奏配乐。
分别做一做
9、他们两个是好朋友,他们俩个一起走来了。我们怎样来敲?一组做小兔一组做大鹿。
(先带大鹿再带小兔,一次就完成二声部)
二、歌曲教学
1、故事引入,讲一半后发生了什么?听录音歌曲范唱。
2、在干什么?怎样求救?再听一遍录音范唱
3、念词。大鹿怎么做的?
按节奏读词,最后一句的教学。
4、求救时我们慢条斯里行吗?这么紧张应该怎样来读?指名读。
反复读节奏,练习情感,多次练习。把情绪做到位的同时,练习歌词节奏。
5、跟着钢琴做,做出紧张与害怕。
6、小兔前面一直是这么紧张害怕?
7、怎样的速度来表现悠闲的速度的表现。
8、钢琴伴奏下,唱一唱歌词。蹦蹦跳跳的感觉。
第1、3两个小节。
9、全班连起来唱
10、第二次全班连起来唱
11、听录音版本,它跟我们的设一样的,我们也来听一听
12、它紧张的地方唱了两遍。为什么要唱两遍?它有什么用?
13、试一试,两个紧张,表现出越来越紧张。
14、我们用一个没有变化的版本来做打击乐器,表现情绪的变化。(前半用大鹿节奏、后半用小兔节奏)
15、不同的速度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
慢可表现休闲和大动物,快可以表现紧张……
16、我们再听一段音乐,它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动物?用动作表现……这是一场赛跑比赛。
17、老师这段音乐来自哪里?动画片片断。
猫跑得快,音乐使猫跑得更快?
18、再听《天鹅》,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讲……
19、这是什么动物?动画片,小天鹅在游。
20、音乐中的速度有意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