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获奖论文300篇交流)

[复制链接]
64#
发表于 2010-6-8 14:56:00 | 只看该作者
思品课中情感渗透应贯穿于教学始终



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松山中学 李孟军 陈青云





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奇,求知欲强,喜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富于情感式的诱导。学生良好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倾注情感对其感化和熏陶。因而,重视情感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引导三个环节中加强情感投入。



一、课前以情引领



要上好一堂课,课前预习必不可少。学生预习好课文,是教师上好课,学生学好课的重要保证。可是学生往往不注重预习新课,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思品课较为抽象、枯燥,学生觉得毫无趣味;二是学生认为思品课就是一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程,没有必要事先预习;三是学生课业负担重,可供利用的时间太少了。这些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不浓而造成的。那么,教师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自觉预习新课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的情感投入应始于此。在课前,教师如何注入情感来激发学生投入到新课的预习中来呢?平时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此举两例加以说明。



1.纸上留情,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我经常会给学生写一封简短的公开信,并将信张贴在学习宣传栏里。信中我将对新课的预习要求、需要探究的问题和鼓励、期待的话语写在上面。最后我还要求每个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在纸上把点滴感受、体会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不限,写几句话,作几句顺口溜,画一张漫画等等都可以。中学生喜欢新异刺激,这种方法既新颖又可行,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热情,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无疑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信箱诱情,学潮一浪更比一浪高



针对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的热情,我在班级里设了班级信箱。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将自己弄懂的法律知识或国情知识写下来,然后投到信箱中。我会从中评选出优胜者,聘请他们为课堂活动中的“小小法律顾问”、“国情小观察员”。同学们总是踊跃投稿。采取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为新课的落实开了一个好头。



二、课中以情激学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以情激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除了利用课本上现有的情景外,还应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挖掘素材,创设典型的情景。在课堂上,以饱满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来敲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把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内心稳定的思想品质。



1.创景激情,学生愿学又乐学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典型情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每堂课开始导入时,我一般创设情景导入,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时政热点等,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解九年级思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课的内容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她和她的小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橱窗》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我们湖北团风县堵城马巷的一名四肢瘫痪的残疾的女青年,为了能自食其力,同时方便乡亲们,在自家开了一个小店。顾客在她那儿买东西,她低价出售,而且让顾客各取所需,照价付款。当顾客出于对她的同情和关切,买东西故意不让她找回零钱,或顾客自己过秤,有意少取时,她就会和顾客“斤斤计较”,不依不饶。我讲这个故事,使学生懂得了:一个需要集体给予补助的残疾人,变为能报效国家和集体,还能为乡亲们行一点方便,这种经商比文明经商还要“文明”。接着我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为?哪些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言,分别列举了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事例。然后我就让学生阅读课文上所列举的生活中有损精神文明的行为,就自己遭遇的经历谈谈感受。通过这些情景,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精神文明到底有多重要呢?它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样水到渠成的转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个案说法、角色扮演和自编自演小品等活动,并辅以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如在指导学生复习九年级思品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时,我就组织学生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审》小品。在“法庭”上有由学生分别扮演的法官、陪审员、原告地球、被告人类及双方的辩护人。公审开始时,先由陪审员宣读原告诉状上列举的人类三大“侵权”事实:a.人口过多,地球不堪重负b.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接着由双方的辩护人进行辩论。最后由法官作出如下“宣判”:a.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要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C.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遵循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与此同时,我把“宣判词”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运用这些情景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积极,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得不累,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果明显。



创设情感的教学的方法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他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灵活多变,有活动情景法、故事情景法、演示情景法、诗歌名言法、榜样示范法、问题情景法等等。人教版思品教材中,每课都有针对教材内容和要求设计的情景。这些情景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这些情景。在使用这些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地铺设问题,科学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问题,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现状,适当地将问题细化、情感化。让学生有话说,愿意说。学生情趣盎然,兴趣倍增,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舞台。



2.语言含情,以情激趣强实效



在课堂上,教师应投入热情,在注意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用富有情感的语言生动活泼地讲解,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思品课的浓厚的兴趣。导课时要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如我在讲解“党的基本路线”一课时,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试看今朝,百姓生活变化大呀,钱袋憋变鼓,瓦房变高楼,食粮粗变细,知识少变多,通讯方便又快捷,驾车旅游无到有。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谁领导的结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结果。”这样导课既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又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向新课的学习中来。课中教师要运用富于美感的语言诱导学生明白事理,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增添了感情的色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的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留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课堂结束语中,也可以运用情感教学,在总结全文时,对知识情感的升华,亦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语调轻重缓急要运用得当。或高昂热烈,或低沉凝重,或短促急迫,或悠长婉转,使学生的情绪随着教师的语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配上内在的气质、外表风度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都会树立使学生心悦诚服,又可亲可敬的师表形象,亦会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课后以情导行



要使学生知行统一,上好一堂思品课还不够。学生课堂形成的良好品质,要让其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教师在课外加以引导,竭力以情感导之以行。



1.温情指导,活动中让学生明理践行



思品课教学的落脚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觉悟,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到实际中去。这样通过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真正让书本知识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我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另一方面让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如在教学九年级思品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时,课后我布置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节目,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取的成就。学生既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课后,我就布置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上同一堂法律课。学生回校后,我又及时组织他们交流,并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及时总结。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课外活动还能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针对教学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览以及社会调查等。教师应在活动中给予学生温情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及时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情感投资,真情打动学生,促其知行转



在课外,情感教育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情感交流,则容易帮助学生完成知行转化。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班级,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在为他们处理纠纷时,帮助他们树立维权意识;在他们消费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发现,我的话学生非常信服。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



总之,在思品课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把教育和情感教学结合起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换情,以情激情,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才能真正落实思品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6-8 14:56: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上好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嵋阳镇初中 王昕 张聪敏



              



一、带着爱心走向学生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热爱学生,就要做到“理智公正” 、“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心罚学生” 、“严爱结合”。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要引导学生学习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表现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候,教师不要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文时,根据学生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小组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自主参与,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



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当“调试”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实行开放式教学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文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进行互动学习,分组讨论并剖析学生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指出避免和矫正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3、突出探究式学习。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从发现问题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6-8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政治课“活”起来



陕西省蒲城县贾曲乡初级中学 张银芳
陕西省韩城市红旗中学 侯战荣







对于初中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感兴趣。为此,笔者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一、运用名诗名句,让政治课道理通俗化



古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常常寓意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政治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设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再请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出原因。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不仅名诗可以用,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政治课教学。例如在讲“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搜集不同时代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发言,同学们列举了“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等。通过这些名句,学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当代中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引用名句名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而且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构建活动课,让政治理论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原给学生,让他们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在政治课上构建活动课,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其祖辈、父辈的生活经历,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谈了改革开放的变化,此时得出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若从正面讲解,学生有时难以接受,但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笔者在讲解“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时,采用了辩论的授课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三、让音乐走进政治课堂,让政治课活泼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知识点时,让学生熟悉并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又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时,又播放了《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珍惜、热爱美好环境的热情,而且也让学生有了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行为做斗争的坚强决心。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政治课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体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知识点时,播放电视记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最后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伟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实践证明,大胆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0-6-8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谈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试题的设计



天津市大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郭瑞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评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思想品德试题该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呢?我觉得思想品德试题的设计应该在突出学科的课程性质、渗透学科的基本理念和贯彻学科的评价原则等方面下功夫,并将之贯穿于立意、取材、设问和答案的全过程之中。



一、命题立意突出思想性



初中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思想性是这门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设计试题时,应注重试题本身的思想性,力求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道德的升华与思想的洗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一个儿子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肾,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评析上述材料中主人翁的行为。(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材料配上话外音,以表达你的态度。(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你准备为你的母亲做些什么?



本题以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的事迹为材料,使学生体会到,孝敬父母是社会美德,孝敬父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从而突出对学生孝亲敬长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可见,突出试题的思想性,应力求创设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情境,从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初中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注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二、背景材料凸现导向性



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人文性,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导向。试题应注重选取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材料,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突出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



与社会发展同在,与时代精神合拍,具有高度的时代敏感性,是思想品德学科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科的生命力所在。思想品德学科的试题不但要凸显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导向作用,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社会热点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从而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心怀天下、热爱祖国。所以,试题设计应把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与关注社会热点作为追求。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会考试卷便聚焦了当时的时政和社会热点,如“嫦娥一号”、党的十七大、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节能减排行动等,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2.贴近学生实际,突出生活化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因此,试题背景材料要反映中学生的思想需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使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判断、推理过程,分析思考,体验创造,升华情感,从而避免教学、考试“两张皮”现象,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品德”。



镜头一:一位同学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放学后进行大扫除,一位男同学抱着球对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你们替我干吧,我要去练球。”



镜头三:一位女同学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装不知道。”



(1)镜头中的各个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3)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本题以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而且以小见大,折射影响时代发展的思想品德命题。这类试题可以实现学生个人命运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立足地方特色,彰显个性化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亲近社会的行为,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试题应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贴近家乡建设,挖掘地方特色,选取富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充分展示当地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2008年厦门卷)老师就“履行保护环境责任”组织同学讨论。



小明:当你不乱扔废纸,选用环保铅笔……便履行了具体的环保责任。



小芳:厦门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等环境压力,面对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保护环境更加任重道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列举日常生活中三个履行环保责任的事例。(2)结合厦门实际,谈谈履行环保责任的重要性。



本题以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为背景,以学生履行具体环保责任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保问题,认识履行环保责任的重要性,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即德育,试题设计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教材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试题设问体现综合性



试题设问是试题中连接命题立意与情境材料之间的纽带。设计试题要综合体现三维目标,不能机械地将考试内容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而应该围绕着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知识技能的考查中,应重点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技能,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在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中,应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宜采用直接设题赋分的方法,而应渗透在前两个方面的考查中,通过学生解题,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008年5月,人生之路杂志社编辑部“校园生活”栏目的编辑收到了一封署名李科的读者来信。李科在信中说:“我是一位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中考分数未达到重点中学录取线,我想去读普通中学,将来考艺术类院校;爸爸妈妈叫我回去复读,明年再考重点;我的许多同学却建议我去沿海地区打工,闯荡人生。我这几天心里特别乱,不知如何选择,请你帮帮我好吗?”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由谁来选择?为什么?(3)假如你是“校园生活”栏目的编辑,你会在回信中阐述哪些观点?(4)你认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题既包括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也包括了对学生能力、价值观的考查。需要强调的是,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强调综合性,试题的设问应突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力求展现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四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参考答案落实实践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试题中的探究与实践题型应该力求通过设置命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生活阅历等多角度思维,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全面展示综合素质的平台。因此,在答案的预设上也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007年福州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努力,一份成长。



(1)在成长的历程中,理想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2)在成长的历程中,离不开父母含辛茹苦的哺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请你完成一张感谢卡,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感激心情。



本题以“收获成长”为主题,答案“能写出一件说明父母或者老师对自己关心、爱护等方面的事,并能表达出感激之情即可”。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作答。这为学生多角度抒发自己对父母或老师的感激之心、报恩之情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试题的设计应坚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命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突出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导向,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6-8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奉献集体,互助前行

──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天津市大港区徐庄子中学 李传伟(指导教师:大港区教研室 郭瑞芬)



案例描述: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创建新集体》第二环节 各尽其能 发挥所长 奉献集体;第三环节 团结协作 互助前行。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的要求。

这部分教材语言简约朴实,两个环节内容二百余字,留白较多,体现了极大的开放性、诱导性、引领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以教材为载体,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基础上活化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转变,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强调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感悟。我们的教学是从活动开始的。

一、“画彩虹”明理: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课伊始,我提出了一个绘画彩虹的比赛,学生顿感新奇:怎么思品课改上美术了?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并提出要求:第一组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绘画彩虹;第二组同学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三种颜色绘画彩虹;第三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多种颜色绘画心中的彩虹。同学们兴致高涨,马上行动起来,从颜料盒中精心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颜色画起了彩虹。

学生完成作品后,我让每组同学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并选出一幅最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作展评最终评出最优秀作品。当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第三组画的彩虹最美丽呢?”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彩虹的美不是因为一种颜色的美丽而美丽,而是因为多种颜色组合在一起而变得绚丽无比。我借机引导:由此我们可以看,一个文明优秀的班集体的创建靠什么?是靠班主任,几个班委成员吗?学生自然会体会出“不是”的结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创建要靠集体所有成员。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彩虹的一种颜色,彩虹的美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正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在班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家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才能把班集体建设好,实现共同目标。

学生充分的参与,思维被激活,我随即诱导:那看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的建设奏出美妙的“音符”呢?小组讨论后,学生各抒己见:“我有力气,我可以多为班集体干些力气活”;“我美术好,可以为班集体出板报”,“舞蹈是我的强项,我能在艺术节上为班集体争光”,“我体育好,大家都称我是一流‘球星’,我可以保证在足球联赛上给我们班拿个冠军回来!”……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枣树、柳树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当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我及时赞扬了大家愿各展所长、奉献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

二、“拔河比赛”提升主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面对共同目标,在各尽其能、发挥所长的同时,集体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尤为重要时,我又组织了一次室外拔河比赛(男女对抗)。要求两队各推选六名同学参赛,其他同学为本队加油助威。男同学不禁洋洋自得,其中一名号称“大力士”的男生还扬言道:“这还用比呀?我一个人足以对付这六名女将了!”好,比赛开始了。随着几声“加油”,女队很快败下阵来。“我们再来比一次好吗?”男生还是信心十足地向女队递上了不屑的眼光。这时,我把男队的后三名同学叫过来耳语了几句便开始了第二次比赛。双方僵持了好一阵,在大家依旧“一二加油、加油……”声中男队不甘服输地败了下来,女队则心存疑惑地品尝着胜利的喜悦。

回到教室,我兴奋地说:“刚才我们男女两队进行了两次比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第一局男队轻松获胜,而第二局还是这些人比赛却输了呢?”我们先请男队“大力士”讲一讲。“老师、同学们,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怎么,反正我已经尽全力了。”被我怂恿的三位同学早就按耐不住了,站起来说:“其实我们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老师让我们不能用劲儿。”大家恍然大悟。“大力士”马上举手站了起来:“我明白了!虽然我的力气大,但也是有限的,我们队有六个人,只是我们前面三个人用力合作,另外三个人却一点不配合肯定会输,要是单凭我一个人就更不能取胜了。要想成功就得集体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我马上鼓励并肯定了“大力士”真实坦诚的想法与说法。

当我正要引导学生虽然我们各有所长,但怎样才能达成共同目标这个问题时,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同学们,我纠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不错,大家都称我是一流‘球星’,但凭我一人是很难夺冠的,我必须和其他‘球星’ 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相信这样一定会为我们班争得最高荣誉!”“我虽然美术好,但字写得丑些,我也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在板报评比中获奖,为集体添光彩。”……在一阵阵掌声中,同学们纷纷对自己刚才的说法作了重新的思考与交流,并深刻感悟到: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这不是照本宣科,苦口婆心的说教,甚至责令必行的行为,而是学生自己的践行认识,体验感悟,是自觉主动的行为,他们会对自己自信的言行负责。从而使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得到了升华,达成共识:在各尽其才的同时必须所有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三、歌曲激情,情感升华。

伴随着录音,大家激情满怀地唱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干旱的土地需要泉水,优秀禾苗需要太阳……只要你我热心相助,懦夫也会变成金刚……”学生唱出了自己的心声,班级团结合作的氛围营造达到了高潮。

案例反思:

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使自己进一步深刻认识到:

1、学生是道德学习者,德性的成长靠自己学习。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教学,将内容与活动融为一体,学生在自己的践行、合作及师生的互动中自觉主动地进行道德实践、道德认识,实现了道德学习的理想状态,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实现了根本转变。

2、教师不是道德权威,不是道德灌输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通过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组织,学生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得到张扬与发展,自主探究的意识增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案例评析:

李老师 “奉献集体,互助前行──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的案例,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提供了经验。

首先,这个案例体现了“活动即是学习”新理念。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单传的讲授、给予“结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第二,这个案例体现了“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的新理念。案例赋予 “画彩虹”、“拔河比赛”、“歌曲激情”这些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到每个人都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的道理。

第三,这个案例体现了“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新理念。案例通过三个活动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通过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使学生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0-6-8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与电视 “联姻”的课堂尝试



浙江省绍兴县富盛中学 严柏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与电视文艺节目“联姻”,设法变换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一、星光舞台



中央三台的“星光大道”为默默无闻、但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人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学生也都有成功的渴望、实现自我的需要。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给了我们很大启示,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展示与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关于规则的内容时,讲到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我让学生针对班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班级公约》,然后再经过全班同学表决的方式,看哪些小组制定的规则被采纳的多。讨论中学生十分投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盘托出,连那些平时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也纷纷献计献策,下课的音乐声响起,《班级公约》已经成文,我趁机鼓励学生今后要做《班级公约》的执行者。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制定的第一份规则送交给班主任老师。他们收获的不仅仅只是一份成文的规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二、对话访谈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以“访谈”、“对话”形式,铺展人物人生轨迹,以至纯至真的语言打动人心,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感动。我想如果能让课堂成为对话的课堂,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心情舒畅,思想活跃,从而敢想、敢说、敢问,那这样的课堂将是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我设置了“新闻会客厅”活动,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佳宾(本地的市长、市人大代表、水利局长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长),让其他同学扮演记者,就本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与上述四位佳宾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小记者的提问直接、尖锐,有些也许显得幼稚,但他们的努力与投入却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最后,我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这样,一节课在师生轻松、自然的对话交谈中进入尾声,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和快乐。



三、人生AB剧



浙江卫视电视节目人生AB剧,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讨论,挖掘社会热点和新闻人物背后令人深思的人生感悟,吸引了大批电视观众。因此在社会政治课堂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人生AB剧的情境、案例,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评判,体验感悟,使学生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培养正确的态度、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学习关于自我保护的内容时,我出示了一则案例:“某校初二学生小辉课余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一天,这位网友在与小辉聊天时提出两人结伴外出游玩。小辉是去还是不去?他一时拿不定注意,请同学们帮助出出注意。”同学们马上分成了“去”和“不去”两派,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我继续出示案情:小辉经过几天考虑,最终经不住对方的多次邀请,他去了,当小辉与这位网友见面时,网友说自己家里遇到困难,提出向小辉借500元钱,并愿意写下借条,以后一定归还。小辉该不该借?为什么?课堂上再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当小辉拒绝借钱,又遭这位网友的跟踪,小辉非常苦恼,怎样才能摆脱困境?案情不断延伸,扣人心弦,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课堂这个舞台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



四、欢乐总动员



现在的娱乐类、游戏类的电视节目,在各家电视台红红火火,深受观众的喜爱。如“欢乐总动员”、“开心一百”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此类节目让观众既热身又动口,场上场下形成互动,亲历体验,在活跃的现场气氛中,调动起参与者全方位的感受,喜怒哀乐尽在其中。由此我想到,也可让课堂成为“动感地带”,让学生身临现场“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如在学习关于尊敬老师的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节快要到了,谁也不准给老师买礼物,你准备怎么办?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模拟表演。结果学生表演相当成功,有的为老师献上一首动听的歌儿;有的给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贺卡;更有一位调皮的学生凑在我耳边说上几句温馨的悄悄话……通过表演,学生们在欢笑声中懂得了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道理,这种不设防、零距离的心灵沟通,起到了春风化雨、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



五、激情解说



体育类节目之所以有较高的收视率,除了比赛本身的精彩外,解说员自身的语言渲染,精彩评点功不可没。像老一辈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他那一句句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的现场解说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我想课堂上何不让学生也当一名解说员,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能力。如在学习正确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内容时,我设计了一场“电视(互联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辩论。同学们踊跃参加,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学生的口才。



    与电视文艺节目联姻的课堂尝试,一定会让社会政治课堂熠熠生辉、焕发生机与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0-6-8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



河北省涿州市双塔中学 杨宇





  

综合文科的开卷考试对考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目前强化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更趋向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参与能力、应用能力等,而在诸多能力中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尤为重要。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题型变化更接近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所以学会把书中的观点整合、迁移到答卷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  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



开卷试题突出的特点是反对死记硬背,强化能力考查,纯记忆的东西已不多见,而且考题角度多变,绝大部分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更活于教材。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包括一课、一单元、一册书或某一专题等的复习),都要有意识地把书中零散的知识点梳理成线,再整理编织成知识网,熟记课本中的基本观点、基础知识,真正从宏观的角度去统领一课、一单元乃至全书,(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从宏观把握,但教师熟悉并不代表学生也非常熟悉了,要想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知识的运用就会得心应手,这就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前提条件。因而,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基础。



第二、  仔细地审读材料



中考试题,不论是哪种题型,给材料题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所给的材料中以漫画题居多,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全面观察能力。在审读这类题目时,要全面观察漫画,一般来说,一幅漫画主要是由标题、主题和画注等三部分组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然没有标题,但仍有鲜明的主题,主题就是由各个要求(如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构成的画面整体,各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漫画情景,从而表现漫画的主题思想;画注是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观察,我们很容易看出漫画的主观意义。只有认真观察漫画,才能准确地领会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所以仔细审读背景材料之后,才能根据问题和题目的提示想到可能涉及和考查的知识点,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仔细地审读材料是关键。



第三、  要进行缜密地思维



缜密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就的,它需要在实际的练习中不断提高。综合文科的开卷考试要求学生用开阔的视野整合知识,能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在审题过程中从材料中“折射”出教材中的理论依据,这是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注意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依据,做到知识的迁移。当然,答案并不完全是教材上的词句,而是要求考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答案,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善于多角度地进行发散思维,而且答案要点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某框、某节、某课,要具有一定的跨度和综合性。总之,缜密的思维是知识迁移的中心环节。



第四、  要大胆地进行创新



中考试题大多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自己的发展,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置于情境材料之中,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这些带有强烈人文色彩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融入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创新的想法在中考的实践中得到锻炼。试题虽然开放性强了,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的多了,但这些试题的答案的根仍在教材中,只是需要同学们按照题目的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实际上完成的仍然是知识的整合与迁移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 06: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