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辩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改结局为哪般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辩课



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今天,蒋老师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我请你们猜。(学生疑惑)



师: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准备,怎么准备呢?第一,再次认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蒋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读书方式,可以放声读,可以默读,也可以一边画一边读。开始吧。(生各自读课文)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请你具体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得准确吗?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生重新说)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而不像别的父亲那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是活,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你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恒久的承诺,那就是──(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看来,问题提得好能激发大家的思维。谁再来提?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简明扼要!



生: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别人都劝阻他放弃努力时,他还坚持不懈地挖,这是父爱的力量在支撑。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这是从父母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师:同学们,其实我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猜中了,我是根据课文最后一句来提问的,请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刚才有同学问: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我把问题再缩小一点儿,就研究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伟大。超出常人。



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生点头)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那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学生写作5—6分钟,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同时轻轻地读出学生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分享经验,开启思路:信念、骄傲、坚持、了不起……)



一改结局。“诗化”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这位父亲的坚持和爱,这件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蒋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



[多媒体出示教师改变的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



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



生:有可能。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课文第二段有一句话:那个昔日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废墟”说明了学校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学生生还的希望很小了。



生:我从“有的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句话感觉到事情的确很糟糕,因为作为父亲,如果还有希望,一般都不会放弃。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生:了不起。



师: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生:因为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死活。



生: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果,而要看事情的过程,这位父亲坚持不懈救自己儿子的过程让我们敬佩。



师:你们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课文中哪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生:“他挖了8小时……到处是血迹。”



师: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请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师:谁愿意读一读?刚才你说我像你父亲,我请你读,好吗?(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你读的时候,哪几个地方特别注意了,努力了?



生:我在时间上特别强调,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



师:是啊,再过12个小时,就是整整两天两夜啊!



生:后面每一个短句我也很注意,因为这些句子写出了父亲解救儿子过程中的艰难。



师: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首诗。(指导朗读,示范朗读。)蒋老师的朗读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这位父亲挖了很多地方,挖遍了角角落落。



生:我想到这位父亲连续38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整个人快要虚脱了……



师:这是父亲身体上所受的种种痛苦,实际上,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生: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别人都觉得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所以没有人上来帮助他,甚至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师: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悟,再次一起读读这首诗。



再改结局,体会细节。全面辩证解读“所有父亲”



师:今天,蒋老师残酷地改变了事情的结局,但蒋老师还要残酷地改变第二次。



(大屏幕出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师:这样的结局有可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可能,一位救火队长曾经阻拦过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生:一位警察也跟他说过,如果坚持挖的话,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们还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不要急于说,先静静地思考1分钟。



师:有改变主意的同学吗?请站到台上来。(有6位同学陆续站到台上)现在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请展开辩论。



生:这位父亲依我看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活,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那些专业的救护人员并没有放弃拯救……



师:大家争论得很激烈,下面蒋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孩子,过于悲痛,以至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最不应该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蕴含在其中的爱。(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下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部分网友:



以下文字是部分网友的意见综合一



这篇课文根本不值得学,如果要学,可以和学生一起“打假”。因为只要我们稍事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诸多不合情理之处。例如:



1.一两百个生命的安危,对美国政府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至关紧要的事,像课文中所写的不及时进行清理救助,可能吗?



2.如果有大爆炸发生的话,这位父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呢?警察会允许他在危险地区一个人呆这么长时间吗?



3.一个孩子在废墟里38小时不吃不喝,或者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但从文章中我们看出,这个孩子好像和没事人一样,这难道不让我们疑惑吗?



4.对于地震发生时间,教材已经数次变更。这件事究竟是发生在哪一年?1989年还是1994年?



◆忆语:



蒋老师别出心裁,另外假设了两个不同的结局。然而,这样的设想和讨论,能引起学生对父爱的深入理解吗?很让人怀疑。学生本来通过文本分析树立起来的形象却在讨论中轰然倒塌,伟大的父亲变成了缺乏理智的父亲,本来是有价值的行为却变成了无谓的牺牲,试问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经得起这样翻来覆去的折腾吗?在这样正反皆肯定的讨论中学生能获得什么?除了一团浆糊,恐怕很难有别的东西了。



与其让学生跳出文本在各种各样的假设中绕圈子,还不如让学生回归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和文本中的语言对话,然后教师再加以点拨和引导,结果就是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语言越嚼越有味,学生也越读越明白。



◆秧田村村民:



我们发现学生很多时候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我们很多老师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迅速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父与子之间的相互承诺和父爱的伟大。于是,大部分时间,师生开始寻找证据证明“中心思想”的正确。这种教学值得我们反思。科学讲的是事理,语文讲的是情理。面对这样一篇不太合情理的文章,蒋老师通过一定教学处理,让学生在一个更合情理的情境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个人认为。这种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的教学不但没错,而且值得尊重。



当然,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因此,我个人认为当学生的观点分化,教师至少是代表个人给出一个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参考性”意见。而不是让两种观点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因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编者选这篇文章,还是希望大家有一点精神的追求:爱可以创造奇迹。



◆蒋军晶:



一次听其他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当上课的老师通过反复的诵读和分析企图让学生感动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这件事是真的吗?”老师很不满意这样的问题。但有老师在听课。她不便发作,于是她果断制止了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响应。说:当然是真的!



后来我自己要上这课了。我习惯在备课时,邀请个别学生先谈谈他自学课文之后的感想,在座谈中,我感觉到一种倾向,那就是学生会认为,那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儿子的努力,他们对自己儿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



学生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影响了我的备课。



这件事是真的吗?学生问。我自己也疑窦丛生。但是我并不想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质疑、推敲文本的真实性。五年级的孩子缺少地震的常识.缺少对美国国情的了解,引导孩子进行质疑,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再者,《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视作是一个文学作品.它试图传递的是对一种精神的歌颂。而非地震救生指南,因此作者进行适度的虚构是可以理解的(虚构是否合情合理属于文学赏析的范畴)。因此在课堂上执著于事件的真假。是极端理性主义的做法。但让我痛苦的是,面对这篇如今在我看来“有点问题”的文学作品,我已无法像原先一样和孩子沉入文本去经历一场感动。说得直白一点,我不可能像“忆语”老师希望的那样去上这篇课文了。不可能。



其他父亲都是“懦夫”吗?学生问。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再不断强化这超乎寻常的“个例举动”,过度强调这位父亲行为的伟大,会让学生误认为老师鼓励他们在突发的灾难前,不计后果地勇往直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是被文学处理中的“详略得当”中的“略”略去了……我总觉得我应该站出来,发挥我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感受到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父亲的爱,让他们明白选择无奈与爱并不相悖。



我想,再上这篇课文,我还是会这样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6: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