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进一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德育目标〗
  1、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2、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色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设计问题。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和过程中。用录音矫正读音,以弥补普通话不准之缺陷。用小黑板先把板书设计写好,以便课堂上好展示,免得耽误课堂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找出本文难以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一般在什么季节玩?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写到过风筝的吗?(《春》“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
人世间,什么感情最珍贵?当然是亲情了。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根据自己听读或预习的情况,把文中的生字列在黑板上后,自己动手查字典分别注音。
  3、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难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查词典注释并走上讲台为同学解释。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用小黑板展示)
   ⑴ 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chà):桠杈,树枝歧出。
     寂寞(jì mò):孤单冷清。
     憔悴(qiáo cuì):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色彩黯淡。
     肃杀(sù):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再见的离别)。
     嫌恶(xián wù):厌恶。
     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惊惶(jīng huáng):惊慌。
     瑟缩(sè 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傲然(ào 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ù):寒窗饶恕。
     恍然大悟(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⑵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上讲台完成)
     jué bié(诀别)  dàng yàng(荡漾)  qiáo cuì(憔悴)
     jīng huáng(惊惶)  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五、作业布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7: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组对课文进行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由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

  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可把问题分为4组,1~2段的疑问为第一组,3~4段的疑问为第二组,5~8段的疑问为第三组,9~12段的疑问为第四组。第三、四组问题;在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层探讨;情境写作训练,选择文中精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学生带情感朗读课文

  (自愿按下列分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判别他们的朗读有误读的现象没有,并作好圈点,等他们读结束后,给予指正。

  1、第一、二自然段,由一女生朗读。

  2、第三、四自然段由一男生朗读。

  3、第五至十一段由一男生和一女生朗读。

  4、由一女生朗读第十二段。


二、学生分组讨论,整体感知文意(每组由中心发言人负责表达本组的思想)

  1、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这两个问题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教师作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的方法。

    明确:文章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反悔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释然,反倒尽情更加沉重。

    我读了以后,我认为:从手足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作者的自省精神看,作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作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2、全文共12个自然段,思考讨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12个自然段,以风筝为线索,可分为四个部分:(出示小黑板)

      (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风  (3~4)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兄弟的风筝的故事。

       总──分──总

   筝  (5~11)到中年想风筝,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心中充满忏悔。

      (12)看北京的风筝,尽情十分悲哀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7: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继续分组对课文进行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并由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

  按照问题分组进行陈述,教师着重在第第三、四组问题的研讨上进行指导,在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层探讨,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情境写作训练,选择文中精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内容研讨(出示小黑板)

  要求学生就所研讨的问题进行评述,鼓励有创意的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

  第一组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第二组问题:

  1、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相关的句子有:

   ⑴ 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⑵ 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明确:描述略。

    小兄弟喜欢风筝,“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而“我”却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明确:“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深层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在自由研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探究题:

  1、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三、写作训练

  要求学生学习揣摩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在对比冲突中表现亲情(或友情)。依据提供的情景,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我是向来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他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P116周粲《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提示:鲁迅的《风筝》与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思想感情全然不同。《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而又不得,心情异常沉重。《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候跟二哥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来又满足又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7:5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情感目标〗

  1、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

  2、学会解读爱,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重点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兄弟间浓浓的亲情。


〖难点〗

  1、学习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体味兄弟间浓浓的亲情。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思路】

  从情感角度切入,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以尝试探究感悟学习语文为拎动点,以珍爱亲情为制高点,以灵性、悟性的独特理解为延伸点,注重个性的张扬,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

  2、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3、学会解读爱,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先作个调查:咱们班上有多少同学爱吃煮鸡蛋?(部分同学举起了手)很好,因为鸡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那有没有自己不喜欢吃但爸爸妈妈坚持让你吃的情况?(请生谈,与之对话)你那时侯是什么感受?你和爸爸妈妈发生争执了吗?现在来看,爸爸妈妈这样做是什么用意?想对他们说点什么?要是你的爸爸妈妈现在就在窗外听到你的心声该多好啊!是的,生活里,在温馨和美中有亲情,在矛盾冲突中也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鲁迅先生在《风筝》这个故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浓浓亲情。揭示课题。(多媒体显示)


二、作者、作品简介(先由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整体感知

  1、请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任务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说的是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不出息的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他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他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他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思考探究,完成任务二:梳理文章主要信息。(提示学生:运用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⑴ 探究事情经过,了解人物思想。

     (多媒体显示──人物:弟弟;“我”)

    ① 对于风筝,小兄弟和“我”有着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非常喜欢;十分嫌恶(多媒体显示)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表明?为什么哥哥认为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他认为做什么是有出息的?我们请少年鲁迅来回答一下。(提示:文字和插图)

    ② 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行动,由于弟弟非常喜欢风筝,他后来就怎么来着?对于弟弟做这种“没出息孩子的玩艺”,哥哥又是怎么对付的?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多媒体显示:偷偷制作;怒极撕毁)。

      找出“我”和弟弟不同的动作、神态描写,齐读,探索人物内心。

    ③ 对于这种行为,成年鲁迅是怎么看的?他认为自己错了吗?“虐杀”一词怎样理解?“精神的虐杀”是什么意思?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④ 看来少年鲁迅的确犯了错,君子知错则改,鲁迅想到用什么方法改正错误了吗?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多媒体显示:全然忘却。)

    ⑤ 虽然弟弟全然忘却了,但是鲁迅先生就因此而原谅自己了吗?他的心情怎样?(多媒体显示:一直沉重。)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的精神。
   ⑵ 任务三:课文里有好几处地方都写到了“悲哀”,找出来品读一下。

     明确: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


四、课外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将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的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准我们上网吧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的虐杀吗?

  模拟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节目,请生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的做法的看法,对游戏的看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游戏,把握好游戏的“度”;学会理解家长与老师的“爱之深,望之切”。


六、课堂小结(出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学会解读爱、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情境设计:还记得刚上课时老师作的调查吗?其实,鸡蛋的故事也真实地发生在老师身上过。小时候,身体瘦弱的我也常常在妈妈的怒吼声中和鸡毛掸子下被逼着吃鸡蛋,作为女儿,我不得不和着眼泪咽下鸡蛋,但在心里却始终不能理解妈妈的用意,因此吃鸡蛋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至极的事情。结婚后,逼着我吃煮鸡蛋的任务从妈妈那儿传到了丈夫手中,我常常以各种借口来逃避吃鸡蛋的苦差,对此,丈夫也常叹无可奈何。直到我和丈夫共同阅读了鲁迅先生的《风筝》,事情才有了转机。丈夫改变了苦苦“相逼”的方式,选择美化鸡蛋的外表和创设温馨的情境来诱使我吃鸡蛋;我呢,也因吃出了鸡蛋里“爱”的这种佐料而喜欢上了它的味道。

  如果现在你要让我诠释幸福的含义,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幸福,就是一辈子有人逼着你吃煮鸡蛋。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听过老师的故事,相信你也有好些心灵的感悟吧,那么你也不妨像老师这样,对爱自己的家人、老师、朋友多一些理解,并试着为他们作一些改变,好吗?


七、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探究活动设计: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推选一位小组长作好组员的发言记录。

  2、写作活动设计:第二自然段用“杨柳”、“山桃”、“风筝”勾勒出温和的春日,要求学生学习其“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写作对象”的写法,在夏、秋、冬季中选择一个季节,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行探究性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 CAI 辅助教学。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CAI 辅助教学,准备鲁迅的相关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精彩瞬间、情节回顾

  情境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疏通了《风筝》这篇散文诗的思路,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和探讨,走进鲁迅,走进那个时代。首先,请看精彩瞬间回眸。  (CAI 画面展示)


二、表演导入、提纲挈领

  1、好的文学作品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启发人思索,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本文亦如此,简炼传神的语言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哪一件事深深地埋下了“我”二十年后忏悔的种子?下面三位同学分别饰演叙述者、“我”、小弟。

  2、(CAI 问题展示)

   ⑴ 风筝被毁坏了,小弟是什么心情?

   ⑵ “我”当年是什么心情?现在是什么心情?

  3、师明确后板书:

    板书:  蛮横无理    悲伤绝望

  4、“我”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地来这样管理教育小弟呢?

    生讨论:封建的长幼尊卑观念,以前长辈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同样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弟弟,并不以为自己错了,这真可谓是一种清醒的糊涂。看似关爱,实则是残酷的剥夺,是一种精神虐杀。多年后,回忆起来,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后悔和自责。

  5、指导朗读。生齐读本段。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导入:“我”是否能够一直以这样的胜利心态坦然自居,是哪一件事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一环节的自主性学习中,我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CAI 问题展示事先搜集的问题)

   ⑴ 为什么说我是“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⑵ 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什么?

  2、分成两个大组讨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言。再抽生回答。

  3、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一接触科学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并不以年代久远而宽恕自己。

    板书:反省剖析

  4、小时候,我对小弟管教粗暴,多年后,我向他道歉时,他却已经忘却,我的过失无法弥补,无从弥补,在当年,这是一种爱,但现在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但当年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的观念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虐杀者横行无忌,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板书:全然忘却    麻木不悟

  5、小结:这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孩子,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和弟弟的麻木不悟,这只蝴蝶风筝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因为这层层思想的阻碍,这只风筝才难释重负,不能展翅飞翔。

    师完善板书,成展翅飞翔的蝴蝶状。


四、深情朗读、感悟全文

  CAI 配乐,学生分小组朗读。


五、出示书籍、延伸课外

  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14篇,其中,中篇小说《阿 Q 正传》作为代表作,深刻地勾画了一个贫苦农民阿 Q 典型形象,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苟且偷生,内心麻木不仁,用幻想来战胜困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散文集《朝花夕拾》10篇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私塾生活的乏味与压抑,那时候,老师只让学生终日读书、习字、对课,连发问也不允许,让他非常怀念百草园。这怎么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呢?

  还有杂文、文学批评等体裁。

  我们知道,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当时有感于中国民众的普遍的麻木不仁的心态。鲁迅决心寻求救国真理,唤醒民众。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文学斗士,小说集《彷徨》题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正是他在那个时期作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们下去之后可以多接触鲁迅,多了解他那颗忧国忧民的至今还在不停跳动的火热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8: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老是想邀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幻灯:风筝图片。同时……)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起风筝,我总会联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像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绳牵系着我们,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的亲情故事。(幻灯:课题、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作家。(幻灯:鲁迅照片)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里请注意这“三家”的排列顺序。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在三个领域建树的大小)原名周树人(“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鲁迅父亲早逝──从小康人家陷入困顿)。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结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幻灯:鲁迅照片,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背景知识介绍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建议阅读《野草》中的《狗的驳诘》、《颓败线的颤动》、《秋夜》、《希望》、《墓碣文》、《复仇》、《立论》,欣赏《野草》中的名句)。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野草题辞: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五、字词教学

  1、“读一读 写一写”(个别读、全班读)

  2、多音字。

  3、词语解释。


六、整体感知:请大家带着问题,迅速浏览课文

  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2、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感受?

  明确:

  1、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学生根据阅读感受谈体会。


七、布置作业

  抄词注音解词、朗读课文尝试发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8: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理解“精神虐杀”那一幕。

  2、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深意。

  3、多角度理解课文。

  4、学习自我解剖,勇于改过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精神虐杀”的深意所在;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课文──《风筝》。作者──鲁迅。鲁迅是作者的笔名,那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课文分析

  1、这篇散文写“我”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下面请你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我”回忆往事的段落。

    明确:回忆往事(2~11小节)

    那么第1小节与第12小节说了什么?

    明确:第1小节:“惊异和悲哀”──引入回忆;

       第12小节:回到现实,呼应开头。

  3、研读课文,探究性学习: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还不太理解的地方或是觉得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在课文中找找答案。下面小组讨论,现提出问题,然后归纳、解决问题。派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归纳问题:

   ⑴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⑵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⑶ 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我”对小兄弟放风筝态度的语句,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⑷ 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⑸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不幸”?

   ⑹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⑺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⑻ 课文最后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小组代表尝试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总结归纳。

   ⑴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⑵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⑶ 略。

   ⑷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但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被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所支配。从“我”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那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所打下的烙印。

   ⑸ 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说,良心受到了谴责,可谓“不幸”。

   ⑹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是“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偷做的风筝抓断踏扁了。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的天性、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而付出代价。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⑺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内心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⑻ 因为我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而这种悲哀又是没有预料到的。


三、拓展延伸

  1、我对待小兄弟放风筝的态度前后有巨大的变化。由“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到后来接触到课文后“送他风筝,赞成小兄弟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中间,“我”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从这里看出,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2、作者在叙述二十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心情沉重地感到自己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事,是怎样充满内疚的书写自己的心绪的?你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的?

    明确:鲁迅先生写道:“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多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