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wn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中古初期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东临波斯湾,西傍红海,南为阿拉伯海,北接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其地形西高东低,缓慢向东倾斜,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炎热的沙漠,只有少数绿洲和南部的也门适于农耕。居民绝大多数是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杜因人,他们逐水草而居,骆驼和椰枣是他们生活的两大支柱。中世纪初期,即5至6世纪间,阿拉伯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牧场、水源和土地属于部落的公共财产,但已经产生贫富和阶级分化,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水草和牲畜发生冲突及复仇战争。半岛西海岸的汉志地区,在古代是沟通亚欧的一条重要商路。东方的商品从海路运抵也门后,通过汉志地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销到欧洲。沿着这条商路,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最重要的是麦加和麦地那。麦加位于南北交通的咽喉,城中有一座称作“克尔白”(意为“立方体”)的古庙,里面供奉着各个部落崇拜的偶像和一块被视为“圣物”的黑色陨石。麦加是半岛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6世纪时,波斯与埃塞俄比亚为争夺也门爆发战争。长期的侵略战争,给半岛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后来,波斯人又控制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商路,半岛西部商道陷入萧条。外族入侵和商路转移,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部落贵族为转嫁危机,将商业资本变成重利盘剥的商业资本,流向农村和牧区,利率高达本金的一倍以上。过去靠商路为生的保镖、脚夫和向导等,纷纷失去谋生手段,靠借债度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面对各种社会危机,部落贵族希望建立一个能维护自身利益的强大国家,夺取新的土地和商路,而普通的阿拉伯人迫于贫困,也渴望打破氏族部落壁垒,获得牧场和沃土,摆脱贫困,抵御外敌。因此,实现阿拉伯各部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要求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新的一神教的产生。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伊斯兰教








  “伊斯兰”一词为阿拉伯语的音译,为“顺从”和“皈服”之意,即顺从和皈服真主的宗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国旧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一神教,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它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当时,各部落之间经常进行劫掠与战争,社会充满动荡与不安。波斯人占领也门后,又将传统商路转移,促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结束混乱局面,维护民族生存的愿望。穆罕默德就是通过创立伊斯兰教的一神崇拜,废除阿拉伯半岛部落的多神崇拜为建立统一国家奠定思想基础。伊斯兰教建立后,经过了许多艰难曲折。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继续传教,并组织起武装,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初步确立伊斯兰教。至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完成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7世纪中期到8世纪初,穆斯林的对外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现今伊斯兰教徒约有七八亿,人数仅次于基督教而远远超过佛教,散布在90多个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属于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创立伊斯兰教提供了良好条件。25岁时,他与赫蒂彻结婚,成为麦加贵族。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得以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人民需要的宗教。610年,在他41岁时,宣称自己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进行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他的宗教活动分麦加和麦地那两个时期。当他在麦加公开布道后,遭到了麦加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从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考虑,担心伊斯兰教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影响到他们从集市贸易中获取收益。在麦加贵族的百般打击迫害下,穆罕默德不得已于622年率领信徒出走麦地那,这就是伊斯兰历史上著名的迁徙(阿拉伯文为“希吉拉”)。在麦地那,他受到阿拉伯部落和当地居民的支持,于是,他积极扩大力量,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即国家政权。出走麦地那使伊斯兰教摆脱困境,获得生存和发展。630年,他率领军队进入麦加城,当地居民表示归顺。他下令捣毁了克尔白神庙内的众多偶像,宣布它为伊斯兰教单独朝觐的圣地。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他虽然自幼贫寒,没读过书,不认字,但能在社会发生变革的关键时刻,顺应历史的潮流,创立一个新兴宗教,完成了半岛的统一和稳定,说明他是一个政治敏锐,头脑清楚,才能出众的人。而且,在穆斯林眼中,他为人宽大,知人善用,生活简朴,他的成就使他的时代成为穆斯林向往的黄金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古兰经》








  旧译《可兰经》,“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诵读”或“读本”。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国家立法的根本原则,穆斯林信仰的源泉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颁布的言论汇编。因此,在穆斯林心中,它是真主的语言,享有崇高的地位。穆罕默德在世时,并未整理成书,而是由他身边的穆斯林记录在皮革和石片等处。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将零散的经文搜集整理成册。后因各种流行抄本使人们在读法和理解上发生分歧,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统治时期,统一编定为一册,并将其余的抄本销毁,这部《奥斯曼定本》一直流传至今。《古兰经》原文为阿拉伯文,共30卷,114章,6200余节,顺序按照章的长短编排,篇幅长的章在前,短的章在后。除第一章外,每章的下面都注明此章是麦加的还是麦地那的。麦加章是穆罕默德在麦加口授的,共86章,大都短小犀利,语调激昂。其内容主要宣传信奉惟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麦地那篇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口授的,大多是长篇,着重宣传他的社会主张、政治和经济制度、宗教规定等。《古兰经》除了伊斯兰教的内容外,还涉及到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法律规章、伦理道德、历史传说、社会生活,以及寓言、神话和谚语等,是研究阿拉伯古代史的宝贵文献。目前,《古兰经》在世界上已有40余种语言文字的译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伊斯兰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宗教信仰首要的、最重要的信条是,崇拜惟一的神安拉(我国亦称真主),《古兰经》中写到“万物非主,惟有真主”,认为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全知全能,至仁至善,善恶必报,永恒不灭。信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古兰经》中曾提到许多使者均是受安拉之命,来到人间劝善止恶的,是先知、圣人和人类的表率。而穆罕默德是安拉最后的和最伟大的使者,服从安拉的人必须服从安拉的使者。受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伊斯兰教也信奉创世说、天堂地狱说、前生后世说等,认为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进地狱。宗教义务有5项,我国穆斯林称为5功,即念功:指背诵“清真言”;拜功:指穆斯林每天5次面向克尔白诵经、祈祷、跪拜等宗教仪式,以求得安拉的保护;斋功: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穆斯林从黎明到日落,禁绝食物和饮料,以培养克己禁欲、畏主守法的精神;课功:指穆斯林应自愿捐献财物,用于济贫,被视为宗教慈善行为即“善功”,后来变成一种国家宗教税,分类以不同税率征收;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要到圣城麦加朝觐一次。此外,圣战也是穆斯林的一个重要宗教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阿拉伯帝国








  7~13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人称之为阿拉森帝国。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半岛的统一后,便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大举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非洲北岸及西班牙等地,并深入到中亚西亚,占领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至8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封建军事大帝国。其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起黑海和里海南岸,南到尼罗河下游。同时,伊斯兰教也在帝国范围内迅速传播,由阿拉伯人的宗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帝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初期设在麦加—麦地那,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时期将首都迁往大马士革,阿巴斯王朝(750~1055年)时期又将统治中心移至伊拉克,建都巴格达。8~9世纪时,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成为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种繁荣是建立在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其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日益激化,人民起义、教派斗争不断发生,国势日衰。帝国内部经济基础的差异,促使割据局面的形成,西班牙和北非相继脱离巴格达哈里发而独立。10世纪以后,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名存实亡。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让其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1258年蒙古军队西征,攻占了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最后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参考资料


巴格达城的兴建








  巴格达为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一个村落,阿巴斯王朝时期,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选定该村落为都址。巴格达陆路和水路交通都十分方便,陆路与呼罗珊大道(丝绸之路的中段)相通,水路通过两河流域,可与波斯、叙利亚、亚美尼亚、埃及和遥远的中国建立广泛的联系。因此,它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均具有重要地位。该城的建设历时4年(758~762年),调集雇佣了10万建筑师和工人。新都城的格局呈圆形,故有团城之称。整座城市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层,并建有三道城墙,构成三个同心圆,紫禁城即以哈里发宫殿为圆心。城墙建有4座城门,4条大道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哈里发的宫殿修建的富丽堂皇,令人目眩,因其宫门使用黄金装饰,故被称为“金门宫”。城内豪宅林立,装饰华丽,陈设精美,街道上买卖兴旺,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景象。巴格达城建成不久,便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世纪著名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1 07: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