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3|回复: 3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要有选择》课后反思

--------------------------------------------------------------------------------

      今天,我讲了《读书要有选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一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教给自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是这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
    首先,我从学生课外喜欢哪些书开始揭题。引入课题后,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划出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学生通过一分钟浏览,能够很快找出这些字,如容易读错的字:教诲、陶冶、执着;容易写错的字:陶冶、教诲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简介,老师适时指导,较快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接下来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答案。我直接指导学生从抓段落中心句的方法入手。学生很快地找到了“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读书时要选择哪些书”、“选择书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方法”“有选择读书的好处”等答案。通过老师的板书,学生对课文的叙述顺序有了深刻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课文中,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第一自然段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揣摩“暗喻”,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等,学生很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排比句,学生朗读的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紧紧抓住“抑扬顿挫,时高时低,寻找‘飘’的感觉”,并且给学生范读,使学生克服了朗读排比句时出现的这个困难。
    作为一篇科普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选择好书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加强了指导。首先通过学生自读文章弄清文章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简介,这个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一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说明绝大多数同学思考非常积极,一些说不好的地方,我及时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让学生说,并且让他们在小组内充分讨论练习,最后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在我的教学中,读写结合一直是我的一个教学特色,这节课也突出了这个特点。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抽出8分钟时间,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一篇文章——《上网要有选择》。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从作文开头和中间的段落排列,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模仿本文的结构说出自己的设计。这个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列出了提纲,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节课虽然在阅读教学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有不足的地方。第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点儿空洞,小组讨论有点儿形式化。第二,课文的延伸不够,只是涉及了写作,而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太少,因此应该给学生讨论这方面的机会。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采用辩论等形式,会更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总之,让学生拥有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本课入选教材的编辑们的初衷,老师们应该好好把握。
--------------------------------------------------------------------------------
                                    范会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自学课文,是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这类的读书方法指导的文章,比如:《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读书莫放拦路虎》等。在学习本文之前,可以来一个总复习。

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清晰:

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会选择读物?很简单,因为“读不完”。

接着具体说明,选择哪几类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第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著。第二类,名人传记。第三类,科普书籍。第四类,工具书。

并且,讲明原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懂得真善美。名人传记可以激励我们前行,指引我们成长。科普书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工具书是我们的好“帮手”,是“无声老师”。

然后,告诉我们如何选择读物?

一、根据个人兴趣;二、请教别人。

最后揭示选择合适读物的意义,让学习和生活更有效。

以上是文章的梗概。下面谈一下我的阅读经历。

说到读书有目的地选择,应该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以前,自己的阅读应该算是非常“洒脱”的。兴致所至,无所不读。从小人书,漫画,再到童话民间故事。这是我的小学。武侠传奇,益智、科幻故事,是我的初中。中外文学名著,教育教学专著,陪我度过三年师范。工作之后,有一小段时间对读书漫无目标。教学案例,论文汇编,教育教学杂志陆续看了一些。几年前,来到凤凰论坛,看书的目的性明确了好些,尤其是在高林生老师的教训下比较有目的的读了一些书。有收获,也有困惑。

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我专门购置了几本权威出版机构出版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有字典)《成语大词典》是其中的翘楚。发现自己倦怠时,为了激励自己前行,我也读了几部名人传记,印象最深的是《林肯传》和《名人传》,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深深震撼着我,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名人光环背后的辛酸和泪水。名人的光环和成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对我们的成长最有价值的是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坚持成就美丽,成功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

科普类的书籍明显地淡出我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古典名著点评,都对我的阅读能力的有帮助。

另外,为了帮助班级中的孩子学会阅读,喜爱阅读,我还阅读了近百本儿童文学书籍。其中大多是童话,而且大多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图书。自己读,给学生读,最终让学生自己去读。假如人能一生与好书相伴,幸甚至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读书要有选择》教后反思

      正如书上所说,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

      我想:班级里的孩子就像片片叶子,世界上没有那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学生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对于文学类的书籍比较博览,积累素材的能力也较强,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比较高,那么可以建议他所读的书可以向其他学科渗透。有些孩子由于一开始的起步作文没抓好,连最基本的作文技巧、文章结构 都搞不清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得不采取也可以说是比较立竿见影的方法,那就是建议他文学类的书与作文书兼看,就像生活中,口唇溃疡一样,维生素C片与素菜兼吃。

      当然选择书也很有讲究,不是所有的好书都对学生有帮助。记得我任教五年级时,一次的午间阅读,我在班级里走动,顺便了解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一圈下来,我不禁哑然。班级中竟然有八个学生正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看的童话书籍,而且很带劲儿!联想到这些孩子干巴巴的作文,于是,我建议他们阅读适合高年级看的书,这样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帮助大些。当时也有个别的孩子比较有个性。我便打了个比方: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这好比是一只容器,我们该怎样更好的填满它?这得需要我们精选好最适合自己的书籍,而不能随心所欲。因此,能让自己有更大发展的书籍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好书很重要!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反思

大新中心小学桥头分校   杨关金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法的自学课文,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这类的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比如《读书要作记号》、《精读和泛读》、《读书莫放拦路虎》等。课前我先组织学生回顾了这些读书方法。

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围绕“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读书时要选择哪些书?”、“选择书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方法?”“选择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等问题展开默读思考,通过交流让学生弄清文章内容。

在回顾了相应的读书方法后,我就让学生谈谈对课题的想法。课题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我们六年级小学生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看到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欲望,我马上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文章的2—6小节很明确地告诉孩子们应该选择哪些适合的读物。有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及各类适合的工具书。掌握了这一点,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身边的读物作出正确选择,我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接触的书中有哪些是不适合读的,孩子们立刻领悟到一些纯粹漫话类的书、成人阅读的书等是不适合读的。知道了这一点,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们老师都知道,选择书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只有首先喜爱阅读,才会去选择适合的读物。事实上,古今中外,无数哲人都把阅读看成是每个人一生都应该坚持做的事,每个人从小就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因为,在那一个个意蕴深邃的文字里,学者们会热心地给你传授读书治学、立世做人的金玉良言,引领你登临书的曼妙境界,在你面前打开一扇扇智慧之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是多么重要!

遗憾之处就是自读课文,却没有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点儿空洞,小组讨论有点儿形式化。缺乏对课文的延伸,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8: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