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境 “大家从空气中吸进了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O2,请问:能否以空气为原料制取O2?为什么?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有哪些?”
 | 做一次深呼吸。 【回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激活思维,为问题的引出做好铺垫。 | 
| 整理旧知,引领思路,获取新知 【请填表】
 
 | 
 
 
 | 反应原理 
 | 反应物的状态 
 | 反应条件 
 | 密度比空气的大小 
 | 是否与水反应 
 |  | 氧气
 
 | 
 
 | 
 
 | 
 
 | 
 
 |  |  | 
 | 
 | 
 | 
     【请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适合于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吗?为什么?能改吗?怎样改? 【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渡
 “吸进O2,呼出了CO2,如果需要一定量的CO2,能否以空气为原料制得?”
 【设问】在实验室如何制取CO2呢?(揭开本节课的探究主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学生练习、讨论、回答。 
 
 
 
 
 
 推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选择理想药品;2、确定合适的实验装置;3、验证气体。
 
 
 
 再做一次深呼吸。
 
 | 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引发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达到轻松突破难点的学习效果。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 
| 分组实验,探究理想药品 【提供给学生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说明】从反应速率,生成的气体是否易于收集等方面考虑。
 【小结】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 分组试验:观察、记录。 
 
 通过比较,选出实验室制取CO2的理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 让学生通过操作,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理想药品。初步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理想药品的选择依据。 | 
| 开动脑筋,设计实验装置 【问】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 【激励】相信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屏幕显示】可供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仪器(也可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利用代用品)。
 【展示学生作品】实验装置。请学生说出每种装置的优缺点,选出最佳方案。
 【小结】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
 1、制取;2、收集。
 
 | 分析、讨论、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然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发生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与表达。 
 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 
| 展示自我 【请你告诉大家】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如何制取CO2? 【动画】实验室制取、验证、验满CO2。
 
 | 表达、交流、自查。 | 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自查自纠的能力。 | 
| 自制二氧化碳 请用自制仪器制取、验证、验满CO2,并记录实验现象。 
 |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1、现象;2、验证方法;3验满方法。 
 | 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 
| 巩固新知,自我检测,拓展思维 【请让我来告诉你】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填代号)
 ⑴写出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③ ;④ 。
 ⑵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NH4Cl)与固体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氨气(NH3),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
 ![]() NaCl+NH3↑+H2O,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能溶于水形成氨水。根据以上知识推断:实验室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2、【趣味实验】鸡蛋在醋酸中潜水。
 问:你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
 
 | 学生抢答。 
 
 
 
 
 
 
 观察,讨论。
 
 | 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检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 
| 谈收获体会 1、本课题研究什么内容?
 2、有哪些收获?
 3、从这些知识中你想到了什么?
 4、运用这些知识你想做点什么?
 
 | 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 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疏漏点。 | 
| 【课外探究】 1、小发明:就地取材,选用你家中现有的物品(墨水瓶、塑料瓶、圆珠笔芯等),自制一套制取CO2的装置,参加班级展览、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试验。
 2、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工业制取CO2的原理和方法。
 
 | 学生自制仪器,开展社会调查。 |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科学品质;强化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