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过程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引入新课 
 
 
 | 1.提出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
 2.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 [生] 回答提出的问题 [师] 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 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 
| 燃烧 
 条件 
 的探 
 究 
 | 1.探究实验 步骤一:如下图
 
 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三者必须同时满足。
 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
 
 
 
 | [生]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 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提示步骤1能得说明什么。步骤2又能得说明什么。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生] 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
 [师]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
 [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师] 小魔术大解密
 
 |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
 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
 
 | 
| 燃烧 
 的条 
 件的 
 应用 
 | 1.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 
 2.有关煤炉的讨论
 (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
 
 | [师]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思考怎样能使刚才实验中水里的白磷燃烧呢? [生]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师]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
 [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第2题和第三题。
 
 | 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 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 
|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探 
 究 
 
 
 | 1.实验探究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 [师]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 [多媒体展示] 衡阳11.3特大火灾。有20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11名消防队员光荣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师]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生]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
 [生] 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
 [师]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
 
 | 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
 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 
|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应 
 用 
 
 
 |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
 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
 
 | [生] 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 [师]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
 [生]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2.分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如图),人人都当消防员。
 
 
 |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
 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
 
 
 
 | 
| 掌握 
 易燃 
 易爆 
 安全 
 知识 
 |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 [师] 火灾无情,灭火不如防火。 [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积极主动的自学“易燃易爆安全知识”。
 2.认识图7-12的图标表含义
 3.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 
 | 
| 火灾 
 自救 
 常识 
 | 看影片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 [生]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 
 | 学会一门自救常识,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 
| 总结 
 | 总结本课的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生]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 
 |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 
 | 
|  | 电影院、学校、幼儿园、网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根据其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或考察该场所的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可参考的网站:
 
 | 学生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 
 |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