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2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黄爱华老师的《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有感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数学游戏设计新颖有趣,别具一格,可见黄教师独特的创造才能。这一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变化发展中,教学过程也在动态中,师生都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从黄老师上“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精彩片断,欣赏他的教学艺术。

    1.导入,体现了一个“趣”字。黄老师的导入可以说是敏锐地捕捉了生活中的信息,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数学的方式呈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奇特构思。教学时通过教师的周密安排,学生自然入境,仿佛是在玩一种有趣的游戏,其实却是教师精心安排的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拉开了在趣中设疑,在趣中体验的序幕,这样的教学—蔷2005‘数学·1I.-真可谓苦心经营、匠心运作、一箭双雕。在新课教学中,黄老师有意地选取了19、44等特别的数字让学生说一说倍数和约数的关系,无疑又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乐趣。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他采用了推理方法、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让学生从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揭示整除和倍数、约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举例去验证约数与倍数的关系,学生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在推理中“悟”出知识的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起、承、转、合圆润自然、通达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也在学习中真正获得体验。实实在在地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练习的设计上,从唯一答案到有多个答案,逐步深化,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学会了运用逐层递进的训练方式去发展学生的思维,无不体现一个“实”字。

    3.结尾,体现了一个“活”字。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黄老师在结束教学中的活动游戏,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哪些数的倍数,依次让学号是2、3、5……的学生离开教室,有意的留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学,让这些同学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黄教师灵活巧妙的设计,使教学过程不仅仅停留在快乐的学习状态中,而是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学生面对教师精心设计、饶有趣味的问题,不是望而生畏,而是跃跃欲试。在积极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的教学活动,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黄爱华老师把教材中普普通通的一节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师生之间、上课与听课教师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黄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艺、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赏。

点评

听后感,不错  发表于 2012-3-29 11: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27:56 | 只看该作者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说课及反思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 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 、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 15÷5= 1.5÷5= 24÷4= 3.6÷0.9=

16÷3= 80÷20= 6÷5= 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
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 1.5÷5=0.3 16÷3=5……1 80÷20=4

24÷4=6 3.6÷0.9=4 23÷7=3……2 6÷5=1.2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 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 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 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 那么:24÷4=6 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习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B、深入学习整除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 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 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C、练习(幻灯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说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为什么?

32÷8=4 10÷30=0.3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学生回答后,提问: 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 100和20 13和10 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 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0 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

1 3 4 8 12 15 16

[加深练习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近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教后反思]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学习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开头的列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看信息列算式、到算式分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再到后面的练习,“练说倍数和约数”、“判断”到“动脑筋离课堂”就更热闹了,学生每人都想自己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在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学生都是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口又动手。这些生生之间的交往,既为学生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二)、有效参与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除法算式的分类必须独立思考,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必须自己看书自学,“动脑筋离课堂”也不是随便乱猜就可以离开课堂,要考虑哪些数是符合要求的才能猜出,知识的构建图要理顺新旧知识的关系才能完成。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从对除法算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引入整除开始,教师是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尤其在对待学生学习结果的处理上,“总结”这一大环节教师没有去做,而是给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

综观整节课,尽管内容枯燥抽象,而且内容较少,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学生回答后,提问: 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 100和20 13和10 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 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0 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

1 3 4 8 12 15 16

[加深练习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近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教后反思]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学习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开头的列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看信息列算式、到算式分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再到后面的练习,“练说倍数和约数”、“判断”到“动脑筋离课堂”就更热闹了,学生每人都想自己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在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学生都是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口又动手。这些生生之间的交往,既为学生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二)、有效参与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除法算式的分类必须独立思考,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必须自己看书自学,“动脑筋离课堂”也不是随便乱猜就可以离开课堂,要考虑哪些数是符合要求的才能猜出,知识的构建图要理顺新旧知识的关系才能完成。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从对除法算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引入整除开始,教师是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尤其在对待学生学习结果的处理上,“总结”这一大环节教师没有去做,而是给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

综观整节课,尽管内容枯燥抽象,而且内容较少,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点评

很好  发表于 2012-3-29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29 11:08:28 | 只看该作者
说课过程详实,细致,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7 0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