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训练之诗词赏析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6:38 | 只看该作者
新月集8
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恐怕你就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新月集9
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玩 具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道: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意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6:56 | 只看该作者
新月集10
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天文家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①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


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月亮离我们这样远,谁能去捉住它呢?”


我说:“哥哥,你真傻!当妈妈向窗外探望,微笑着往下看我们游戏时,你也能说她远么?”


哥哥还是说:“你这个傻孩子!但是,孩子,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大得能逮住月亮的网呢?”


我说:“你自然可以用双手去捉住它呀。”


但是哥哥还是笑着说:“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如果月亮走近了,你便知道它是多么大了。”


我说:“哥哥,你们学校里所教的,真是没有用呀!当妈妈低下脸儿跟我们亲嘴时,她的脸看来也是很大的么?”但是哥哥还是说:“你真是一个傻孩子。”


①迦昙波,原名Kadam,亦作Kadamba,学名Namlea Cadamba,意译“白花”,即昙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7:04 | 只看该作者
《如梦令》赏析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稍加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平时难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

词中只是写到“满心欢乐”吗?笔者认为,“惊险刺激”在文本中也多有交待。一个青年女子郊游到“日暮”,路途行走就有不便,此一险;因为“沉醉”于酒恰才醒来,头脑昏昏沉沉,又加上天已擦黑,辨不清方向,此二险;荷花荡水域到处荷到处花,本想撑船回家却终于“误入藕花深处”离开家里反而更远,此三险;天黑心慌,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就惊吓了自己,此四险……而所有这些,倘凑巧造成自己醉眼心慌、手忙脚乱而哐铛入水,则是天大的惊险。以致于如今追忆起来,仍然心悸而魄动;这从词的开头“常记”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词人在对暮归途中迷路的描述,用“争渡,争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活画了她的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请看,词人怎能不急呢?连鸥鹭水鸟也倦飞而归巢,而自己竟然迷路了。因此,描述那种水鸟成片惊起的动作形象实在是反映自己心情的焦灼,或者说,“满滩鸥鹭”惊飞正是词人意乱神散情形的映衬,以景衬情,写照真实。

要说词中要“喜悦”有“喜悦”,要“惊险”有“惊险”。而这个“喜悦”有“喜悦”本身的“喜悦”,也有“惊险”中孕育的“喜悦”;同样的道理,“惊险”本身固然“惊险”,就是没在“误入”之前已是包孕了“惊险”。即“喜悦”、“惊险”不是割裂开来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交融的。

让我们再来总观该词,词语“常记”表达的信息是什么呢?第一,词人仍然是在青年时写作该小令;第二,词人是在很多年后的中老年时期写作了该词。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况,无非是写郊游的开心快乐以及归程的惊险刺激;倘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一种情况包容的含义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似乎还应该包括“青年时欢乐是欢乐,惊险刺激也仍然是欢乐”,因为中老年的李清照饱受战乱和丧夫之苦,心情自然是极度凄凉,人也就衰弱;故即使想率性有所作为也提不起精神来,去冒险掠奇寻赏新鲜味就更没有胆量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常记”坐实而落在中老年李清照的脑瓜和视野中似乎更为觉得合理些。即一旦上述第二种情况的设想果真成立,该曲词作所包藏的意蕴就有了三层:①欢乐;②惊险;③凄切。

要说明的是以“凄切”来烛照该词,不但不会大杀“欢乐”的风景,而且还会使“欢乐”更显得可贵无比。也即以“欢乐”去写“凄凉”,李清照南渡后的“凄凉”几至极点。正因为“欢乐”不再,“凄凉”就满心满怀。常常追忆“欢乐”,只能惹动“凄凉”更转为“凄惨”。

李清照《如梦令》小词既欢乐开心,又惊险刺激,还凄切悲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7:12 | 只看该作者
新月集11
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云与波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棗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7:20 | 只看该作者
禅机、佛法两相宜
──赏析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古寺、禅房、空人心、钟磬音”都与禅教文化有关,因此称这首诗是说佛诗恐怕并不会过分。“古寺”一般都建在深山,而在“清晨”由于香客未盛、佛法未行,故这佛寺是特别清静的。因此,可以说该诗意境的“幽静澄明”确实营造得很成功。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么一种意境呢?因为这幽静境地是在古寺,古寺又是僧人吃斋念佛、参禅悟道的场所,也即僧人们需要清幽宁静的环境来静本性、悟佛理。因此,与其说是诗人写出了诗人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清幽境地,还不如说是僧人们选择了能使人六根清净的最佳佛场来静心养禅。

当然,笔者还认为本诗实质就是参禅悟道“过程”的再现,以及对参透佛法“境界”的描录。请看,高僧在掩映在花木丛中幽静的禅房里经常坐禅冥思,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忽然灵光一现,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深奥禅理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它有如醍醐灌顶,又犹如“初日照高林”(一缕几缕阳光从高深茂密的树林缝隙中透漏下来),是有形之“光”。又,坐在幽静的禅房里也可以理解为在闭目冥想,摒除杂念,使人的心地格外地澄澈明净不染尘埃;也因为格外“空人心”,致使僧人心志专一,似乎“万籁此都寂”,只留下佛法清音从“西方”(即心灵深处)传来,是有声之“音”。故这“光”是佛之圣光,“音”也是佛界仙音。

还有,“花木深”、“山光悦鸟性”等描绘了春景,使读者温暖惬意。往深里想,这如春温暖,又岂不是高僧们参得佛理之喜悦的感觉呢?或者说,一两个禅机佛理如一两缕春日初阳的温暖,而晴空万里的春阳温暖则象征着无边的佛法。因此,禅心即事理,佛法广无边。而“曲径通幽”也向世人阐明了悟出道理的道路曲折、困难重重。

总之,以佛意品悟《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也觉得有些趣味;真的,让人感觉该诗实在是“参禅机、悟佛法两相皆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9:37:28 | 只看该作者
新月集12
泰戈尔著 郑振铎译
金色花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①,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②,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①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学名Michclia Champaca,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②《罗摩衍那》(Ramayana)为印度叙事诗,相传系蚁垤(Valmiki)所作。今传本形式约为公元二世纪间所形成。全书分为七卷,共二万四千颂,皆系叙述罗摩生平之作。罗摩即罗摩犍陀罗。十车王之子,悉多之夫。他于第二世(Treta yaga)入世,为毗湿奴神第七化身。印人看他为英雄,有崇拜他如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4: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