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反思及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9:4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学反思及教学设计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这个写作专题,我体会颇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向学生点明误区。误区一,“文体不限”即不考虑文体。近几年高考作文大多文体不限,给了同学们极大的表现空间,但一些同学理解为不要文体,或者对文体把握不准,致使文体杂乱,不够规范。比如,看开头象个记叙文,后半部分又写成了议论文,或是议论文中叙述的比重过大,结果不伦不类。误区二,记住一二种结构模式有“八股”味道。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达芬奇都从画鸡蛋开始学画。由于近年来许多考生不会扎扎实实地说理,总爱似是而非地玩“深沉”、弄“哲理”,故议论文的基本规矩更有必要加以强调。
    第二、紧扣《语文考试大纲》。此专题为第四册高一学生所用,可以不直接点出《语文考试大纲》,但在教学中应该贯彻考纲精神。考纲上“基础等级”的第二条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说明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如果写议论文就要符合它的要求。第五条要求“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二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横向结构,强调议论文结构的重要性。
     第三、注重引导,多加鼓励。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因知识欠缺或紧张等原因而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这时授课教师一定要合理引导,即使不能使学生做出合理的回答,也要让他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比如做提炼横式结构分论点时,有的同学列出一条后第二条就想不出来了,这时老师可以分析肯定他这一条分论点的合理性,然后顺其思路予以点拨,或者将他这一条和别的同学的二三条合在一起,说“把你们的综合起来就很完美了”。
      第四、要精心选材。“时间”这个话题学生很熟悉,从小学学写作文时就开始写,但正因为写得太多,也造成了“审美疲劳”,难以提起兴趣。可以让学生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提醒学生注意那些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注重了选材,选了“阎罗王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和“瓶子与人视觉误差图”二则很有意思的材料,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第五、点评要实在。学习这个写作专题目的在于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所以在点评时一定要突出“横”的作用。我的方法是挑出几篇好的作文,由小作者上讲台写出自己作文的标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这样全文的提纲就出来了,让同学们抄录下来并短时间讨论,最后小作者再朗读。学生读完之后由我作点评。这么做能够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横”的魅力,并从中领悟到作文前写提纲的好处,养成作文前编写提纲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的关键。
简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要采取合适的途径将教学意图传达给学生,并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9:46:34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
一、目标概说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②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训练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③ 培养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其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2、 教学重点
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的基本特点。  
3、 教学难点
① 如何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② 对学生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
二、 教学创意
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让学生对它作横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教学时应灵活处理,让学生用别的话题来进行部分写作练习。正如新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在《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学生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三、 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语:大家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直刺青天,美!连绵的山岭横亘千里,气势磅礴,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汝若问我意如何,横看成岭气更雄!”山有横之美,文章也有横之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议论文中“横”的魅力。
(二)了解议论文常见结构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来看看议论文结构中的“横”和“侧”。
明确: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板书上述三条。

体会“横”的魅力

例:1、题目:《说“思”》: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例:2、题目:《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  论  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⑴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情感)
⑵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行动)
⑶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意志不衰(意志)
(三)读美文,初步体会“横”的魅力
引导:我们先来赏析一篇使用横向并列结构写出的高考优秀作文。
湖南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谈意气》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四)找论点,初步接触横式结构
提问:请大家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找中心论点、分论点。
明确: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五)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引导:由此文,我们可以了解横向并列结构的基本特征。
明确:“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① 引论与结论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
②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从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六)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动笔)
① 学习因果分析法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明确: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就是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板书:因果分析法。
② 学习概念分析法
引导: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学生活动:写《“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分论点。
明确: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小结:《“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板书:概念分析法。
③学习条件分析法
引导: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学生活动:写作文提纲。
明确:《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分——(并列)
    ①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②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③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④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给生活留一道缝隙 。
小结: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板书:条件分析法。
(七)横向结构的优点
引导:我们一起领略了横向结构的魅力,大家说说,在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横向结构,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活动:探讨横向结构的优点。
明确: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八)以时间话题为文,运用横向结构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议论文横向结构的特点及优点,这时,我们来开动脑筋,挑战自我,用横向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写什么呢?就用我们最熟悉的“时间”为话题吧。
引导: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读过哪些关于时间的名篇。
明确: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
实战训练:下面有二道关于时间的作文题,大家任选一题,采用我们学的横向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根据下面的材料,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有段时间,下地狱的人锐减,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群鬼各抒己见。
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了一会儿,摇摇头。
马面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为所欲为吧,因为人世间根本就没有地狱!”阎王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旁边一个小鬼说:“我去对人类说:还有明天呢!”阎王终于点了头。

2、请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把它和时间联系起来,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提出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提示:黑色部分二个头象征“过去”、“未来”,白色部分象征“现在”。)

(九)课堂小结
结语: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横式就是从几个角度去论证中心论点,即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要素组成分论点,然后逐一加以论述,最后加以归纳,得出结论。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做多角度的分析。
通过对“时间”的分析,我们明白了活在过去,那是徒劳;活在未来,那是虚幻;惟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当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又无法掌握未来时,就应好好地把握与珍惜现在,不让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当下!


附:教师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气更雄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议论文常见结构
一、横向并列结构
二、纵向递进结构
三、正反对比结构

横向结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因果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4: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