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1: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
发布者:魏兴发
课标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千变万化——强化首次感知。
学生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就会难以清除,因此在教学式题计算时,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
二、按部就班——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想: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计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情,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在确定计算步骤和方法后,认真地进行计算。四查:每算一题及时自觉检查一下,看一下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和小数点是否抄漏,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三、持之以恒——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笔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经常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课课练,就能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又对又快的程度。
四、驾轻就熟----熟记常用数据。
在四则计算中,如果学生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解题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⑴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要熟记。
⑵1—20的平方数。
⑶理解和掌握有关“0”和“1”的特征等,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亡羊补牢---抓好错例分析。
错误是难免的,发现错误应引导学生说出错误原因并辅以思想教育,应经常有针对性的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让学生分析讨论、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应组织对比练习,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错题会诊可分步骤进行。
    ⑴错题展示。
⑵错题原因。
⑶正确答案。
总之,计算能力具有综合性,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相互渗透、互相支持,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展开,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计算能力不断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6: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