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8: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的?
发布者:张利琴
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一、中学数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教学策略
函数思想在中学阶段强调的是“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于变化之中寻求不变,并把握规律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并不要求学习“形式化”的函数定义。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就要把握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创设“变化”的过程,才能感受到函数思想;其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本性,于“变”中把握“不变”,满足人的好奇本性。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渗透函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对“模式”的初步认识;对“关系”的体验;对多种数学语言的感受和初步运用。鉴于变量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表达方式:1.语言描述;2.表格;3.图像;4.解析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几方面进行有效渗透。无论是新课的教学,还是练习课的教学,我们都可以有机的进行渗透。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数学模型。因此,对于函数的学习,教师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从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既要抓住典型的渗透点,又要研究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设计,与体会、感受和运用函数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函数的应用问题,特别是思考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应用。
函数思想的获得,一方面是教师在课中有意的渗透,但更多的是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领悟。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对函数思想有所认识,对数学的理解一定会由量的联系发展到质的飞跃。
二、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
模型化思想是“问题解决”的重要形式,模型化思想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重要途径,模型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模型无处不在,比如函数就是一种数学模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中学教材中还有数概念模型、运算模型、运算律模型、解决问题模型、方程模型等等。
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哪些模型,重视渗透模型化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进而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解读课本中呈现的数学模型,知道从模型描述的是对象的哪些特征,反映的是什么样的关系,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个知识的背景、发展历史,应用在哪儿等几个方面来解读模型;理解课标倡导的“情境——建模——应用、反思拓展”的意思,并研究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重视建模需要的思维方法的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2: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