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3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健康



  一、 健康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的解释是:
  ①(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②(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它明确地告诉人们,我们必须与传统的“无病即是健康”的生理学上的健康思想区分开来,健康不仅意味着具有健全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全面理解健康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思想:
  (1)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2) 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它与人的“生命、财产”一样不容侵犯。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求个体具备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
  (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社会是由人构成并通过个体发挥作用的,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社会必然要通过个人的健康来支持,以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健康也就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健康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社会健康观
  (4)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的类别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二节 心理异常



  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据估计,在同一时刻里,几乎可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并且,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目前,一般有关心理异常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心理异常的类别
  1、神经官能症: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以致对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有焦虑反应、恐怖症、神经衰弱、疑病症、癔症、抑郁症。
  2、心理过程障碍: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困扰。如: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志障碍和智力障碍。
  3、人格障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种引起不适应行为的显性人格品质,这种不适应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的,他自己很少或根本不为自己感到焦虑。主要表现为人格型式障碍、人格特质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性行为异常:是一种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分为:功能障碍,对象歪曲,活动歪曲、反社会。
  5、精神病:一般认为不正常心理、神经症或心理障碍、精神病三者之间是继续的或连续的,但在行为特征或症状上却是递增的。精神病患者的人格较神经症和心理障碍者更为紊乱,更少系统性,他们不能区分现实和幻想,从现实中退却,自圃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无视社会的规范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适应能力。它有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病和偏执精神病。
  6、心身疾病:亦称为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身体疾病。他包括的范围极广。比如:高血压病、偏头痛、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症、阳痿、阴冷、哮喘周身疼痛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心理诊断>>心理诊断的含义与特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三节 心理诊断



  一、心理诊断的含义与特点
  (一)心理诊断的含义
  心理诊断的定义很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心理诊断的实质。一般认为,心理诊断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估的过程。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进行干预时,心理诊断也被当作为心理问题评估,指的是干预者通过访谈、测验、观察、个案、问卷等方法来收集当事人的信息,并运用分析、推论、假设等手段对其心理问题的基本性质加以判定的过程。一般而言,充分地收集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分类,进而确定影响求助者心理健康的若干重要变量,是评估问题的主要目的。所以,评估问题既影响着心理干预目标的最终确立,也影响着干预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根据学校心理干预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当事人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分为行为方面的、情感方面的和认知方面的几种。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习得性的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的缺失,它们与躯体疾病或人格冲突通常无本质联系。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人格冲突而导致的情感上的各种困扰。认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各类认知偏差所引起的行为不当和情感困扰。
  需要指出的是,干预实践中,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有时较为明确,很清楚是属于上述三类问题中的哪一类。但有时又比较复杂,给人以似乎在行为、情感、认知诸方面均有问题的感觉,这时就更需要干预者下功夫做好评估问题的工作,分析并确定当事人心理问题的主次与轻重,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拟定现实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干预途径。
  心理诊断对于心理卫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各种心理诊断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客观的和可以数量化的指标。心理诊断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二)心理诊断的特点
  (1)心理诊断的对象既包括在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缺陷或障碍的人,也包括心理正常的人。这一点是同医学诊断不一样的,医学诊断的对象是患有某种疾病或症状的病人。心理诊断除了要对心理缺陷者进行分析、鉴别外,还负有对正常个体或群体的测查评估的任务。
  (2)心理诊断是在多层次、多维度上进行的,因而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比较分析,对于获取较全面的诊断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3)心理诊断的对象模糊程度较高,推断难度较大。因此,在心理诊断中,不宜简要地套用医学诊断方法进行非此即彼的类别划分、而应根据被诊断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心谨慎的推断与预测。
  (4)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心理评价在诊断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心理诊断离不开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在诊断中的作用又明显地高于心理测量。因为测量的目的无非是为评价者提供依据。只有把测量与评估有机地联为一体,诊断过程才能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三)心理健康的诊断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符合健康的要求,以什么方式或原则进行判断,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判断。
  从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来诊断:
  (1)智力是否正常;
  (2)情绪反应是否适度。它具体包括三点含义:看其情绪反应是否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看其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反应的情境是否一致;看其情绪反应的时间是否随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而消失。
  (3)意志品质是否坚强;
  (4)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5)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其年龄层。
  从心理行为进行诊断。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L. J. Cronbach)就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三条行为诊断原则:
  (1)当一个人的行为,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中,表示一致的而且具有长久性的行为时,当这种行为与常态的行为出现差异,此时应该对该个体进行观察,做出判断。
  (2)一个人的任何行为的形成,在客观方面仍然受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行为异于常态,则须要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适当。
  (3)任何行为的起因,在主观上,必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种需要是否得当,需要一分为二。对于适当的需要,则设法给予满足;对于不适当的需要,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解释,另一方面则用其他合适的需要替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含义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四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含义
  辅导(guidance)含有协助、帮助、支持、引导、鼓励、援助的意思,它是一种教育的历程,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以一般人为对象从事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
  辅导实际也是一种助人的过程和关系。在辅导活动中,辅导员要运用专业技能,协助被辅导者认识自己,根据个人自身的条件(如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益于其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使个体在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并使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以最佳的生活适应,去创造有利于社会的人生价值。
  所谓心理辅导(mental guidance)主要指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了解自己,愉快地认识社会接纳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职业上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自我选择和适应,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二、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辅导最早在美国开始,后传至欧洲各国。20世纪初,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职业门类日益增多和分化,就业门路不断扩展。面对众多的职业门类,青年人普遍对各行各业的性质、待遇、条件和需要无法了解,因此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于是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职业指导也就应运而生了。?
  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就是由职业指导逐步演化而来的。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波士顿成立职业指导局,为青少年提供就业指导,最初以青少年为主,后来扩展到其他人。帕森斯以传统的辅导工作为主,注重青少年的就业准备、职业选择与就业安置的服务。职业辅导运动广泛地开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他们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学校要因材施教,重视年轻人与社会的适应,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从此职业指导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日本、前联邦德国和前苏联的职业指导工作也开展得比较早,且逐步扩展为全面的心理辅导。?
  如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从职业指导开始的。1916年,北京清华学校在校长周治春的倡导下首先试行职业指导。19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其任务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准备升学的青年进行职业指导,使他们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以及不同行业对人员的要求。1930年,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成立。从此,职业指导工作在中国普遍推行并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未能逐步扩展到全面的心理辅导,使得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85年才在某些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工作仅进行一些试点。中学心理辅导的另一个特点是青春期教育的开展。1975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卫生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指出“要重视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翌年,上海率先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研究和试点工作。1984年,确立了98所中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不久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到22个区、县,近250所中学。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的同时也适当地增设了心理卫生保健的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教育,因缺乏足够的师资而无法在中小学中大规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当前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已向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大面积地培训在职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在中小学大规模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994年,上海市教委采取新的举措,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心理辅导的知识,利用教育电视台举办讲座,并以开卷考试的方式,检查教师掌握的情况;1996年,福建省漳州市利用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1300名,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方法。另一种重要措施是对在校的师范生开展心理辅导知识的普及,使师范生在毕业之后就有心理保健的意识和开展心理辅导的初步能力。1997年,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率先开始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辅导的培训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9: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五节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一、 西方精神卫生运动的发展
  早期心理咨询主要是精神疾病模式。当时欧洲大陆,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精神病医生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精神疾病治疗模式,采取的是单纯的医学治疗手段和方法。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 Pinel,1745_1826),虽然他在改革精神病治疗方面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但是在治疗方式上仍旧没有突破传统的精神疾病治疗模式,而且此时,心理治疗并没有得到医生的注意。
  欧洲的精神疾病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当时有位美国人叫比尔斯(C.W.Beers),在他18岁那年,因担心自己会患有与哥哥同样的癫痫病而整日恐惧不安,以至出现精神失常住进了“疯人院”。由于在“疯人院”里受到的非人待遇,以及当时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使比尔斯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荡。出院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名为《失而复得的心》(又称《心灵自省》)一书,于1905年出版。该书的出版得到当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著名精神病学家阿道尔夫.迈耶的高度评价,针对书中涉及的心理卫生等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决定积极支持帮助比尔斯倡导的心理卫生运动。这场运动由最初的美国遍及世界各地。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不仅普及了人们的心理卫生知识,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说,比尔斯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及以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运动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性的心理卫生组织和机构。 1908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当时,提出了五项工作目标:(1)维护心理健康;(2)预防心理疾病;(3)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4)普及宣传有关心理疾病的科学知识;(5)同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预示着科学的心理健康运动的广泛开展。
  在此之后,1930年在美国的华盛顿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心理卫生组织——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48年4月7日各国代表聚会美国的纽约,向全世界宣告世界卫生组织成立(WHO)。
  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
  这些组织或机构的成立和赋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性的心理卫生运动的普及化。截止到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出版的《国际心理健康展望》文件中,将心理卫生的任务拓展为,生物学、医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无论是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还是提高其社会地位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保证。

  二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
  现代心理咨询理念的建立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分不开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心理学理论中提出“咨询”概念,很快被心理学界所接受,并得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心理咨询研究工作。但是,当时的心理咨询研究工作重心侧重在指导、帮助和教育方面,强调对社会、周围环境和职业等方面的适应机制比较多,人的主体性并没有作为研究和发展的主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的日益扩大,人的主体性研究的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将人放在研究的核心地位,强调人的主动性以及人的发展潜能思想观念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咨询研究工作的领域。此时,心理咨询更加重视强调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使人们能真正地意识到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患对自身、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成了现代心理咨询的新观念,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除了关心那些特殊的群体——具有心理疾患的人群,更要关心那些健康的社会公民,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咨询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罗杰斯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他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程序可以用录音与记录的方法进行研究。他的现代心理咨询观思想包括(1)与咨询者建立起人际信任和相互接受的共情式理解关系;(2)重视治疗者的人格作用,咨询能否取得成功与治疗者个人所表现的真诚、自信、能力与表达技巧等密切相关;(3)人的自我概念的完善与否与其是否能够建立起美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建立将直接构成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因此,对于每个社会公民来说,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幸福,我们在关心自身的健康同时,还要加强人际关系的建设,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当中来,肩负起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 心理咨询在中国
  心理卫生运动在中国开展时间比较晚。虽然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的限制很难开展有效的工作。解放后,1958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精神病的防治上,并在一些精神病治疗机构开展“药物、劳动、文娱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治疗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987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才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方法纳入到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中。
  当时的工作重点,除了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以外,还包括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各种类型的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由于这类心理疾病患者得数量比较大,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会议要求今后在综合性医院里逐步设立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从那时起,除原有的精神病院外,各大综合性医院也纷纷设立精神科及心理咨询门诊,有效地开展了预防和治疗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人员的专业素养上都得到了提高。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山东的泰安宣告成立。从此为开展心理卫生的宣传普及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为了提高预防的效果,提高心理咨询的普及水平,不仅成立了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心理咨询专业组织,而且还在高等学府以及一些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诊室,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解决因为生理发展中以及学习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9: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要求,对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当今世界,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也成了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康,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所以当我们了解了健康的内涵后,便清楚地知道,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健康教育不仅是要使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是“一种涉及到智能、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大约是20世纪上叶的事。20年代初,针对学生在择业求职及职业适应方面存在种种困难,设立了帮助提供职业指导的机构,在学校内成立教育与职业辅导中心,这就是所谓美国的“指导运动”。这些机构除了进行职业指导外,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行为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也进行指导。3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使学校的指导具有鲜明的心理学色彩,现代学校心理咨询便逐渐形成。至60年代,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心理咨询以及面向社会的心理卫生咨询在世界各国得到普及,我国自8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工作也有很大发展。

  心理咨询在帮助人们妥善处理学习、交往、适应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心理咨询只是针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工作需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是学校的根本功能,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才能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而把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美国的学校咨询有较完善的体制,大多数州都规定在中小学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通常大约每400名学生要求配备一名学校咨询师,其职责已不仅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的咨询服务,而且包括团体咨询、组织实施在班级进行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作为顾问向教师或家长提供间接咨询、主持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8:59:00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治性的功能。
  发展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然具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赖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又离不开其特定的心理素质。一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能以积极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去面对一切,在学习中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获得成功;在学校各种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又能以积极的心态广泛参与;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以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去面对各种困惑而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促进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预防性功能。中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心理是基本健康的,但也要看到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认识活动中,他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有时难免会发生某种错位,由此便会出现一些心理困惑,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对待学生的心理困惑,需要进行辅导,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使他们在遇到矛盾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又具有预防性功能,即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防止新的心理问题产生。
  矫治性功能。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其表现都不同,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表现出某种心理疾病的症状或预兆,这就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功能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的形式,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与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性功能与社会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复杂,但不属于精神性疾病,矫治的目的在于矫正他们的不合理认识,排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9: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