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9:0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全都来自农村,学习基础比较差,悟性和理解能力比较差,灵活应变能力比较差,还没有适应初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习惯,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也没有形成辩证的理性思维,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儿童期阶段,心智还不成熟。本节教材通过对海陆变迁的分离若干证据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2.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9:01:5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教师导入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阅读






四、合作交流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接下来阅读一下《魏格纳与大陆飘逸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三、布置学生分组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四个人做一个小组,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进行讨论,时间是3分钟。)
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讨论总结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的总称活动。


















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七嘴八舌
集体回答问题











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


教师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加肯定自己看到的和学到的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以小结形式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2.给老师的表现打分。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体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引入“桑海桑田”的故事抓住了一个教学资源;二、过渡非常自然;三、思路清晰,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7-12 11:51:51 | 只看该作者
这张表格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3 10:37:28 | 只看该作者
海陆的变迁
学习和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和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了解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教材的组图和资料补充,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
  究思路和方法。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课堂活动,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障碍与生成关注

    学生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的理解不深,感性认识不多,教者应通过引导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海陆变迁的资料。
   (一)、创设场景  引出问题
    用南通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
  (从当地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到好奇,也为今后学习平原的形成和乡土地理埋下伏笔。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疑问,进而引出“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话题。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问题场。)
   (二)、阅读教材  自主学习
     1、“沧海桑田”原为什么意思?
    原意为海陆的变更,后人用此成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学生活动1:  看教材图2.10——图2.12 分别反映了哪些地理现象?
   从阅读材料和图2.18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应在教学中给予充重视。
   (图表及文字材料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媒体。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合作学习  加深理解  
    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活动2:参考教材和课外知识分小组讨论,找出(1)科学依据(2)科学理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海陆变迁的发现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认识科学成果的形成是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四)、看图释文  形成概念
    学生活动3:看图2.19——图2.24 说出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和一些地形的成因
   (教师进一步引导,深化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教学的情境场。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形成个体意境场,这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因人而宜的个体意向,形成了个体意向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7 2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