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0: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作者及工作单位 蒙忠宇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因此我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去分析这一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单元分析
水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在这一个单元将具体展开。
2、课与课的关系
本单元认识水是通过《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四节课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逐步实现的。其中《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的升华。
3、课程分析
本课内容属物质世界领域,是让学生通过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找出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并加以描述。
4、活动分析
本课主要进行三个比较活动。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和“轻重”;三是观察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实际上是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展开对水的认识,也有助于液体概念的进一步建立。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问题——猜测——验证——结论——应用”五个环节。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教学目标
   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0: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31 10:11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直接导入







2用多种方法观察水和油





3.水和油的轻重
水是一种液体,油也是一种液体






出示两杯同样多的水和油,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用秤秤同样多的水和油
好奇







激烈的讨论







好奇的盯着计量计
从学生模糊的地方切入,油到底是不是和水一样的液体,让孩子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孩子的原认知跃然课堂。

使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水和油,先让孩子想到什么方法就说,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如不能随意品尝物品。怎样正确闻东西。有些方法学生在开始交流时没有讲到,而实验后却采用了的方法可以在实验后的交流中回过来让学生说一说采用的方法。
判断水和油轻重的方法难度已经提高,这里让学生放开思维想。说到轻重学生很容易向导生活中我们使用秤来量,因此天平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者轻重。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4.2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食用油
透明                  透明                  有点透明
无气味                会流动                  有气味
无色不粘手         液体无固定形状           淡黄色粘手
在蜡纸上流动快无痕迹     有重量没有硬度        在蜡纸上流动慢有痕迹
水滴厚而圆比较重     会浸湿一些物体        油滴瘪而圆比较轻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立足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结合本次课题研究“评价”的主题,根据学生课前、课时、课后的评价和让学生亲历探究、自主发现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一,注重评价机制。本节课以多元化的评价为特色,设计了金钥匙的评价主线,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倾听、发言、小合作等几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并且在传统的师对生评价的基础上,尝试了生生的评价模式,更大层度促进了多元化的评价;此外,本课还对学生在课前的原有知识水平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课后也及时对本堂课学习后知识的水平做进一步的反馈,使得评价不仅仅停留的横向的对比,更有纵向比较。二,注重探究发现。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学生亲历“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过程,从不同点到相同点,从整杯到一滴,从初浅到深入,不但加深了对水和食用油液体的认识,也进一步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0:11:1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从设计到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我都尽力在追求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活动中建构水和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的科学知识。细致指导学生利用维恩图整理探究结果,努力去培养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有得有失:
自认为有“得”的地方:
1、发展学生观察能力
从使用科学记录单中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本课中不仅要求用感官来观察水和油,而且要将观察到的特点进行比较。就学生的现状难以完成任务,这是一个“扶的过程”。学生对维恩图有过认识,只需适当的指导学生填写维恩图。在整个填写维恩图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水和油的区别,同时也发现他们的相同点,这也是逐步建构液体之间的共同点的过程。
2、科学“探究性”的充分体现。
基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这一重要理念的考虑,我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一堂丰富的活动课。从初步观察比较水和油到比较水滴和油滴再到比较同样多的水和油的轻重,最后比较他们的形状。这些活动是学生愿意参与的,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最大的遗憾是:忽视良好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知道探究的习惯培养对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忽略了学生行动前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分工的习惯,安静探究的习惯。
其次,我的教学语言的指向性不强,有时甚至出现错误的语言。在教学设计方面显得“扶”的成分过多。教学过程上没有明显实现活动难度的层层递进。教学整体上重点仍不够突出。但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也深深感受到,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课堂中灵活应变,反映敏捷,抓准点拨追问的时机,及时进行理答,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30 18: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