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14:5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者: 谢丽梅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对小狗包弟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作家对小狗包弟的深沉歉疚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的行为。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文的思想价值。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将一步思考和探讨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
二、思考与探讨
1、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沉重——歉疚
2、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作者为何沉重、为何歉疚?  
    明确:作家想到解剖台上的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感的包弟送入虎口,心中便愧疚难当,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  
4、作家一共写了两个故事。请大家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何异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相同点: 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
        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注定了作家后来内心的自责和忏悔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深入探讨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他们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从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强烈地感受当时社会的动乱,所以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①提醒我们“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的“非人”年代。
②为了表现作家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敢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深入作者内心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
四、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揭露文革的罪恶

作家严于自我解剖
的可贵精神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五、总结全文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①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②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③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知去感染读者;④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呼唤良知的新时代的到来。  
【附】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 “20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可是,他的良知将永存美好人间!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和赤子之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浩瀚的文字中让人感悟生命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拷问、审视自我……
    沧桑与青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于巴金身上,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作出丰富的注解。
    而今天,“世纪老人”巴金,永远地睡着了。
    “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巴金的心愿,也是他的自信。
六、课后作业
你从本文获得有关写作方面的哪些启示?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训练眼力,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详略、次序;合理地安排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等等。学生还可以另作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7 17: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