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大纲标准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试卷及试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1: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新大纲标准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试卷及试题答案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整理,所有试卷与初中七年级语文语文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
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
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
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
4.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病句。(2分)
(1)《小巷深处》一文对人物肖像、言行和动作的刻画,形象逼真。
(2)当两位航天员竞出神舟六号返回舱时,受到了现场人们的热烈欢迎。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
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
6.默写填空。(5分)
(1)海内存知己,                        。
(2)                        ,不亦君子乎?
(3)少小离家老大回,                          。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0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本文选自笔记小说集《                   》,作者                。(2分)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1)去         (2)委           (3)顾           (4)期               
翻译句子
1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分)
    12.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
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
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
凤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
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
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
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
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
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
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
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
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
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
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
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
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
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
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
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
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13.选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回答。(4分)
(1)                                                              
(2)                                                              
14.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不堪:                       (2)苦心孤诣:                     
15.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3分)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
作用?(3分)
                                                                                   
                                                                                   
17.结合选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小    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
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
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
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
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
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
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
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村遵声_称谢着打开了
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
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
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
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
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
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8.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1分)
    19.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   
(1)                                                                           
(2)                                                                              
    20.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21.“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22.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2分)
                                                                           
23.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2分)
                                                                        
三、写作(40分)
24.题目:读书带给我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欢乐”、“教益”、“烦恼”等。
      2.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4.字数在500字左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1:38:19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
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新大纲标准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试卷及试题答案.rar (15.71 KB, 下载次数: 2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1:38:30 | 只看该作者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0分)
    1、此题可依据书写是否用正楷,是否正确、端正、整洁这几项要求,酌情给分。
    2、酝酿    hè    liáo   (每空0.5分)
    3、(1)崭露头角   (2)乐以教和    (3)为富不仁   (4)趾高气扬   
  (每小题1分,出现一处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
    4   
(1)
或                          
      (2)
       受到了  或
5、答案不惟一。示例: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夺人魂魄;冬,以她的纯洁宁静(或“不畏严寒”)令人深思。
    6、(1)天涯若比邻
      (2)人不知而不愠
      (3)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7、C
    8、(1)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素靠而不学习就回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2)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以得满分。)

二、阅读理解(本题满分40分)
   (一)
     9、《世说新语》   刘义庆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0、(1)离开    (2)丢下,抛弃     (3)回头看
    11、做人要重礼守信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1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1)“我”在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2)“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大意正确即可。)
    14、(1)表示程度深。       (2)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15、具体指自己当年“伸手折断了”弟弟“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一野蛮的举动。
    16、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重心情。
    17、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三)
    18、小名(或“我”的小名)
    19、(1)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认为自己长大了)
       (2)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或:感到难堪)
    20、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
    21、郑重     惊愕      不耐烦       复杂
    22、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道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的小名。(大意正确即可。)
    23、对母亲的愧疚、依恋(1分)以及突然感悟到的母爱(1分)。

三、写作(本题满分4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6: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