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燃小学生快乐识字的火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9:3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燃小学生快乐识字的火花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重要阶段。实施课程改革后,新课标以使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多识字、少写字,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的字1600—1800个,要求会写的字800—1000个,这样平均下来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认”“写”的字有900个左右,平均每天要认字15个左右。这在实际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提高汉字教学质量呢?
    《语文标准》对学生学习认字和写字首先是从情感态度方面入手的,即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见兴趣是学习汉字的先导。学生是学习汉字的主人,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是积极的识记还是消极的死记,是兴致勃勃地吸收还是兴味索然地排斥,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师要十分重视和掌握学生的“内部态度”,千方白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对汉字有了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识字苦,就会从之中获得识字的乐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又该怎样培养呢?
    —、从字形游戏入手
    我在教学生字“骗”时,为了引出“骗”是由熟字“扁”和熟字“马”组成,让学生来分析字形,第一个学生很快说出骗的构字部件,准确无误,第二个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的,马拉扁字就是骗。我的眼睛一亮,多好的记字方法呀!比我机械分析式不知强多少倍,它不仅生动而且充满童趣!同学们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我趁机把相关字:遍、编、偏、匾、煸、碥、蝙、篇、翩、谝、犏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来辨认。看谁的办法好!在上一个同学的引导下,大家开始了积极的讨论。不一会,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这个说:扁字坐车——还没等他说完,大家就异口同声:“遍”;那个说:扁字戴竹帽,大家就抢着说是“篇”;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扁字围丝巾——编”,“扁字着火——煸”,“扁字和人交朋友——偏”,“扁字长羽毛——翩”——学生识字的热情高昂,主动识字的兴趣浓厚,没有一点死记硬背,没有一点枯燥乏味。此时汉字是那么有趣,好玩。他们在字形游戏中边玩边识字。看,他们在这么短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字,而且是那么快乐!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 我想我们的老祖先在当初造字时一定是从让人们喜欢识字、乐于识字的角度出发的,把识字当成的是一种游戏、一种乐趣、一件快乐的事。决不是让人们皱着眉头来识字,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来记字的。用快乐才能塑造快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教师在教识字时用愉快的心情、浓厚的兴趣来工作,传递给学生的也一定是愉快的心情,浓厚的识字兴趣。学生的识字火花被点燃就会勇往直前,排除万难。
    二、编儿歌
    儿歌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儿歌不仅韵味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便于记忆。把一些难字编成儿歌来记,即增加识字兴趣又巩固了识字的确是个好办法!比如学生学习“攀”这个字,它共有十九画,结构也很复杂。它总体可分上、中、下结构,而上部分又可分为左、中、右结构,识记时光靠字形分析是很困难的,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识记却有意想不道的效果。上边林中间的部分就像两条交叉的路,我和孩子们一起编儿歌“上边树木长得茂,林中两条交叉道。下边伸来一大手,攀字生得真奇妙。”多么形象、生动、准确的比喻!孩子们只读了一遍儿歌就牢牢记住了。其效果不言而喻。 我在教学“爪”和“瓜”时,为了更好的区分字形,先让学生们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们很快发现“瓜”比“爪”多了提和点,接着引导他们编儿歌“一个藤三个叉,中间叉上结个瓜。”接 下来的练习中再没有人会把这两个字填错。这首儿歌编得是多么生动又有生活气氛呀!我常常会对孩子们编的儿歌赞不绝口。像宝字“家里有玉是个宝”,悲字“一只渔船两根帆,三只海鸥飞中间。”是儿歌又是字谜,“心”像一只渔船飘荡在海面上,“非”像船帆,三点像海鸥。这儿歌读起来真是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三、浅析汉字
在课堂上我常常会被孩子们奇怪的问题难倒。比如有的孩子会问“天”为什么这样写?“土”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比”会是这样?为什么“鼻”就表示鼻子呢?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21: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