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语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9:3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语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成语是历代所习用、定型的固定词组,它脱胎于古代汉语。从成语的内容看,它或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或来源于佛教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的名言警句。从成语的形式看、它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特别是《诗经》四字句的影响,选择了四音节为基本形式。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语的许多特点,我们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若能适当联系成语,从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成语入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挖掘学生现有知识潜力,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联系成语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联系成语释义
  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所以联系成语释义能增强说服力,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例阅读《庄暴见孟子》文中“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一句时,可请学生想一想,此句中“举”字的用法与哪个成语中“举”字的用法相同,学生常会提到“举世闻名”“举国同庆”等成语。同理,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句中“假”字与“狐假虎威”、“不假思索”中的“假”同义,都是“借助”的意思。“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成语有“欲盖弥彰”、“天理昭彰”,“彰”字都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堪”与成语“不堪设想”、“不堪入耳”中的“堪”意义相同,是“能够”的意思。《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同义,有“尽、完”的意思。
  二、联系成语学习文言语法
  1、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古汉语的这种独特现象也反映在成语中,表现如下:
  (1)名词作状语
  这是古汉语的特有现象,现代汉语中是没有的,而在成语中却俯拾即是。如:“狼奔豕突”“狼”意为“象狼一样”,“豕”意为“象猪一样”用来修饰“奔”和“突”作状语。其他如“星罗棋布”的“星”和“棋”,“川流不息”的“川”,“瓦解冰销”的“瓦”和“冰”,“玉洁冰清”的“玉”和“冰”等等也是如此。
  (2)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常有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意为“使——活”,成语中也有这种现象,教学时可用来互相印证,例:“劳民伤财”“劳”即“使——劳”的意思,“完璧归赵”的“完”是“使——完整”,“生死肉骨”的意思是“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长肉”,“灾梨祸枣”的意思是“使梨木和枣木遭受灾祸”。
  (3)意动用法
  这也是成语中常见的,例:“不耻下问”就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已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草菅人命”就是“以人命为草菅”;“厚今薄古”就是“以今为厚,以古为薄”。“妻梅子鹤”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等。
  2、通假字
  成语中也有通假字,如:水清石见(同现),虚与委蛇(同逶迤)等等。
  3、语助词
  与古汉语相同,成语中也常用语助词,如:“我武惟扬”,“惟妙惟肖”中的“惟”字;“下车伊始”中的“伊”字等等。
  4、互文
  古汉语有互文的修辞方法。这是指在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炼方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指主人和客均下马上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成语中也有这种修辞格,“舜日尧年”指“舜、尧时的年日”比喻太平盛世;“口诛笔伐”是口和笔一起责罚、声讨。
  三、联系成语学习文言句法
  1、文言文中有宾语前置句,成语中亦有。
  “岁不我与”、“时不我待”与《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都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何患无辞”、“何罪之有”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惟命是从”等等词中的“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表判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民为邦本”是肯定判断;“人非草木”是否定判断。
  3、表被动
  文言文的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一种是有被动词的,但标志不同,如:“见”、“为”等等。成语有“见欺于人”、“见笑于大方之家”等,另一种是没有被动词的,例“蔓草难除”等。
  4、省略
  古汉语省略成分很多,成语也如此,例:“付之一笑”应为“付之于一笑”。
  其它还有一些,在此不一一例举。
  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不仅对文言文的阅读有帮助,还可使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更准确、深刻,两者可谓互相印证、相辅相成,在教学中坚持使用,确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3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