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画的鱼最大》 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15: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画的鱼最大》 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三亚市安由小学——李政传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欣赏农民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书中关于自然界的鱼的图片作为欣赏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用自然界的鱼与农民画中的鱼进行对比,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技能目标: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2、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蓝色的大海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想不想去认识一下它们呀!(想)
(多媒体播放: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鱼)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漂亮的小鱼,你们看这些鱼多可爱啊。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各种各样的鱼吧。 (板书课题 鱼 )
海底的鱼除了形状多样以外,还有非常漂亮的色彩,我们来欣赏一下鱼美丽的色彩吧。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1) 欣赏农民画,加深印象。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看农民画家是怎样做的。(欣赏动画)
(2)了解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我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他们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条神奇的鱼来。他们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他们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鱼”、“圆形的鱼”、“窄长的鱼”、“三角的鱼”等等。他们感到非常有趣。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各种鱼类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许多鱼快乐地游来游去,这些鱼多漂亮啊。画家打算画一只最漂亮的鱼。画家先画了什么呢?(鱼的外形)

画好鱼的外形以后,画家会做什么呢?对进行装饰。
画家先在鱼身上装饰了一只小鱼,再画上各种样子的点、线,装饰上各种图案,这条鱼多美啊。画家在鱼尾上添画了一个小朋友、小鱼、水的图案,一幅非常生动可爱的画《戏鱼》就画好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
想一想:这幅画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以农民画作例,让学生体会艺术与现实的区别,让学生的画不拘泥于真正的鱼,敢于大胆想象。)
2、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得最大。
3、师引导学生尝试绘画。
(1)学生尝试画出最大的鱼。
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那么多的作品,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呢?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画鱼的本领,好吗?(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表演,只要用一种颜色的彩笔在纸上画一只鱼就可以了。)
(2)教师出示范画和学生比较不同。
老师也画了一条鱼,我们来比比看,哪只鱼最大?(板书:大)同学们看老师画的这只鱼最大了,是不是?那么老师画的这只鱼除了最大以外,和同学们画的鱼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自由回答)鱼装饰上许多美丽的花纹.....
(3)讨论:同学们打算在鱼的身体上装饰什么花纹和图案呢?(包括颜色)
(设计意图: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把鱼画大,这样就比单纯的讲理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鱼画得又大又美呢? 下面就施展一下你们的才华,画出一幅又大又漂亮的鱼吧!
三、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总结本课。
1、展示学生优秀习作
2、用激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谈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优美的范画、板书,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互动、玩中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各种方法表现鱼、制作鱼的装饰品,体现新课程发展性、生活性的理念。
本课的不足之处:本课的评价部分如果让更多的学生上台来评价,如果评价时间再多点,这堂课的效果会更好些。同时让学生找出“最大”的鱼,就更加符合本课的课题了。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业效果良好。学生的参与性强,能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来综合解决美术问题,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课堂的引导者的教育理念。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互动。教师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及时,使学生充满了自信。但是,本课也并非完美,也存在不足。新授部分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炼,要准确把握课堂节奏,让它再紧凑些,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尝试体验,能有更大的收获,教学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5 22: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