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叙事 小故事,大道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5: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灵魂,而信息道德素养则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应该在潜移默化上做文章,强调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我们在平时教学时不仅要注意信息技能的形成结果,更要进一步重视在具体的信息行为体验过程中学生良好信息道德素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信息道德教育素材,善于发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不要让信息道德教育的契机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放走。下面来看我们课堂中常见的几个教学情节。
情节一:在教学《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一课时,设置密码是注册电子信箱的重要步骤,学生的练习不可避免地要在教室这个公众场合进行。于是有的学生看着同桌设置密码,有的学生则在一边窃窃私语xxx的密码是……
情节二: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一课后,彼此间互相发送电子邮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不断地有学生欣喜地汇报:我收到了×××发给我的邮件。学生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但其中间或夹杂着不和谐音:哼,×××发信骂我,我也来……只见有的学生捂嘴偷乐,有的学生露出生气的表情。
这是两节信息技术课上的情景。在课上,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学生都掌握了,但从学生的某些行为上我意识到这些课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环节。在下一个班的课上,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密码的显示方式为“***”时,我多加一问:你知道为什么把密码都用“***”号显示吗?顺理成章地提出“个人隐私”这个概念,强调一下我们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窥视他人的密码输入;而在学生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时加一问:什么样的信息是服务条款中提到的虚假和无聊信息?从而对学生提出不发送虚假和无聊信息的要求,告诉他们个人应对自己发出的信息承担责任,这无疑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5:13:3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两节课个教学片段:
片断一:这些照片是我们自已拍的吗?
这是一节《信息的下载》的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大家已经学会了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并用这些下载的信息制作出了自己喜爱的景点的介绍。好了,修饰一下你的作品吧,想一想给你的作品加上什么会使它更完整更吸引人?
生修饰完成作品。
师通过网络向全班一一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经过修饰以后,这些作品的确更美观,更吸引人了。但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景点的照片是我们自己拍的吗?
生:不是,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这些介绍景点的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
生:不是,也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是呀,网上有用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的作者也享有知识产权,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注明信息的来源。(师出示范例)在介绍的末尾加上一行字:摘自****网。别看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却体现了我们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尊重。
片断二:你知道你接受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节《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了在新浪网上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我们来回忆一下,操作步骤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接受服务条款。’
师: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单击“我接受”按钮就可以了。
师:你能告诉我你接受了什么服务条款吗?
生(不好意思):我没仔细看。
师(微笑):你单击了“我接受”按钮,你就应该知道你接受了什么条款。请大家重新操作一次,仔细地看看你接受条款的内容,好吗?  (生阅读)
师:我们单击了“我接受”按钮,除了表示我们同意接受这些服务条款外,还表示在以后的操作中应该照着这些条款的要求去做。老师相信大家都是讲信用的好学生,接受了就一定会做到。
网络的开放性使很多学生将其当成完全自由的世界,对其中庞大的资源向来就是想用就用。执教教师的这一问“这些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无疑抓住了对学生进行尊重网络知识产权教育的有利契机,在该课的教学中渗透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比起脱离具体信息行为的泛泛说教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鼠标轻轻一击“我接受”,多么简单的操作!但这一击意味着承诺遵守网络活动的规则。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执教教师巧妙地一问“你知道你接受了什么吗”,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了解信息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知”然后才能“行”,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才能选择符合信息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这对倡导学生道德自律,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有很大的作用。
常言道,冷水泡茶慢慢浓。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意识、态度和行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面对信息道德教育的有利契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2: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